武则天时空
直播画面上一播出参与政变的人员,大殿上的各方人马都是神色不一。
武则天冷冽的目光如同利剑,一一扫过在场的众人,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恨意:“贼子,都是乱臣贼子。朕将张柬之从布衣提拨为宰相,他却要密谋造反。还有李多祚,朕如此信任他,让他执掌禁兵二十余年,居然害朕!”
狄仁杰的脸色一沉,他没想到张柬之在他死后,居然用这样激烈的手段复唐。
武三思等人则是希望这件事能够闹得越大越好,这样说不定武则天还能再考虑后事。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一丝狡黠,仿佛在暗自盘算着什么。
李显听到自己的名字,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的手微微颤抖,冷汗从额头滑落,他连忙跪在地上,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母亲,儿臣绝无此意,儿臣对母亲忠心耿耿。”
武则天则是冷哼了一声,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冷漠和审视,她缓缓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李显,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那就要看你这个儿子,是怎么对我这个母亲的了!”
······
【李显啥态度?
李显事先肯定不知道今儿个要搞政变,因为史书上有记载,李显对李多祚他们的到来满心怀疑,躲在东宫里面不出来。
李多祚几个人那叫一个着急呀,李显不出来,他们就没有个标志性的人物,那今晚这事儿就成谋反啦,明儿个早上所有人脑袋都得搬家。
这时候王同皎站出来了,朝着东宫大喊:“先帝把皇位传给殿下,殿下无缘无故就被幽禁废黜,皇天后土、士民百姓没有不气愤的,都已经二十三年啦。现在老天都在引导人心。北门的羽林诸将跟南衙朝臣能够齐心协力,立志要灭了那些凶恶的小人,恢复李氏的江山社稷,希望殿下暂且到玄武门去满足大家的期望。”
这儿王同皎明显有两层意思。
首先是告诉李显,咱们已经控制了北门的军队和朝堂上的大臣,太子您就放心出来。
其次呢则有点胁迫的意味,就是说咱们是以太子您的名义搞政变,您出不出来都一样。
李显听了这话,态度有点缓和了,可还是不想出东宫。
李显回答说:“凶恶的小人确实该铲除,可天子身体不好,你们这么干能不让天子受惊吗!诸位还是日后再谋划这事吧。”
这儿实际上就表明李显真正的态度了,他不想搞政变!
可能大家看到这儿就觉得奇怪了,李显难道不想杀了二张报仇?
要知道李显前不久才因为二张的坏话,失去了儿子邵王李重润、女儿永泰郡主李仙蕙、女婿魏王武延基。
李显想报仇不?想啊,他也直接说了,“请诸位日后再图此事”。
那李显为啥不想发动这场政变呢?
实际上,原因,李显也说了,“天子圣体欠安,你们这样做能不使天子受惊吗!”
可能大家很纳闷,武则天对李显那么差,废了他皇位,还杀了他儿女,这时候他还操心武则天身体干啥!
那这就得从李显这人的现状来说了。
第一个原因,李显和李旦两兄弟,性格特别像,那就是仁厚懦弱,对家人的包容心特别强。
这性格咋来的?因为他俩在武则天的儿子里,实际上是老三和老四,李显在二十五岁之前,那都是富贵闲人,太子是他两个哥哥李弘和李贤。
二十几年吃穿不愁,快快乐乐长大,性格上自然不会很激进。
而且他们在登基前跟母亲武则天也没啥冲突,正常来讲,母子关系应该还算可以。
再者李显和李旦出生之后,武则天就已经参与朝政好多年了,李治又生病了。
那这剧本,不就是,病倒的爹,强势的妈,妥妥的虎妈家庭嘛!
从小开始,家里就是妈妈说了算,那妈妈当皇帝和爸爸当皇帝,有啥区别?
在外人看来,女子执政那是大错,是违背伦理纲常的。
但李显和李旦可能想说:我家里一直是妈妈做主,很正常呀!
第二个原因,就跟上面说的伦理纲常有关。
张柬之他们觉得武则天一个女的当政,违背了正常的伦理纲常。
但从李显的角度出发,武则天是夺了李唐的皇位,可社会上最大的伦理纲常就是父母。
武则天是李显的亲妈,这又不是抱养的,那我现在跟着你张柬之去逼我妈退位,万一我妈身体不好,出个意外,我这当儿子的咋办?
那我岂不是要在历史上留下个弑母的骂名?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现实的原因,那就是李显已经是太子了,而武则天都八十二岁了。
李显安安心心待在东宫,等武则天寿终正寝,就能接班了。
那他现在为啥要造反,万一没成功呢。
更糟糕的情况是,万一武则天在政变过程中出意外了,那弑母的太子还能当皇帝!?
别忘了,李旦也当过皇帝,他也是能继承大唐江山的。
种种原因凑一块儿,很明显,李显现在出面搞政变,不划算,那他自然不想出来。】
······
汉高祖时空
刘邦的目光紧紧锁定在直播画面上,他转头看向大殿中的张良,眉头微挑,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子房,你怎么看?这张柬之等人的兵变,是自发的,还是有人背后授意?”
张良微微颔首,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陛下,张柬之已是耄耋之年,他不会轻易受人摆布。或许是武则天对李显儿女的所作所为,让他觉得武则天有意废弃李显,这才决定举事。”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张柬之此举,更像是出于对大唐江山的忠诚,而非他人之言所能左右。”
······
唐太宗时空
“张柬之,这是真正的忠义之人,耄耋之年却行大事。”李世民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张柬之勇气和决心的赞赏,手中也在为这位老臣的壮举鼓掌。
房玄龄此时却微微皱眉,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忧虑:“但这张柬之等人的下场,却可能不会很好。”
李世民的眉头紧锁,他转头看向房玄龄,眼中满是疑惑:“难道他们会失败?”
杜如晦此时站了出来,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深沉:“李显已然对张柬之等人心生不满,日后若有奸人挑拨离间,恐怕李显就会想起今日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