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番鉴别后,耶律奥道:
“陛下,贵国的玄铁如此之多,我等可否换一些回去做研究?”
说着,从怀里取出一个锦盒,打开盖子便传来一阵清香。
盒子里,躺着一颗银白色的珠子,在灯光的照射下发出微弱的白光。
“此物名为东珠,采自东海最深处,有驱寒照明之功效,南楚愿以东珠换取那把菜刀,还望陛下准许。”
顺德帝面露为难之色,看看大臣们,又看看君疏桐,谁知,那小没良心的居然在嗑瓜子。
【咦,皇帝看我做什么?】
【难不成他不想换?他不会这么抠门吧?】
皇帝头顶一群黑鸦飞过:【朕这是抠门吗?朕这是顾全大局,算了,你不懂……】
【别不舍得了,换吧,就是一堆废品,本小姐空间多得是,明儿个拿些出来,用来送人都行。】
【那颗东珠一看就价值不菲,居然还能发出微弱的光亮,好想要。】
【宿主,那颗东珠比你娘亲送给你的要好许多,可能还有其他功效。】
【真的吗?也不知道皇帝答不答应,他要是不答应,那就亏大了。】
【虽然目前我还不知道它具体有什么作用,但我感觉一定还有其他功效。】
大臣们:你想把玄铁免费送人可不行,绝对不行。
内讧是一回事,对外又是另一回事。
“这样的玄铁,我大禹也不多,念南楚使者这么诚心,那就换吧!”
“不过,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耶律奥几人欣喜若狂,赶忙行礼致谢。
“多谢陛下。”
又客套了一番,顺德帝命人送使臣去了驿馆。
送走南楚使臣,君疏桐和老爷子,以及几位大臣又被留了下来。
御书房。
“君丫头,你……”
“你下次若再发现那些玄铁,可否叫上我们一起?”
唐明渊在心里思虑了半晌,才憋出这么一句话。
“好的,下次我再发现,一定叫上你们。”
君疏桐无奈叹息:【哎,就是全都送给你们,你们又能研究出个啥?】
【除了当“玄铁”般供着,还能做什么?】
【算了,明天拿些大的出来给你们涨见识!】
她倒不介意拿些给他们做研究,只是觉得生在这样的时代很无奈,很落后。
几人旁敲侧击一番,见这丫头怎么都不肯透露半分关于“玄铁”的事情,也歇了打探的心思。
这段时间,君疏桐格外忙,每天除了去上朝,回家还要教伊氏几个认钟表。
“大哥,你那个时针和分针一样长是怎么一回事?”
“说多少次了,时针要比分针短,你咋就记不住?”
君凤廷:“妹妹,你就教过我们一次,而且还是在两月前,你忘了?”
君疏桐不确定道:“我只教过一次?不能吧?”
“妹妹,上次你上课的时候父亲也在,你还说,我们是你教过的最差的一届学生。”
君承安也附和道。
“桐桐,你还夸祖母最聪明,你忘了,不过你确实只教过我们一次。”
老夫人也出来拆台。
【噗。】
看女儿吃瘪的样子,伊氏忍不住在心里大笑,臭丫头,让你显摆。
【宿主,你大哥二哥说得对,你今天是第二次给他们上课。】
【真的吗,我都忘记了。】
“咳咳。”
君疏桐尴尬地清清嗓子,小脸莫名地有些红。
“那,那今天我一定把你们教会,要是还学不会的,今晚没肉吃。”
三日后。
在一家人“你情我愿”的认真学习下,第五节课的时候,君承安已经能自己画出时钟。
就连老夫人也能灵活运用“几点钟方向”这句话。
没办法,那句“要是还学不会,今晚没肉吃”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
大家都以为,君疏桐就是说着玩,就连她本人也是口嗨,没成想伊氏会将这句话全程贯彻到底。
没记住的,只能吃青菜,结果,君承安是学得最快的那个人,还能举一反三,跟君凤廷以及护卫们模拟了好几次,且次次精准。
“小姐这法子,可真好用。”
“谁说不是呢,以前我们只能用上中下,左右前后来分别敌人的方位,可也只是个大概位置,哪有现在这么精准。”
“虽说我们小姐时常被少夫人揍,可她也是真聪明,在梦里就能学会东西,若说没有神明眷顾君家,我打死都不信。”
“对对,我也这么认为,我们一家老小都信佛,就是不知道神明何时眷顾我家。”
“那你赶紧去做梦,说不定还能梦见个媳妇儿。”
原本的十名暗卫,自从君疏桐去上朝的那天起,就全都“弃暗投明”,转为光明正大的护卫。
因此,他们十人也成了君府里最闲的人。
这才被抓了壮丁陪公子小姐练习新技能。
……
有了东瀛,西越,南楚几个国家来访,大陆上的其他国家也前后脚跟着到了大禹国。
这下,大禹国的人都知道,这些人全是为了那所谓的“天外玄铁”而来。
前几日,君疏桐已经将稍大些的“废铁”取了一些出来。
这次,她并没有在朝堂上当众掏包包,而是私下里交给了张云起。
天竺使臣来访时,顺德帝直接命人抬了一辆报废的摩托车出来。
让天竺的人直接傻了眼,不是说那玄铁最大的物件是把菜刀吗?
【这么大个东西,又是何物?】
【定是情报有误,被西越跟南楚的人骗了。】
【哼,等着吧,日后再找他们算账。】
几人用眼神交流一番,还是决定亲自上前查看,其中一人想用手将摩托车翻个面,谁知他试了好多次都未曾挪动分毫。
大臣们:笑话,被你一只手就翻过来了,那我们还用得着用马车去拉?
要知道,君疏桐通知兵部的人去搬东西时,还特意说了带辆马车过去。
众人都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大物件,到了一看确实挺大,比菜刀可大太多了。
但也不至于用马车来拉吧?
直到其中一个人用手去扶,没挪动半分的时候,又加了一个人,直到四个人一起用力才将那摩托车抬上马车。
二十二世纪的摩托车,不算特别重,也不是很轻,但比二十一世纪的产物跑得更快,更远。
天竺几人围着摩托车上下打量,其中一人用手捏了捏,又用指甲掐了掐,光亮的车身还将几人的样貌反衬了出来。
“太光滑了,什么样的秘术才能将此物打磨得如此光滑?”
几人忍不住赞叹,啧啧称奇。
这辆摩托车虽遭到了爆炸的波及,兴许是离得远,车身除了翻滚时留下的痕迹,其他部位并没多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