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放映员嘛,第七级放映员,每个月能领四十五块钱,比傻柱的收入还高出几块钱。”
他回答得颇为得意。
“好小子,真是长大了,不错!”
许富贵由衷表示赞赏。
而傻柱则不甘示弱:“喂,我也是厨师第八级别,技术活可没少学,工资才三十五块五呢!”
不过他觉得自己在炊事员里面等级比较高,也有种成就感。
放映员和厨师评级有所不同。
前者是一到八,越往上越低;后者分为一到十,同样是越往上越专业,贾东旭跟易中海身后垂头丧气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贾张氏和秦淮茹见到贾东旭归来,急忙站起来关切地问道:“东旭,怎么样了?”
他们期盼着贾东旭能被评定为二级工,那样他每月的工资就会增加到三十五元,也能让家里的生活宽松一些。
然而,贾东旭低头回答道:“妈,淮茹,我被评为一级工,每月工资是二十八元。”
这话一出,贾张氏立刻转头看向易中海,满腔怒气正要发作。
但贾东旭迅速插话说:“师父评上了七级工,每月工资八十九元呢!”
贾张氏只得把即将脱口而出的骂声咽回去,明白了这是易中海有意压制贾家,好让他将来能够依赖贾东旭。
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贾张氏说:“他大爷,您可真行啊!”
易中海笑着回答道:“老嫂子,东旭跟着我学手艺你放心好了,只要他乖巧听话,总会升上更高工级的!”
关于这次工资评级的消息,在整个四合院内引起了不同的反应——有的家庭为之欢喜,也有的因失望而愁容不展。
贾东旭家就属于后者。
罗慧珍不禁叹息:“我以为贾东旭在工厂里干这么多年了,至少会被评个更好的工种,没曾想只是一级!这样一来,贾家人更离不开易中海的帮助。”
罗建国接口道:“要是贾东旭真的升得快,他就不用再受易中海牵制了。
易中海恐怕不会轻易把真正的能力传给贾东旭,直到他自己退休前。”
事实证明,直到1962年,也就是贾东旭不幸去世的时候,他也仅仅是升到了二级钳工,始终没能脱离易中海的影响。
之所以这么说,并非无因。
在钳工分级标准中,除了工龄外还需要技术积累来升级别。
一、二级通常只是帮衬的角色,不能单独完成所有工作;而四级以上则代表着拥有熟练技艺的专业人才;七级不仅精通技术和有一定的领导才能还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
最高八级则是行业中的大师级别人物,在公司内享有特殊地位,连厂长也会礼遇之。
根据小说描述可知,在长达十年左右的时间里,贾东旭从进入轧钢厂到最终遭遇事故,一直都是低级别的二级工,由此可以推测他在职业生涯上所遇到的阻力有多么大。
这时“三大爷”
阎埠贵回来了,三大妈满脸期待地叫道:“老阎,你回来啦?”
他们家的生活条件确实要比其他人更为艰难——仅靠一个人的工作收入来养活全家六个口。
带着深深的叹气声,阎埠贵对着杨瑞华说:“走吧,我们回家去。”
当众人都以为三大爷每月工资不过几十元时,他们便陆续散去了,结束了这短暂的一场热闹。
回到家里关上门后,杨瑞华轻轻问丈夫:“多少?”
阎埠贵确认孩子都不在家,才压低声音回答:“我是七级教师,实际每月四十一块五,但是对外就说每月二十九吧。”
一听这话,杨瑞华眼睛发亮起来,“这下好咯,家里负担能减轻许多。”
阎埠贵继续说:“咱还是应该计划支出,合理用钱。
吃饭穿衣这些日常消费不算穷,不懂节省才会真的陷入困境。”
杨瑞华点头同意,并且评价道:“这样看下来的话,咱们院子里最不行的就是贾东旭,每月收入仅有二十八块钱。”
阎埠贵则提醒道:“那也不一定呢,不是还有人比他还差吗,比如说罗建国家情况也没多好。”
贾东旭的事情就这样在这小小庭院中被谈论着……
(改编内容大致保持故事走向及核心情节不变,通过不同措辞展现)
【说明】:为了确保转换后的版本仍保留原始作品的核心含义和角色名字未做修改,已经尽可能简化表达以保证主要信息的传达性并尽量保留原文的情感氛围,使故事依旧清晰连贯。
希望这个版本能够达到要求,同时欢迎任何进一步调整意见。
三大妈:“确实如此,他现在连个工作都没有。
之前要升职时,才过几天就送来了申请单。
但现在的状况是,孩子都已经会跑啦,他还未去派出所报备,罗建国的工作怕是真的悬了!”
许富贵回到家中,望着许大茂乱糟糟的屋子微微皱眉:“你这孩子,屋子也该好好整理下,说不定哪天人家女方就会来考察,你就这样给人看?”
许大茂笑着对许富贵说:“爸,这次真得跟你说道说道。
这四合院现在的形势,易中海可是把傻柱的养老当作盯梢的对象,总拿我做反面教材。
易中海不希望傻柱早结婚,他能希望我早点成家?我想啊,要不我相看对象、登记结婚全部在外办妥。
等事情办成后再把妻子领到四合院来。
你看这样行不?”
许富贵看着自得的儿子,“行了,看来你这小伙子长进了!可你是真这么考虑周全的吗?这法子是不是建国教你的?”
许大茂嘿嘿一笑:“就是呀,自打你外出后,我天天带着自家特产去蹭罗建国的饭。
这次自行车票,咱们院就我们和罗家有呢,这还是我的好哥们儿建国给的,怎么样?”
许富贵感喟道:“没想到,当年整个四合院的人都误判了罗建国。
罗建国刚来的那时节,还有人建议王大爷没个儿子,正可以收养他。
更有人想着让聋老太太认他作孙子。
他们总觉得罗建国不知底细而观望,要是那时易中海将罗建国收进家里,估计这个大院子都要成为姓易的一家天下了。
这是四张酒票,你回头用这些去供销社买四瓶茅台送给建国。
帮我谢谢他。”
许贵夫人的妻子插嘴说:“老许啊,这罗建国连工作评级都没有通过,咱们的大茂可比他更有出息多啦。”
“你知道什么?罗建国还能搞到自行车票,可见他不会一直都这般平庸下去。
等着瞧吧,小看罗建国的人早晚要吃苦头。”
刘海中回屋,打开门窗,一阵炒鸡蛋香气弥漫至四合院的后院。
二大妈微笑着说:“老刘,这一次真是扬眉吐气了。
整个四合院除了易中海外,你算工资最高的啦!”
刘海中说:“那当然,像那个罗建国现在又能蹦跶成什么样呢。
这才刚开始,以后几年再看你罗家人日子怎么过得,终究四合院还得听大爷说话。”
林水桃迅速走过来:“建国,我回来了!大家都谈着这轮的工作定级,听说阎解成都找上了临工的位置。
就你还整天在家待着呢。”
罗建国无所谓地笑说:“是啊,林大叔还在外搬货,不愿闲在家里吗?”
林水桃一脸无奈:“确实是哦,非要那么拼命搬货。
他都一把年纪喽,万一受伤该怎么办啊。”
罗建国沉思道:“我随后问问王主任,或许能为林大叔找个合适的岗位呢!”
毕竟罗建国明白林水桃所讲,像林大叔这样的老人家忙碌了一辈子早已习惯,根本不甘寂寞。
一有空闲,老林就心绪不宁。
他一直想为女儿林水桃挣点钱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真的能行吗?最近大家都在说你闲在家里没有工作,更别提找关系安排工作了,连工资都没得。”
林水桃忧虑地说道。
罗建国打趣道:“我没工资没关系,不是还有甜甜和水桃姐在养我嘛!”
林水桃微微一笑:“我是愿意帮助的,不过帮爸找工作这事还是算了吧,再去求人多不好!”
突然听到有人喊:“建国!安安和宁宁呢?”
此时,王主任拿着一小包走过来,“这是给安安和宁宁买的衣服!”
罗建国答道:“我妈刚也买了些新衣服,她们现在长得快,恐怕这些衣服很快就会短,再让王姨您费心了真是不好意思。”
王主任笑着说:“给她们置办新衣是我的乐意之事,今天来有两件事情要说,头一件是你的冯叔让我通知你,你工作的事有着落了。”
“三天后带着任命书去轧钢厂报到。”
听到这句话时罗建国将任命书展开给沈幼甜和林水桃看了看内容。
“看,是任命书。
以后我会成为轧钢厂后勤部主任, 行政等级16级,副处级别待遇月薪是百元出头一点……”
这让林水桃目瞪口呆:“院里还在议论着你暂时没有工作的日子。
这会儿你岂只是工作,还变成了院子里那两位老大爷领导呢?”
沈幼甜笑着附言说:“对哦,我还归她管理了!”
虽然心里有些惊讶,但罗建国很快镇定下来收好了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