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师傅家拜年
大年初一的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四合院的青石板路上,像是为这新年的第一天铺上了一层金色的绒毯。胡同里零星的响着鞭炮,也洋溢着过节的氛围。
何雨柱早早地起了床,他今天特意穿上了那件平日里舍不得穿的崭新的深蓝色布棉袄,下身是一条黑色的棉裤,脚蹬一双千层底的布鞋,整个人显得精神抖擞。他把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的。
“雨水,快起床啦,咱们去给师傅拜年喽!” 何雨柱朝着里屋喊道。不一会儿,何雨水从屋里走了出来,她穿着一件红色的花棉袄,下身是一条蓝色的裤子,两条辫子梳得整整齐齐
“哥,我准备好了!” 何雨水笑着说。
何雨柱拿起早已准备好的拜年礼物,那是一个用竹筐装着的物品,里面有他自己精心制作的一些拿手好菜,封得严严实实的,还有几包从供销社买来的点心和一瓶好酒。他把竹筐挎在胳膊上,另一只手牵着何雨水,兄妹俩便出了门。
走在四合院的过道里,遇到了不少邻居,大家都互相打着招呼,说着新年的吉祥话。“柱子,带着雨水去给师傅拜年啊,新年好啊!”
邻居大妈笑着说。“新年好,大妈!我们这就去呢。” 何雨柱热情地回应着。一路上,何雨水蹦蹦跳跳的,像一只欢快的小鸟,路上也是叽叽喳喳的。
不一会儿,他们就来到了师傅家的门口。师傅家的大门是一扇朱红色的木门,门上贴着崭新的春联,上联是 “春风得意财源广”,下联是 “和气致祥家业兴”,横批是 “吉祥如意”。门口还挂着两个大大的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摆动,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何雨柱走上前去,轻轻地敲了敲门。
“谁呀?” 屋里传来师傅熟悉的声音。“师傅,是我,柱子,我带着雨水来给您拜年啦!” 何雨柱大声地说道。
“哎呀,是柱子和雨水啊,快进来,快进来!” 师父的声音里充满了喜悦。
门开了,师傅站在门口,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他今天穿着一件黑色的棉袄,头上戴着一顶灰色的毡帽,显得格外精神。
“师傅,新年好!” 何雨柱和何雨水异口同声地说道,然后向师傅鞠了一躬。“好,好,你们也新年好啊!快进屋,外面冷。” 师傅连忙把他们让进屋里。
走进屋子,一股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屋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正中央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水果和零食,墙上挂着一幅喜庆的年画,画的是一个胖娃娃抱着一条大鲤鱼,寓意着年年有余。师娘从里屋走了出来,笑着说:“柱子,雨水,你们来啦,快坐快坐。” 师娘今天也穿着一件红色的棉袄
何雨柱把竹筐放在桌子上,说:“师傅,师娘,这是我给你们准备的一点心意,都是我自己做的一些菜,还有点心和酒,希望你们喜欢。” 师傅笑着说:“你这孩子,来就来呗,还带这么多东西。”
师娘则说:“柱子有心了,快来坐,尝尝我刚炒的瓜子。”
大家围坐在桌子旁,一边吃着瓜子,一边聊天。师傅关切地问何雨柱:“柱子,最近工作怎么样啊?在食堂里还顺利吧?” 何雨柱笑着回答:“师傅,您放心吧,我在食堂挺好的,手艺也越来越熟练了,都是您教得好。” 师傅听了,满意地点点头:“那就好,你要好好干,可不能给咱们这手艺丢人。” 何雨柱连忙说:“我一定好好干,师傅。”
何雨水也在一旁乖巧地说:“师傅,我哥在食堂可受欢迎了,大家都夸他做的菜好吃呢。” 师傅笑着摸了摸何雨水的头:“雨水也长大了,越来越懂事了。在学校里学习怎么样啊?”
何雨水回答道:“师傅,我学习也挺好的,老师还表扬我了呢。”“那就好,你们俩都要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 师父叮嘱道。
聊了一会儿,师娘说:“柱子,雨水,你们在这坐会儿,我去厨房把你哥带来的菜热一下,咱们中午一起吃。” 何雨柱连忙站起来说:“师娘,我帮您吧。”“不用不用,你和师傅坐着聊天,我一会儿就好。” 师娘笑着走进了厨房。
何雨柱便和师傅继续聊着天,他给师傅讲了一些食堂里的趣事,逗得师傅哈哈大笑。何雨水则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墙上的年画,不时地问一些问题。
不一会儿,饭菜都热好了,师娘端上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有何雨柱带来的,还有师娘自己做的一些拿手菜,如炖鸡、蒸鱼等。桌子上摆满了盘子。
师傅拿出一瓶酒,说:“柱子,今天咱们师徒俩好好喝几杯。” 何雨柱连忙拿起酒杯,给师傅和师娘都倒上了酒。“师傅,师娘,我祝你们身体健康,新年快乐!” 何雨柱举起酒杯说道。“好,好,我们也祝你们兄妹俩越来越好。” 师父和师娘笑着回应道。
大家一边吃着饭,一边喝着酒,气氛十分融洽。师傅不时地给何雨柱和何雨水夹菜,让他们多吃点。何雨柱也给师傅和师娘讲述着自己对未来的一些想法和打算,师傅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给出一些建议和指导。
吃完饭后,何雨柱帮着师娘收拾了碗筷,又陪师傅坐了一会儿。看着时间不早了,何雨柱便带着何雨水向师傅和师娘告别。“师傅,师娘,我们回去了,你们多注意身体,有什么事就叫我。” 何雨柱说。“好,你们路上小心点,有空常来玩啊。” 师父和师娘把他们送到门口说道。
何雨柱和何雨水走在回家的路上,阳光依然温暖地洒在他们身上。何雨水开心地说:“哥,今天给师傅拜年真开心,我觉得师傅和师娘对我们真好。” 何雨柱笑着说:“是啊,师傅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我们要好好孝顺他们。” 兄妹俩的身影在阳光下渐渐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