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暗自感叹,这位兆总果然财大气粗,购买小洋楼就如同在菜市场挑选小白菜那般轻松随意。
当所有关于三栋小洋楼的手续全部办理妥当后,时针已然悄然指向了中午时分。
于是,兆元、周解放以及温海波一行三人,开车来到了“兆氏厨房”的餐厅。
此时,温海波早已提前抵达并在此恭候多时。
一进门兆元便满脸笑容地开口说道:
“今日真是多亏了温总的大力相助啊,让我顺利购置下这三栋房产。而且呢,这里可是我的地界儿呀,所以今儿个中午这顿饭,必须得由我来做东,您可千万别跟我争抢啦!”
言语之间,难掩其兴奋与喜悦之情。
就在这时,店内的员工们瞧见兆元和周解放步入店门,纷纷热情地打起招呼道:
“兆总好!周总好!”
听到问候声,兆元和周解放也微笑着向员工们微微颔首示意回应。
紧接着,店长尚昆以及姜云峰迅速迎上前去,恭敬地问道:
“兆总、周总,请问今天中午有客人吧?”
兆元闻言,笑着介绍道:
“这位是‘沪城明华建筑装饰公司’的温海峰温总,他的弟弟温海波之前已经预定好了座位。不过嘛,今天中午这顿还是由我来请客!”
“好嘞,兆总。那请诸位这边走,温总您好。”
尚昆赶忙应承下来兆元的指示,同时礼貌地向温总问好,并引领着他们朝着温海波所预订的房间走去。
一路上,众人谈笑风生,气氛显得格外融洽。
经过一整个上午的热烈交流与畅谈,兆元、周解放以及温海峰之间的关系迅速升温,变得格外亲密热络起来。
中午时分,午餐席间气氛融洽,笑声不断,这顿中饭大家吃得那叫一个尽兴!
酒足饭饱之后,三人心满意足地走出餐馆,钻进车里继续他们的行程。
这次他们要前往的地方是东城区,而幸运的是,同行的温海峰可是个土生土长的沪城人,并且自小就在东城区生活,可以说是这里名副其实的“活地图”。
有他充当向导,兆元和周解放对东城区的了解自然能够更加深入全面。
当车子驶入东城区后,呈现在眼前的景象让人不禁皱起眉头。
这里堪称是典型的脏、乱、差代表区域:
街道狭窄拥挤,垃圾随处可见;房屋破旧不堪,有些甚至摇摇欲坠;污水横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
更糟糕的是,由于地势低洼,每年春季和夏季,这里都会频繁遭受水患侵袭,导致大片土地荒芜闲置,无人问津。
说起温海峰的家庭情况,也是令人唏嘘不已。
他的父母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双双因病离世,只留下年迈的奶奶独自一人守着老家。
尽管温海峰和弟弟温海波早已在东城区购置了崭新舒适的房子,但奶奶却异常固执,坚持不肯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老屋。
毕竟对于老人来说,这里承载了太多的回忆和情感,人一旦上了年纪便愈发眷恋家乡,轻易不愿割舍那份深厚的情怀。
好在平日里还有孝顺的孙女温云芳会时常抽空回到家中陪伴奶奶,给她带去些许温暖与慰藉。
出发前,细心周到的兆元特意从自家经营的“兆氏厨房”里带出了一箱方便面和一箱火腿肠,并将它们放置在了汽车尾箱之中以备不时之需。
当他们抵达温海峰家时,兆元和周解放在门口停稳车子后,便迅速将车上的一箱方便面和几袋火腿肠搬运下来。
兆元刚迈进大门,一眼就瞧见了正坐在堂屋里的奶奶,他满脸笑容地迎上去说道:
“奶奶好啊!我叫兆元,是温海峰的好朋友,今天特意过来拜访您老人家,给您添麻烦啦!这是一些自家产的小玩意儿,不成敬意,还望奶奶别见怪哟!”
奶奶听到声音,抬起头看向兆元,脸上立刻绽放出慈祥的笑容,连忙回应道:
“哎呀呀,原来是海峰的朋友呀,快进来坐,快进来坐!你们能来看看我这个老婆子,我高兴都来不及呢,带什么东西呀!”
嘴里虽然这么说着,但眼神里却满是欢喜。
奶奶一边絮叨着,一边缓缓站起身来朝着水壶走去,准备给客人们烧水沏茶。
这时,温海峰赶忙快步走上前扶住奶奶,并轻声说道:
“奶奶,您歇着吧,这些事儿让我来做就行啦!”
说完,小心翼翼地将奶奶搀扶回到她平日里最爱坐的那把椅子上。
紧接着,温海峰转身拿起水壶,熟练地开始烧起水来。
兆元见状,也赶紧凑过去帮忙,同时继续寻找着话题与奶奶闲聊起来:
“奶奶,看您这身子骨儿多硬朗呀,真是好有福气呢!”
奶奶听了这话,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点头说道:
“嗯嗯,托老天爷的福喽!我的孙子孙女们都特别孝顺,对我可好着呢!海峰啊,你平时工作那么忙,不用老是惦记着回来看我,只要你们在外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奶奶我也就放心咯!对了,云芳不是说昨天要回来吗?咋个不见人影儿呢?”
“云芳因为工作需要,临时被安排出差去了外地,大概过两天就能回来了。这位呢,是从京城远道而来的兆总和周总。您可能不知道,那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兆氏食品,地球人都知道,好吃’,说的就是兆总他们家生产的产品!”
温海峰热情地向奶奶介绍着。
奶奶听到这话,眼睛一亮,将目光转向兆元,好奇地问道:
“哦?原来‘兆氏食品’就是你家的啊?”
兆元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连忙点头应道:
“是啊,奶奶,可不就是我家的嘛。这次来拜访您老人家,特意给您带来了一些我们自家生产的兆氏方便面和兆氏火腿肠,让您尝尝鲜。”
说着,他便将手中拎着的礼品袋递到了奶奶面前。
奶奶满心欢喜地接过礼品袋,笑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