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新的危机,何去何从
梁山众人望着远方那支气势汹汹的军队,心头的喜悦瞬间被忧虑所取代。他们刚经历一场惨烈大战,体力与精力都消耗殆尽,武器装备也有所损毁,面对这新的未知威胁,着实压力巨大。
宋江强打精神,对众人说道:“兄弟们,莫要慌乱。不管来者是谁,我们梁山好汉向来不畏强敌,且先看看他们究竟来意如何。”吴用则手抚胡须,目光紧紧盯着那支军队,试图从他们的行军态势中判断出一些端倪。
随着军队逐渐靠近,其军旗上“平南王”三字映入众人眼帘。原来,这是平南王赵睿的军队。平南王在朝廷中势力庞大,手握重兵,且野心勃勃,一直觊觎着更高的权力。此次听闻高俅围剿梁山失利,便想趁机出兵,一方面可向朝廷邀功,另一方面也想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
平南王的军队在距离梁山不远处停下,一位身着华丽铠甲的将领骑马而出,高声喊道:“梁山众人听着,我乃平南王麾下大将王威。你们竟敢公然对抗朝廷,杀害高俅太尉,罪大恶极。如今平南王大军在此,识相的便赶紧投降,或许还能饶你们一命。”
宋江眉头紧皱,高声回应道:“我梁山替天行道,高俅那奸贼陷害忠良、欺压百姓,人人得而诛之。我们行事问心无愧,绝不会向你们这些助纣为虐之人投降!”
王威冷笑一声,说道:“哼,死到临头还嘴硬。你们刚刚经历大战,已是强弩之末,如何能抵挡我平南王的雄师?”
吴用在一旁对宋江低语道:“宋哥哥,我们如今确实不宜再战,但投降绝无可能。或许我们可先与他们虚与委蛇,拖延时间,再想对策。”
宋江微微点头,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此时,梁山众人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些兄弟主张拼死一战,宁死不屈;而另一些则觉得应先保存实力,从长计议。
在这内部分歧、外有强敌的关键时刻,宋江该如何抉择?梁山众人又能否想出破敌之策,化解这新的危机?平南王的军队又会采取怎样的行动,对梁山发起猛烈攻击,还是另有阴谋?这场危机四伏的局势,究竟会如何发展?
第一百七十七章:艰难抉择,暗中筹谋
宋江深知此时梁山众人的处境极为艰难,战与不战都充满风险。若选择拼死一战,梁山众人虽士气尚存,但刚经历恶战,实力大打折扣,胜算渺茫;若选择拖延,又不知平南王会否识破计谋,趁机发动攻击。
思索片刻后,宋江决定先稳住平南王的军队,为梁山争取时间。他对王威喊道:“王将军,投降之事重大,容我等与众兄弟商议一二。三日之后,必给将军答复。”
王威见宋江态度有所缓和,便也不急于一时,说道:“好,那就给你们三日时间。但莫要耍什么花样,否则大军踏平梁山!”言罢,率领军队后退数里,安营扎寨。
宋江回到山寨,立刻召集众人商议对策。主张拼死一战的李逵,圆睁双眼,手持双斧,大声吼道:“怕他作甚!俺们梁山好汉什么时候怕过?想当年江州劫法场,俺老李眼都不眨,便是死,也要拉几个垫背的!”鲁智深也挥舞着禅杖,应和道:“洒家也赞成一战,当年拳打镇关西,洒家何曾畏惧?横竖都是死,不如痛痛快快杀一场!”
而主张保存实力的林冲则劝道:“两位兄弟,此时意气用事不得。平南王兵力雄厚,我们若贸然出战,恐全军覆没。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找到破敌之策,保存梁山的火种。遥想当年,我被高俅那贼陷害,雪夜上梁山,深知与朝廷对抗不易,切不可冲动行事。”
吴用沉思片刻后说道:“我有一计。我们可利用这三日时间,一方面派戴宗去联络周边受朝廷压迫的势力,请求支援。想当初,戴宗凭借神行之术,传递重要消息,屡立奇功,此次也定能不辱使命;另一方面,在梁山周围布置更多的陷阱和防御工事。同时,我们可暗中派燕青潜入平南王军中,打探他们的虚实和作战计划。燕青那身相扑绝技,在关键时刻也能助他脱身。”
众人听后,觉得此计可行。当下,戴宗立刻出发,施展神行之法,日夜兼程去联络各方势力。燕青则乔装打扮,趁着夜色,悄悄潜入平南王的营地。
燕青凭借着出色的轻功和应变能力,在营中如鱼得水,顺利探听到许多重要情报。原来,平南王此次出兵,并非真心为朝廷效力,而是想借剿灭梁山之名,扩充自己的实力,甚至有谋朝篡位的野心。而且,平南王的军队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各将领之间存在着利益纷争。
燕青将这些情报带回梁山,宋江等人得知后,心中大喜。他们能否利用平南王军队内部的矛盾,分化瓦解敌军?戴宗能否成功联络到各方势力,为梁山带来援军?在这三日之期即将到来之际,梁山众人能否想出万全之策,化解这场生死危机?
第一百七十八章:巧用离间,援军将至
宋江等人看着燕青带回的情报,如同在黑暗中寻得了一丝曙光。吴用仔细琢磨后,说道:“平南王军队内部不和,这是我们破敌的关键。燕青,你对他们将领间的矛盾最为清楚,可有什么想法?”
燕青略作思考,说道:“军师,我在营中听闻,王威与副将赵猛向来不和,王威嫉妒赵猛屡立战功,常向平南王进谗言。我们可利用这一点,伪造一封赵猛与我们勾结的书信,故意让王威截获。”
吴用点头称赞:“此计甚妙,王威若见此信,定会向平南王告状,平南王生性多疑,必然会对赵猛心生猜忌,如此一来,他们内部定会大乱。”
当下,众人依计行事,伪造书信后,安排身手敏捷的时迁,趁夜潜入王威营帐附近,将书信“不小心”遗落。
不出所料,王威发现书信后,怒不可遏,立刻拿着信去见平南王,添油加醋地诉说赵猛的“背叛”行径。平南王果然起疑,虽未立刻发作,但已对赵猛心生戒备,将其兵权削弱,还安排亲信暗中监视。
赵猛察觉情况不对,心中又气又急,却不知如何辩解。军中将领们见此情形,人心惶惶,各怀心思,原本整齐划一的军队,此时已出现了裂痕。
而另一边,戴宗施展神行术,日夜奔走,成功联络到了许多受朝廷压迫的势力。其中,桃花山的李忠、周通听闻梁山有难,毫不犹豫地率领山寨兄弟赶来支援。还有二龙山的旧部,在听闻消息后,也迅速集结兵力,向着梁山进发。
这些势力虽然单独实力不算强大,但汇聚在一起,也不容小觑。他们日夜兼程,朝着梁山赶来,预计在平南王限定的三日之期结束前能够抵达。
然而,平南王似乎也察觉到了军中的异样,开始加强内部整顿,试图稳定军心。他一边安抚王威,一边对赵猛暗中防范。同时,也在密切关注梁山的动向,猜测着梁山众人这三日究竟在谋划什么。
梁山众人的离间计虽然初显成效,但平南王的应对也不容小觑。在这援军将至但尚未抵达的关键时刻,平南王是否会提前发动攻击?梁山众人又该如何应对平南王加强防范后的局面?这场即将到来的交锋,究竟会如何发展?
第一百七十九章:山雨欲来,针锋相对
平南王赵睿在整顿军队的同时,也派出了更多的探子去刺探梁山的动静。他隐隐感觉到梁山众人这三日必定在谋划着什么,心中越发警惕。
宋江等人得知平南王加强了防范,深知局势愈发严峻。吴用说道:“平南王起了疑心,恐怕不会再给我们太多时间。我们一边要加快防御布置,一边要准备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攻击。”
林冲主动请缨:“军师放心,我这就带领兄弟们去加固防御工事,再多设些机关陷阱,让平南王有来无回!”说罢,便带着一群兄弟,马不停蹄地去布置防御。
李逵则有些按捺不住,嚷嚷道:“等他们攻上来,俺就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宋江拍了拍李逵的肩膀,说道:“铁牛,莫要冲动,我们需听从军师安排,齐心协力,方能退敌。”
与此同时,平南王赵睿在营帐中召集众将,说道:“梁山贼寇狡诈多端,这三日不知在搞什么鬼。我决定,不等三日之期结束,明日便发动进攻,一举踏平梁山!”
王威立刻响应:“王爷英明!梁山贼寇此时想必还未准备好,我们打他们个措手不及!”然而,其他将领心中却各有想法,有的觉得太过仓促,有的则担心这是梁山的诱敌之计,但在平南王的威严下,都不敢多言。
赵猛心中对王威的陷害仍耿耿于怀,此时更是想着如何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清白,同时也暗暗希望梁山众人能给王威一个教训,因此并未反对出兵的决定。
第二天清晨,平南王的军队便拔营而起,朝着梁山浩浩荡荡地进发。他们摆出了整齐的阵型,步兵在前,骑兵在后,弓箭手则在两翼待命,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梁山这边,探子将平南王提前进攻的消息传来,宋江等人早有准备。宋江站在山寨之上,看着渐渐逼近的敌军,大声说道:“兄弟们,平南王背信弃义,提前来犯。但我们已做好准备,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梁山众人齐声高呼,士气高昂。一场大战即将爆发,梁山众人精心布置的防御能否抵挡住平南王的猛烈进攻?在平南王军队内部矛盾未完全激化的情况下,梁山又能否抓住机会,再次扭转局势?这场山雨欲来的大战,究竟会以怎样的结局收场?
第一百八十章:激战爆发,危机重重
平南王的军队如潮水般涌来,率先发动攻击的是弓箭手。一时间,万箭齐发,如蝗虫过境般朝着梁山射去。梁山众人纷纷躲在防御工事之后,利箭射在盾牌和木墙上,发出“噗噗”的声响。
林冲一声令下:“放箭!”梁山的弓箭手们也纷纷还击,他们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以及在高处的优势,箭无虚发,不少平南王的士兵中箭倒地。
平南王见弓箭对射占不到便宜,大手一挥,下令步兵冲锋。步兵们手持长枪盾牌,呐喊着朝着梁山冲来。然而,刚靠近梁山,便纷纷落入林冲等人提前布置好的陷阱之中。陷阱中布满尖刺和竹签,士兵们惨叫连连,后面的士兵见状,不由得放慢了脚步。
“不要停!继续冲!”王威在后方大声督战,士兵们迫于军令,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前进。此时,梁山的擂木滚石也从山上滚落,砸向敌阵,平南王的步兵阵脚大乱。
就在步兵进攻受阻时,平南王派出了骑兵。骑兵们挥舞着长刀,如疾风般冲向梁山。李逵见状,大喊一声:“俺来会会你们!” 带着一群手持重斧的兄弟,迎着骑兵冲了上去。
斧砍马腿,一时间,骑兵阵中人仰马翻。但骑兵人数众多,且冲击力极强,李逵等人渐渐陷入苦战。
宋江在寨中看到这一幕,心急如焚。他转头对吴用说:“军师,如此下去,李逵他们会有危险。”吴用沉思片刻,说道:“宋哥哥,我们可派一队人马从侧翼杀出,扰乱骑兵的阵型。”
宋江立刻点头,派鲁智深带领一队精锐,从侧面的小路杀出。鲁智深挥舞着禅杖,如猛虎下山般冲入骑兵阵中。他的禅杖威力巨大,一扫便是一片,骑兵们纷纷躲避。
平南王在后方看到自己的进攻受阻,心中大怒。他正准备派出更多的兵力,做最后的强攻时,突然,后方传来一阵骚乱。原来是戴宗联络的援军赶到了,桃花山和二龙山的兄弟们从后方对平南王的军队发起了攻击。
平南王的军队顿时陷入了前后夹击的困境。但平南王毕竟久经沙场,他迅速调整战术,留下一部分兵力抵挡后方的援军,集中主力继续攻打梁山。
在这激烈的混战中,梁山众人和援军能否成功击退平南王的军队?平南王又会使出什么新的手段来突破困境?这场危机重重的大战,究竟会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