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摇摇头,拿起苏媛才买没多久那个热水瓶打热水去了。这里的土灶台做饭的灶口旁边还有个口,是个汤罐,饭做好了,汤罐里的水也温热了,可以用来洗漱,煮猪食。知青点没有猪,就纯是用来温水了。
水打回来,她们洗漱完再泡个脚,感觉一天的疲惫都散去了大半。
苏媛只感觉穿来这么久,没有一天是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干,也无事发生,能安安稳稳踏踏实实的休息下的。
每天上工下工,有时候还要做10来个人的饭,再加上连上辈子都只听过没见过的事情频繁发生,苏媛只觉得好累。
她希望生活能平平静静的,顺顺利利苟到高考。
在这期间积极找工作,找不到的话也不用太焦虑,这里冬天活不多,再忙活2、3年就到77年了,她觉得她还能挺一挺。
来到这里最好的也就是,她好像可以对以后的生活不用太焦虑了,这个时代大学毕业后可是包分配的,她或许还能分到个事业单位,或者能当个大学老师最好了。工作几年可能还会有单位福利房,工作、房子都有了,还焦虑啥呢?
她上辈子是当社畜当够了,也幻想过要是能当个大学老师多好,又闲又有钱又有社会地位,简直是理想中的工作。
所以在看到穿越、重生这类小说题材后,也会偶尔在脑内幻想下如果自己重生了,就当个大学老师。
谁能知道穿越竟然是真的呢?她明明就只是脑子里YY一下而已啊。她宁可老老实实上班,再不抱怨,也不想来到这个年代。虽然现代社会大家都卷生卷死,说幸福指数不如以前,但现代文明又有哪个人能拒绝得了呢?更重要的是她会与她的父母亲人再也无法见面。
不是死别,而是生离!
她其实本身性格是更适应校园生活的,但那个时代想留校,没有个研究生学历是不用想的。她上学早,毕业时年纪也比别人小,对自己也没什么规划,只想赶紧毕业,自己挣钱自己花,好好感受下社会的魅力。
果然,社会有其独特的魅力,但显然苏媛消受不来。
很多人工作后都会感慨,校园生活才是最单纯快乐的。苏媛也不例外,无数次被工作搞得焦头烂额时也数次后悔没有继续学习,但繁忙枯燥的工作,每天按部就班的上班、加班、下班,慢慢也就再没勇气迈入校园,反而每天傻呵呵的,工作虐我千百遍,我待工作如初恋,即使偶有抱怨,也还是当个老老实实的打工人。
如果不是察觉身体状况变差,可能也不会想着辞职回老家。
唉,又想远了,一想起穿书,就有点丧,连她这种心大的、很能自我开解的人都不容易消化这种事儿。
但,来都来了,还能怎么办呢?以前看文无法理解“既来之则安之”这句话,现在她也只能说一句“既来之则安之”。
她完全理解了,这句无可奈何下的自我安慰。
生活还要继续,苏媛也得早早休息,否则浪费灯油,煤油票也不是那么好得的,明天也还得认真上工。
月光洒下来,其中一束试图穿透那块蓝色窗帘照进屋子里面的姑娘身上,但被挡得严严实实,过了一会儿,月亮也偃旗息鼓,转开了目光。
秋风渐起,偶有虫鸣声低低地传来,听着旁边传来清浅的呼吸声,苏媛也说服了自己,闭上了眼睛,慢慢睡着了。
“苏媛,苏媛,咋还不起?”
张红霞的大嗓门响起的时候,苏媛还有些恍惚,一时分不清梦境与现实。
她似乎梦见了她的爸爸妈妈,她跟爸妈好像是在菜市场或者超市,高高兴兴地聊着什么,只能看到她们三个人,其他周围一切都是模糊的。她看着看着不禁也笑了起来。
一朝梦醒,梦中情景已经如潮水般褪去,她拼命回忆,也还是记不住。虽然失落,但摸着嘴角残余的笑意,她又高兴起来,她的爸爸妈妈肯定过得很好!
她也会在这里好好过的!
不知道是昨晚想清楚了未来的大方向,也定下了这两年的小目标,也或许是因为梦见了亲人,她今天感觉很不错,是从来到这里后几个月来前所未有的轻松。
一连几天,苏媛感觉都很顺心,每天笑眯眯的,看到她的人都知道她心情不错。
而今天也要开始苏媛来这里以来最期待的一项农活了,那就是打红枣。
队里不管老人小孩也都很兴奋,毕竟打枣捡枣的时候是不限制大家吃的。红枣对于这时候的农村人来说已经难得的零食或水果了。女同志们来月经或是坐月子也都用得到红枣。
苏媛上工有时候经过这片山林,眼看着它们从最开始的青色,一步步渐渐成橘黄色,直至现在的红色,枝头密密麻麻的果子,看着非常诱人。
稍微有点红的时候,就有孩子们忍不住去悄悄拿竹竿打了,捡起来,也顾不上上面的土,手一抹就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
苏媛前段时间看见又脆又红的果子,经过的时候似乎还能闻到那股浓郁的甜香,也想像小孩儿一样去打了来吃,她已经很久没吃过什么水果了。
但她终究不是小孩儿,不能任意妄为,但前几天队里给每家每户按人头一人发了点脆果,她总算是吃到了这馋的她流口水的大红枣。
味道比想象中还要甜美。
但因为脆的不耐放,所以只分了一点给大家尝尝,剩下的都是要等到枣子变软变皱,稍微有点干了才会打下来分给大家。
所以今天就能打枣,苏媛实在太开心了。她已经控制不住她要奔向枣树林的脚步了。
她已经想好了,她待会儿捡枣的时候一定吃个够,真的太馋了。
到了林子里,有人抱着树晃,枣子哗啦啦下冰雹一样落下来,也有人拿着竹竿一顿敲,也是纷纷掉落,当然也有动作利索的,选好一棵树,嗖得一下就窜了上去,就在树上边摘边吃,惬意得很。
树下面有的会事先铺好一块草席,等红枣落满了后,席子一卷,再装进袋子里。
有的也什么都不铺,没那么多席子,也不管头顶纷纷落下的枣子,也不觉得疼,就地蹲下就开始往袋子里捡,边捡边吃,上面有土也不怕,衣襟上一擦,就直接往嘴里塞,甜得很。
苏媛是就地一颗颗往起捡的,她控制不住拿起一颗,捏了捏,又饱满又柔软,拿手绢轻轻擦了擦,往嘴里一放,甘甜的滋味窜进口腔,也不止是甜,还有浓郁的枣香,总之是一种非常好的口感。
核虽然不小,但肉非常厚,而且核肉很容易分离,核能吃得干干净净,拿起来放在耳边摇一摇,还能听到里面传来的枣仁的声音,非常奇特。
这一天都非常欢快,孩子们树上树下的跑,他们可比苏媛灵活多了。大人们也都笑容满面,一边干活,一边也会呵斥几句打闹的孩子,还让他们少吃点,吃多了肚子胀气,有的可能还会拉肚子。但大多数都很皮实,什么事儿都没有。
苏媛解了馋也就老老实实开始干活儿了,开始还想着一定得吃够,但实际上再好吃的东西都不可能一直吃,吃一会儿后嚼得腮帮子都有点酸了。
把这些枣收回去后,让会计统计好,按人头分下去,一年的收枣活动也就结束了。这之后无论是自己卖到收购站、送亲朋好友、甚至留着自己酿点枣酒都是个人的事儿了。
知青们也分到了各自的枣,苏媛分到了一小蓝,她打算再跟社员换点,到时候跟别的一起寄回海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