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那边忙慌着,玉不识已经讲到了后面了。
【历史上的遗憾,还属于柴荣,一代英主猝然病逝,怎么算不得遗憾呢?
当然,也包括靖康年间开封城下的耻辱,还有岳飞被风波亭的风雪吹散的北伐梦,以及辛弃疾从五十骑于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到报国无门的壮志难酬;
历史的遗憾,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崖山十万军民的慷慨赴死和水下的万千枯骨。】
【历史的遗憾,是被誉为“历史上最稳的太子”朱标的早逝,是朱棣以藩王之身登基的小心一生;
是被土木堡黄沙埋葬的数十万英魂;
是于谦这位拯救了大明却唯独救不了自己的英雄;是张居正工于谋国、拙于谋身,最后“漫天风雪送一人”的结局;
是王守仁的龙场悟道;是孙传庭投笔从戎数十年却不知为谁而战;
也是煤山自缢的崇祯,给了大明朝最后一个体面。】
宋朝的人已经都有些麻木了。
不管是靖康之难,还是崖山海战,不断地提醒着他们宋朝的惨烈。
赵匡胤则是深深地看了一眼柴荣的名字,神情复杂,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也确实有一份柴荣的原因在。若是柴荣没有离世……
赵匡胤回神,现在说再多也没有用了,这些已经是他的过去,他应该看的,是未来。
靖康之难,岳飞,辛弃疾,这反反复复被提及的名字,也确实让他心焦。至于后面首次被提到的“文天祥”,他的志气倒是不错。
赵匡胤不知道具体情况,也不敢轻易下定论,只能捡着字面上的内容理解。
还有崖山……他想到了在火药那次直播中提到的少帝。
看着他一手建立的宋朝,最后以这样悲壮的结局收尾,他内心可以说是百感交杂。
崖山海战,陆秀夫和少帝投海自尽,还有十万军民慷慨赴死,没有人能够不为之动容。
但赵匡胤最想要的,不是这样惨烈的结局,要是不必接受这些,才是更好。
而底下人看着他沉郁的神色,都默契的没有说话。
虽然他们看着也是心火难平,恨不能以身代之——
不管是岳飞还是辛弃疾,都太惨了!虽然现在他们的兵权也被赵匡胤限制,但至少赵匡胤本身是会打、想打的,像后面的那些个皇帝,实在是让人想不明白怎么就是赵匡胤的后代了,实在是太不像了!
都能打胜,却先自己放弃了,哪有这样的道理啊?!
看到这里,他们对宋朝的发展观感就很是复杂。他们拥立赵匡胤登基,想要的可不是这样的未来啊……
赵匡胤也没什么办法,若是能够接触,他真的想要灭了那几个不中用的皇帝自己上了,不管是岳飞还是辛弃疾,若真的用了,北伐也不会次次无疾而终了。
而在明朝,看到后面,大家都有些恍然大悟。
——一切都开始明了。
——为什么最后是朱棣登上皇位,朱标到底去了哪里。
朱元璋看着水幕上玉不识说着“朱标早逝”,紧皱的眉头忽然松开了,他怔怔地看着水幕,神子猛地一晃。
朱元璋没能立刻反应过来,他怎么也想不到一开始居然是标儿的早逝……
倒是朱棣忍不住捏紧了手中的、属于太子的衣袖。
“原来是太子大哥出事了,我说朱棣怎么有胆子敢造反呢!”
“藩王造反,还真的让他成功了!”
说话的朱棡声音虽轻,但在此刻寂静的殿内却是相当的明显。
朱元璋回过神来,没有理会自己儿子们的官司,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唤来一旁的太医上前为太子看诊。
早逝,怎么会早逝呢?他的标儿一向康健,怎么就是这样的未来?
朱标有些哭笑不得地让太医为自己看诊,他知道若思不安一安父皇的心,怕是都不能继续观看了。
他对着朱元璋说道:“父皇,现在想来应该是无事的,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
朱元璋这个时候就没有听他的话了,而是等着太医的结论。
万幸的是,现在朱标身体确实没有什么毛病,有也只是一些小问题。
但朱元璋还是多番叮嘱:“小问题也得重视,好好休息,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处理完他心中头等大事后,他才有心思讨论其他的内容——
“藩王之身登基?”
这也是大家忍不住面面相觑的。
正如晋王朱棡所说,还真让他成功了。
现在他们好奇的,是朱棣怎么成功的。
古来藩王造反,数不胜数,但真的成功,或许也就朱棣这一个实例。
首先他们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念头,便是“当时的皇帝是谁啊?”
或许是当时的皇帝不够厉害呢?
不过这一点很快就被否了。
能够得到朱元璋的认可,成功继任,哪怕本身实力有所欠缺,但手下总是够多的吧?兵多将广总该是个保障。
就他们父皇这性子,肯定会给下一任留下足够多的资本。
就算他们承认朱棣打仗还行,军事才能出众,但朝中也有这么多能征善战的武将呢!难不成他们忽然都不堪大用了?!
此时又有人提出一点:“哪怕太子大哥去世了,那雄英呢?”
朱标的长子朱雄英,也算是他们看着长大了——虽然现在的他也不过是个小娃娃,但若是雄英继承大统,朱棣真的会反吗?若不是,那他反的,到底是谁?
朱桢的话无疑给他们打开了一个思路。
“难不成登上皇位的,不是雄英?”
“千万别告诉我,连雄英也是早殇……”
说到后面,朱樉自己先停了话头。
朱棣在旁边握紧了拳头,听着众人分析他这“造反”的原因,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但听见自家太子大哥早逝,他心中也是悲痛。
对于朱标,不仅是他,他们这些下面的弟弟,无有不服的。
只是他们在这里猜来猜去,谁都想不到后面朱元璋的那一番操作。
不要说兵多将广了,那一连串杀下来,能用的将领都不多了——当然,只是不多,不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