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头疼,昨天估计是冻住了,小老三非要让我给他展示下冰洞钓鱼,怕是风寒了。”
秦朗自知逃不过,但还想努力一下,自己生病可能好使。
“我来看看,若是风寒,说不得这次要开十天的药,我监督,必须喝完。”
王娴到底是心疼儿子,但想着这小子从小到大底子都不错,他那惫懒的性子诓骗她的可能比较大。
上次他赖床春兰没有喊起来他,耽误了科考,就让王娴自责了很久,这次亲自动身来喊这臭小子。
“算逑,起床起床,和那些不入流的小趴菜们比试一番,让他们见识一下秦大少的文采。”
见王娴动了真格,秦朗放弃了挣扎,从被窝钻了出来。
天确实冷,房间里的火盆也只是让温度稍稍升上了几度。
见秦朗起身,春兰立马拿着袄子服侍秦朗穿衣,王娴拦了下来,接过棉袄亲自来到秦朗面前给他披上。
“儿,好好考,给为娘考个状元回来。”王娴打理着坐在凳子上的秦朗的头发,细细嘱托道。
秦朗紧了紧腰带道:“娘,这次只考到府试,最多也就是个秀才,状元怕是不行了。”
“秀才好,能考上秀才娘也满意。”王娴抚摸着秦朗的脑袋。
这小子坐在板凳上已经这么高了,站起来自己是够不到他的脑门了。
“嘿嘿,这里面,都是智慧。”秦朗指着自己的脑瓜子道。
“臭贫,笔墨纸砚一个不要忘记,中午就吃饼子吧,掰碎的饼子泡在温茶里应该不难吃。”王娴打了他一下。
自己老娘就是好,虽然望子成龙,但考试还没有儿子吃食重要。
“夫人可是三更就起来烙乳饼了,大公子,你可得加油呢,不要辜负夫人的苦心。”春兰也在一旁叮咛。
“行,今天的一个小小的县试,手到擒来。”秦朗眼中有了三分重视。
这重视无关科举的好处,有的只是不想让这一世的娘亲失望而已。
“秦公子大才,小小县试自然不在话下,接下来好好准备,未来的府试,乡试稍微上点心,以后考出个举人也未尝不可。”
赵先生清朗的声音从屋外传来。
科举果真是古代逆天改命的唯一途径,所有人都无比重视。
连一向除了教书外,表现的清雅脱俗的赵先生,也难得起了个大早,来带秦朗入场。
“四名保生我已经找好了,保人就写我了,一个同进士作保,这点面子县令还是给的。”
同进士出身的他,如果候补到官位,也有概率补到县令,虽然不大。
但相比一般的秀才做保人,他这身份一路保到殿试都可以。
说罢他就离开了后院。
等秦朗和王娴、春兰再次来到客厅时,赵元正和秦楼在客厅交谈。
“那就有劳赵先生了。”秦楼客气的说道。
“无碍,毕竟一场相授之谊,秦公子,虽然我平日里除经义外和你交流不多,但察觉的出,你的底子很扎实。”
“弱项无非策论天马行空,却非大的问题,承题破题别具一格,倒不失为一家特色,童生功名我觉得问题不大,后面的府试考个秀才也是有机会的。”
赵元拨弄茶盖撇去浮沫,浅啜一口,慢悠悠的继续道。
“诗词一项我从未考校,县试倒是对它审查不严,只要运词对仗工整,即便意境差些,倒也无妨。”
“多谢先生教诲。”知道赵元在提点自己,秦朗一拜。
赵元身子一偏不受道:“秦公子言重,尽自己本分而已。”
“走吧,用过饭后,就随赵先生一起去县衙吧。”秦绿绿难得好言一句。
“哥,我也要去。”秦思妙也从后院进来,一身粉色夹袄,俏生生的丫头,十二岁的年纪已经有大姑娘的气质。
“我也去,我也去,大哥,我去给你壮胆!”秦思帆刚从外面锻炼回来,身上冒着热气,8岁的年纪已然人高马大。
不爱文,偏爱武,虽然也跟着赵元进学,但是他的力气多半用到了锻炼上。
秦朗都偷懒的冬天,他倒是勤练不缀。
“大冷天的,一个小小童子试就不要这么劳师动众了,等大哥我去和皇帝庭前奏对,你们再给我打气也不迟。”
秦朗大剌剌的说道。
此话一出秦楼立马慎重的看向了赵元,而赵元仿若没有听到这大逆不道的话一般,微微松了口气。
门口的陈二爷只是不住苦笑。
好说歹说劝住了要在县衙门口等候的弟弟妹妹,陈二爷拿起书篓带着秦朗和赵元,一起开启了他大宋的科考之旅。
三人一路无话,马车不慢,只是天色尚早,显得冷冷清清。
秦朗对自己所处的这个小县城转的并不多,因为没有例钱,一直是囊中羞涩。
钱是英雄胆,没钱他哪也不想去,根本就不知道县城的暖阳阁是个什么地方。
什么桃葭儿,什么春兰竹,他都从来不认识,都是道听途说。
特别是在陈二爷不愿当大怨种,弟弟妹妹也愈发精明劫不来零花钱后。
起初秦朗还能独占妹妹弟弟的所有零花。
后来妹妹大了不好忽悠了,动不动向老娘告状,于是他就把秦思妙拉成了一伙。
大手牵小手一起骗新手,再后来秦思帆也不上套了,也知道告状之后,秦朗是真的断顿了。
但是对于陈二爷的不配合,让秦朗怨气是最大的,明着暗着给你加例银你不知道啥意思吗?
你都一把岁数了花的玩吗?我不替你消费,那这财富怎么流动?
你不消费,我不消费,这会对大宋经济造成多大的危害?我忧国忧民的心谁能懂啊。
再说,就预支一点点刷刷真人抖音都不行?又不干别的...
不提秦朗那些碎碎念,车马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