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过年越来越近,村里的年味便越来越浓,姜澄平时出门闲逛时都能看到孩子们跑来跑去的玩耍。
宋庭之看着这么多小孩围在姜澄身边看他的肚子,心里紧张极了,生怕有小孩不小心把姜澄撞到。
姜澄看着这么多孩子围在他身边不停地问他,他倒是没感觉到烦闷,反倒是耐心的给他们回答问题。
姜澄还让孩子们猜一猜他肚子里的孩子是个哥儿还是个小汉子,大家猜的都不一样,于是姜澄就和他们打赌看看谁说的对!
姜澄在外面待了一会儿,宋庭之就带着他回去了。
等他们到家后,就看见许三娘翻来翻去地找东西。
“娘,怎么了?”姜澄走过去问道。
“我记得庭之以前有几件穿不上的棉衣,我本来想着等过年之后改一改给豆豆做几件小衣裳,这怎么就找不到了?”许三娘边翻边说。
她明明记得自己把棉衣拿出来了呀,怎么就找不到了!
“可能是不注意放哪里了吧!再找找说不定就找到了。”姜澄在旁边帮腔道。
许三娘点点头,继续找起来。
倒是宋榆在外面听到了娘和姜澄的谈话心虚不已,悄悄地跑远了。
姜澄听到外面的动静往外看,却发现人不在了。
许三娘翻了半天也找不到,索性就不找了,“算了算了,等我不找了或许那棉衣就出现了!”
姜澄见许三娘作罢,也跟着她出去了。
宋榆心虚跑走以后,跑了一会儿便停下来,搂住小灰不停地拍着自己的胸脯。
“小灰!我娘应该不会发现吧!”宋榆捧住小灰的脑袋小声地说道,“一定不会发现的!”
宋榆暗自为自己打气,随后便带着小灰又回去了。
————
大年三十,宋庭之早早地就起来将宋涛写好的对联张贴在门口。
宋涛写了一手好字,今日有不少人来找他写对联,宋涛都忙不过来了。
宋庭之见他爹忙得不可开交,索性就进屋将姜澄叫醒,帮他穿好衣裳,带着他出去。
姜澄看着院子里这么多人,心中一惊。
“怎么有这么多人?”姜澄靠近宋庭之的耳朵小声地问道。
姜澄说着话还要对着和自己打招呼的人回应着。
“爹念过书,写得一手好字,便有不少人上门来让爹帮忙写对联!”宋庭之小声地说道。
“我记得去年的时候没人来咱们家写对联啊?”姜澄问道。
“前几年是爹身体不好,家里总是有一股药味,怎么会有人来?如今爹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时不时还出去和人下棋,今年便有人上门来了!”宋庭之跟姜澄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姜澄懂了,想必是过年找宋涛写对联是这个村的传统了,只不过这几年生病了才没人来,这好了便就又有人上门了!
姜澄没打扰宋涛写对联,绕过人群进柴房里吃早饭了。
宋涛的对联一直写到近晌午才结束,正好许三娘的饭菜也烧好了。
“许久不写,这手写得还挺酸!”宋涛揉了揉自己的手腕对许三娘说道。
“你就是自己闲的,怪得了谁!”许三娘翻了个白眼。
宋涛以前也是这样,一到过年就帮忙写对联,写得手酸也高兴!
“这乡里乡亲的帮了就帮了,我这手字也就过年才能派上这用场!”宋涛笑呵呵地说道,一点都没有因为许三娘的白眼生气,坐下来准备吃饭。
“拉倒吧你!”许三娘把筷子塞进宋涛手里,让他吃饭。
姜澄和宋庭之看着爹娘两人斗嘴,也插不上话,只能默默地坐在旁边吃菜。
宋榆趁许三娘不注意夹了块肉丢给小灰吃,小灰也机灵肉一掉在地上就吃了。
“宋榆,我说了多少次不要把肉丢在地上给小灰吃!多脏啊!!”许三娘余光看到了宋榆的动作直接大声呵斥道。
许三娘也是不懂这孩子,明明有专门的碗给小灰吃,非要扔在地上!脏死了!
“娘,我哪有?”宋榆狡辩道。
小灰趴在宋榆脚边,直接把身子都缩得小小的,不让许三娘的怒气发到自己身上。
“好了,三娘,这大过年的别训孩子了!”宋涛为宋榆求情道。
见宋涛都这么说了,许三娘便作罢了,招呼着孩子们来吃饭。
宋榆见许三娘不计较了,便又开始悄悄地夹菜给小灰吃!
许三娘都看在眼里,想训斥但都被宋涛拦住了。
姜澄也把这些看在眼里,悄悄地捣了捣宋榆让他收敛些。
宋倩也在旁边为宋榆遮掩着!
宋榆得到了暗示便规规矩矩地吃起饭来!
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宋榆就等着晚上的时候放小炮仗。
等到了晚上,宋榆来敲宋庭之他们屋里的门,要宋庭之带着他出去放炮仗。
宋庭之本想陪着姜澄在屋子里,但姜澄也想出去看看炮仗,宋庭之看在姜澄的面子上,便陪着宋榆去放炮仗了。
姜澄就坐在屋檐下看着宋庭之带着弟弟妹妹放炮仗。
“豆豆,等你长大了也让你爹带着你一起放炮仗!”姜澄摸着自己的肚子满怀期许地说道。
似乎是豆豆在听到了自己阿爹的期盼,在姜澄的肚子里动了几下。
姜澄感觉到豆豆的动静,高兴地摸了摸。
等放完了炮仗,宋庭之便带着姜澄回屋去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