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
张渝正坐在院子里择菜,这时,一个邻居高喊:“张渝,有你的信!” 张渝放下手中的菜,赶忙起身去接信。当她看到信封上熟悉的老家地址时,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
回到屋里,张渝颤抖着双手打开信,看着信中的内容,脸色越发凝重。信里说老家的灾害愈发严重了,粮食短缺的问题已经到了十分危急的程度。
四九城作为首善之地,家人希望他们能想想办法。张渝的眼眶湿润了,她深知老家亲人们正在遭受的苦难。
何雨柱下班回到家,看到张渝失魂落魄的样子,急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张渝把信递给何雨柱,声音哽咽地说:“柱子哥,老家受灾更严重了,他们没吃的了。” 何雨柱看完信,眉头紧锁,眼中满是忧虑:“这可咋办?得赶紧想办法帮他们。”
两人商量后,决定立刻去邮局。他们手忙脚乱地开始准备物资,把家里能拿得出的一些米面和生活用品打包起来。
何雨柱翻出了五十块钱,张渝在一旁用绳子把包裹捆扎好,她的手因为着急和担忧而有些发抖。
两人匆匆出门,一路小跑着来到了邮局。
邮局里人很多,大家都在忙碌地办理着各种业务。何雨柱和张渝挤到寄包裹的柜台前,额头上满是汗珠。何雨柱把包裹放在柜台上,喘着粗气对工作人员说:“同志,我们要寄这个包裹,里面是一些物资,老家受灾了,急需这些。” 工作人员点点头,开始办理手续。
何雨柱又拿出那五十块钱递过去:“同志,这里还有五十块钱,麻烦您一起寄过去。” 工作人员看着他们焦急又恳切的样子,加快了办理速度。周围的人投来好奇的目光,有的还低声询问情况。何雨柱和张渝顾不上这些,只希望这些物资和钱能尽快送到亲人手中,帮他们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
办好手续后,何雨柱和张渝走出邮局。
四合院的日子仿佛也被一层阴霾笼罩,贾家更是陷入了深深的困境。贾家那间狭小昏暗的屋子里。贾张氏瘦得脱了相,原本圆润的脸庞如今凹陷下去,颧骨高高凸起,眼窝深陷,眼神中透着疲惫与饥饿。她坐在破旧的凳子上,身体显得更加佝偻,
家里仅有的一点粮食早已见底,可她就是不愿意拿出钱去买高价粮。在她心里,那是一种难以接受的浪费,那些钱是辛辛苦苦攒下的,是用来应对更糟糕情况的最后保障。
贾东旭在厂里做工,只有在厂里那顿午饭的时候,他才能勉强填饱肚子。他身体有些虚弱,但还是要强撑着干活。每次在食堂,他总是狼吞虎咽,因为他知道,回到家就没有多少吃的了。他的脸庞消瘦,衣服穿在身上显得宽大,
秦淮茹在家里,情况更加糟糕。粮食定量按人头算,贾家就贾东旭一个人有定量,这点粮食分到每个人手上少得可怜。秦淮茹作为家属,在粮食分配的序列里排在末尾,分到的粮食根本无法满足她的需求。
她常常饿得头晕眼花,还要操持家务。她的脸色蜡黄,原本圆润的手臂变得纤细,手上的力气也越来越小,每次做家务都显得力不从心。
整个贾家笼罩在饥饿的阴影下。
易中海站在院子中央,他清了清嗓子,提高音量喊道:“各位街坊邻居,大家都过来一下。”
不一会儿,院子里的男女老少都围了过来,大家眼神中带着疑惑和期待。易中海环视了一圈众人,神色凝重地开口:“大家都知道,现在咱们都差粮食,这日子过得实在是紧巴。再这么下去,大人扛不住,孩子更遭罪。我寻思着,咱们得想个办法。”
人群中有人低声应和:“是啊,一大爷,您有啥主意?”
易中海顿了一下,缓缓说道:“我琢磨着,咱们得去黑市买点粮食。虽说黑市有风险,但总比饿着强。”
话音刚落,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有人面露犹豫:“黑市那地方,被抓住可咋办?” 也有人无奈地说:“现在也没别的招儿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家人挨饿吧。”
易中海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我知道大家有顾虑,但是咱们小心点,应该能行。咱们可以分批去,别一起扎堆儿。每家出个人,到时候一起商量商量,看看怎么个买法。”
接下来的几天,四合院的人们紧张又有序地准备着。大家把家里能凑的钱都凑了起来,用布包好,藏在衣服的最里层。
出发那天,天还没亮,参与行动的人都轻手轻脚地出了四合院。他们神色紧张,不时地左顾右盼,朝着黑市的方向走去。易中海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看看身后的队伍。
到了黑市附近,大家更加小心翼翼。这里人来人往,但都透着一种神秘的氛围。交易都是在低声细语和眼神示意中完成。易中海带着几个人和黑市的卖家周旋,讨价还价,其他人则在周围放哨。当一袋袋粮食被交到他们手中时,大家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仿佛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天还未全亮,四合院的人们怀揣着紧张与期待,从黑市陆续返回。每个人的身影都略显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当第一袋粮食被小心翼翼地放在四合院的石桌上时,周围的人都围了过来。那袋粮食仿佛是珍贵的宝藏,散发着让人安心的气息。有人伸手轻轻摸了摸鼓鼓囊囊的袋子,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可算是买到了,这下能撑一阵子了。” 一位大妈长舒一口气,脸上的皱纹都似乎舒展开来。她的眼中泛着泪花,那是对这段艰难日子的感慨,也是对未来暂时缓解饥荒的欣慰。
孩子们也感受到了大人们的喜悦,他们围绕在粮食周围,好奇地张望着,虽然不太清楚这些粮食意味着什么,但从大人的表情中也能猜到是好事。有个小男孩伸手想去抓袋子,被母亲笑着拍了一下手:“别乱动,这可是咱们的救命粮。”
易中海站在一旁,看着大家高兴的样子,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眼中满是欣慰:“这次大家都不容易,不过总算是有收获。咱们先把粮食分一分,每家都能缓解一下饥荒了。”
众人纷纷响应,开始有条不紊地分配粮食。大家相互帮忙,把粮食分成一份份,笑声和交谈声在院子里回荡。有人打趣道:“这感觉就像过年似的,有粮了,心里就踏实了。” 旁边的人纷纷点头,眼神里都是对这段艰难日子终于能稍有缓和的满足。
何雨柱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满是感慨。在这个特殊时期,粮食就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