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耐心地扶了扶眼镜,看向满脸紧张的宋瑾年,温和地解释道:“顺产呢,就是传统的自然分娩。产妇产后恢复相对较快,身体好一些的,产后当天就能下床活动,身体各方面机能恢复也会比较迅速。
不过顺产也有弊端,顺产宫缩时间长,痛感也更剧烈,生产过程可能会持续十几个小时甚至更久,而且可能会出现撕裂等情况。”
宋瑾年微微皱眉,下意识地握住孟清欢的手,他知道女人生孩子会很痛,但是现在听医生一说,更恐怖了。
孟清欢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示意自己没事,让他放松一些。
医生接着说:“而剖腹产,是通过手术将胎儿直接取出。就像你妻子这种多胞胎情况,尤其是临近九个月还未自然分娩时,剖腹产可以避免很多严重风险。
剖腹产最大的好处是时间短,孩子在母体不容易缺氧。但毕竟是一场手术,术后恢复起来会相对较慢,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
腹部会留下伤口,产后疼痛时间也会比顺产长。而且,手术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后续还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
宋瑾年听得很认真,问道:“那像我爱人这种情况,适合哪一种呢?哪一种痛苦少一些呢?”
医生沉吟片刻,说道:“两种生产方式都差不多,孕妇生小孩本来就是很痛苦的事情。不过目前来看,你妻子和胎儿的情况都还不错。
如果后续你妻子自然破水,各项指标也合适,顺产好些,恢复的快。不过要是一直不生,鉴于三胞胎的特殊性,剖腹产会更安全。
现在毕竟还不到八个月,后续再看看吧。你们做好心理准备,我看你们也提前办了住院,是打算直接住到生产完吗?”
“是的。我的工作特殊些,白天不在家。她要是在医院,我放心些。我们专门办了私人病房入住,也是希望我妻子能休息好。还要麻烦你们多费心了。”宋瑾年紧张的说。
医生微笑着安慰道:“看来你们夫妻感情很好呢。放心吧,我们会全力以赴的。”
接着他对孟清欢说:“接下来这段时间,你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饮食上也要继续保证营养均衡。有任何不适,随时按房间的呼叫铃声。”
回到病房,宋瑾年扶着孟清欢在病床上坐下,随后自己也坐在旁边,轻轻抚摸着她的肚子,语气温柔的不像话:“不管怎样,我都会一直陪着你。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我们都听医生的,只要你和孩子们都平平安安的就好。”
孟清欢点点头,心里也有点打鼓。她知道生产的过程很痛,也给自己做了很多思想工作,但现在到了紧要关头,还是有点不安。
宋瑾年似乎看出来了她的犹豫,心疼的抱住她,在她额头上落下一吻:“别怕,有我在。有什么需求一定跟我说,有事的话,立刻联系我,就算我在部队,你也要打电话过去,他们会通知我的。”
随后这段时间,孟清欢就在医院住下了。
无聊的时候她就和郭玉凤唠嗑,然后拿块儿布料绣花玩儿。
自从怀孕之后,她绣花的技术也是增进不少。郭玉凤会做小孩的衣裳,还说要把她绣的东西给孩子做成小肚兜小帽子之类的,孟清欢觉得也挺好。
四舍五入也算她给自己孩子做的衣裳了。
在她住院的期间,黄云容还来看了她几次,张志强和马春和夫妻俩都来了一趟,这也是孟清欢没想到的。
张志强的儿子叫张逸轩,今年两岁多,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跟着夫妻俩过来之后好奇的张望着,趴在孟清欢的病床边兴奋的笑着,还喷鼻涕泡:“妹妹!”
孟清欢愣了一下,笑着摸摸肚子:“嗯?你说什么妹妹?这里吗?”
张逸轩仰着小脸,笑的一脸阳光灿烂:“妹妹!妹妹!”
马春和有些不好意思,把儿子一把捞起来:“哎呦,小孩子刚会说话,学到了啥就乱说。”
张志强也有点尴尬:“啊,小孩儿嘛,童言无忌。”
宋瑾年倒是挺高兴的,还摸了摸小逸轩的头:“好孩子。”
马春和悄悄跟孟清欢解释,是张志强来之前逗小逸轩,问他想不想要个妹妹,然后就被他记住了。
“孟清欢摸摸肚子:“其实我和瑾年都挺想要个女儿的。”
“哎呦,你这一肚子揣两个,说不定就有个女儿呢?”
孟清欢和宋瑾年对视一眼,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肚子里从双胞胎变成三胞胎这件事。
算了,等孩子出生,大家就都知道了。
孟清欢又在医院硬生生住了大半个月。
再有两个星期,这孩子就满九个月了。
孟清欢的妊娠油都从一天两遍变成了一天三遍,而且还悄悄在里面加了灵泉水。
除了肚子太大导致行动困难,没法独自行动以外,孟清欢的精神头倒是还好。
之前在家里睡有弧度的躺椅,但躺椅毕竟不是专门给孕妇设计的,还是有很多不舒服的地方。
医院的病床可以把前面或者后面单独抬升,中间是凹下去的。
在背后垫一个有弹性的软枕,肚子下面也有被子托着,基本感觉不到什么下坠的感觉,睡觉也挺踏实的。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就到了新年。
宋瑾年和孟清宇都放假了,就一起过来陪她过年。
孟清欢半躺半靠,在病床上享用郭玉凤的手工饺子,一边吃一边跟宋瑾年感慨:“也是没想到,咱俩结婚的第一个新年居然是在医院过的。”
宋瑾年现在的情话已经到了出神入化,旁若无人的境界了:“只要是和你在一起,无论在哪过年,都是特殊又幸福的。”
一旁的孟清宇嘴里的饺子突然就不香了,还没咽下去呢白眼就先翻出来了。
孩子太大,挤到胃部会让孟清欢时常感觉到胀气的感觉,吃也吃不多,只好放下碗,拍拍肚子和三个崽子交流:“快九个月了,你们几个准备什么时候退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