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识一边讲着,早已设置好的内容也随之出现在天幕上,主打就是只要我给的资料够多,那讲得再烂也有人听。当然,天幕的出现,其实不管她讲的如何,一直会有受众。
现在主讲是茶叶,上面自然出现的是关于“茶”的科普。
对于自己身体健康无比看重的古人,不管是否已经出现饮茶的习惯,看着天幕上罗列出的茶叶的优点,纷纷心动。
什么“明目清神”、“提神醒脑”,那都是小意思,那些关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增强免疫力”的解释才是他们心动所在。
“原来喝茶还有这些好处吗?寻常只觉得清香怡人,确实有提神的作用。”
“心血管疾病?是指的肺痈、胸痹之流的病症吗?”
“这些应该还是大幅们熟悉一点吧。到时候可以去问问。”
寻常人家寻医看病少见,富贵人家倒是有这个财力支持,心下也是打算好了到时候问问是不是茶叶真的有这些功效。
至于更加富贵的人家——
至少皇帝们每次观看水幕,身边都是一群人候着、陪着,不仅仅只是一起观看讨论的心腹重臣,还有奋笔疾书记录不停的小吏们,当然还有预备候着的太医。
毕竟有些位面中的皇帝,已经出现过被天幕上的内容气到眼前一黑等程度不一的症状。为了身体着想,自然还是有太医候着为佳,至少能够第一时间救上。
现在也是直接问了问。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说的,什么事都是“过犹不及”。
喝茶确实有好处,但喝多了一样都不行。
还有一部分位面的人,则是牢牢关注着天幕上罗列出的茶叶生产的分布情况,他们看着图片中叶片饱满嫩绿的茶树,看着实在眼馋。
【有道是“三日无茶则病”,在上千年和茶的相处过程当中,它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了,“柴米油盐酱醋茶”早已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刻入了我们的基因之中。至于茶文化,“茶圣”陆羽更是将华夏茶道推向了一个历史高峰。
可以说,历时五千年茶叶的种植历史,华夏是世界上最悠久的种植茶叶的国家。从汉代开始,我国的茶叶就远销全球,茶叶一度成为我国与国外国家交流的通货。不仅如此,我国的茶马古道,就见证着茶叶曾经作为唯一的货物在国际上炙手可热的地位。】
【但到了近代,被鸦片打开的国门,让还处在农业社会的清朝遭受了巨大的冲击。明清时期帮助我们赚取钱财的茶业在清末渐渐衰落,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点是茶叶贸易战的展开——华夏部分茶种和制茶工艺被偷取,茶叶销售的世界份额业逐渐被瓜分,印度茶业慢慢崛起。
当然不止是茶业,丝绸布料生意、瓷器生产,一样在遭受冲击。这段时间里,不管是人还是物,都一样经受着磨难,很少有人能够讨得了好。
——不过,我们暂且先不去看那段时间满是血泪和苦难的历史,还是从瓷器最初的发展开始讲起。】
看到图片中瘦骨伶仃的人群,死气沉沉的社会图景,没有人能够忍得住这口气。
作为把中原大地从蒙元大军手中夺回的胜利者,朱元璋更是看不得这些东西。
他也是从穷苦百姓中发家,向往的自然是民生富足安定的未来,“这劳什子的清朝,真实没用!都把这片土地折腾成什么样子了!”
对于明眼就能够看出清朝位于明朝之后的未来,他也是怨念很重,时不时地就忍不住瞅朱棣几眼,莫不是这个小子太不争气,根子不行,不然怎么后代人会被外族人夺了江山呢?
青年朱棣面对着自家父皇愈加暗沉的目光,忍不住一缩再缩,完全黏在太子大哥的身后。
对于这些未来,他是不认的。对于他来说,这些完全都没有发生,而父皇想要因为看了那些内容而忍不住打他出气,他只觉得自己无辜——总不能福气他是一点也没有享受到,但这挨打是一次没少吧?
旁边的兄弟们是一边幸灾乐祸,一边附和父皇的话,对它连连点头称是。
朱标看着这情况,忍不住摇头,真是不嫌热闹。
朱棣也忍不住心里暗自嘀咕一声,这清朝没用,那我们这个被清朝取代的明朝呢?岂不是更无用?这些还得是具体分析吧。不过,他又探头看了看图片中的惨状,心里也是摇头叹道,就这样看,确实也挺无用的。
他想到前面每次提到清朝,天女似乎总是隐含怨气,看来清朝确实不得人心。
【华夏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是汉文明展示的重要瑰宝。
它在民族母体中孕育、成长与发展,不仅表现着汉族文化,还叙述着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展现着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更是记录着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伴随着民族的喜与悲而前行。
那么,我们来简单过一下瓷器的发展历程——】
【瓷器源于陶器,而精于陶。远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就已制造和使用陶器了,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实现了从陶器到瓷器的进化。
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出现在东汉时期。
到了唐朝,瓷器制作蜕变到成熟的境界,真正跨入了瓷器时代。
及至宋朝,烧瓷技艺进一步发展,在当时,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
元朝,江西景德镇开始成为中国陶瓷器产业中心,名声远扬世界各地;元代出产的青花瓷成为瓷器的代表。
明朝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朝发展往后,则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为了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
至于清朝,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则是华夏陶瓷器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
康熙看着天幕对清朝多有批评当然是不满的,但他也发现了一个问题,怎么提到清朝,除了清末,就只有“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其他的呢?怎么都没有啊?
他心底的忧虑越发深重,没有皇帝愿意看着自己发展起来的江山破败下去,但天女对后面的皇帝提也不提还是让他心里有些怀疑和担心。
不要说其他朝代的皇帝提的更少,他几乎是站在封建制度的末端,往回看自然能够看到以前的皇帝的功过是非,但后面的他看不到啊!康熙看着玉不识话里话外的不以为意,心里沉甸甸的。
难道,清朝就这么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