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过于突然,每个人都闻到了这臭味。
“我擦,居然在墓室放毒气,真特么狠毒啊!”王凌抬手用衣袖捂住鼻子说道,“早知道就得准备一个防毒面具。”
“古墓里的气体一般来说要么是毒气,要么是长明灯的烟,或者是尸体腐烂产生的气体,再或者是长年累月不见天日而引起的发霉腐烂气味。”同样是用衣袖捂住鼻子的刘潜仔细嗅了嗅这股味道。
他然后说:“不过基本可以排除黑烟是毒气的可能性。因为如果是毒气,那这么浓的烟应该含有剧毒才是,我看大家也只是因为这股味道刺鼻而有些恶心之外,好像并没有感到其他不适。”
秋红月稍微心宽了一点,冷静地说:“只要不是毒气,就不用太担心了,只不过是难闻一点而已。”
大家在等黑烟散尽,臭味也稍稍更淡之后,慢慢靠近了金刚墙,认真辨别之后,愈加肯定这就是发霉的味道。
毕竟墓中长年不见天日,而且地下潮湿,潮气会慢慢压缩干燥空气的范围。
一旦整个墓室都被潮气充满后,就会开始腐蚀墓室中各种陪葬品,而被腐蚀的东西则招生虫蚁、滋生霉菌,于是空气中就充满了霉气。
加上墓室是个相对密闭的环境,潮气霉气难以散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之下,就容易形成恶臭与黑烟。
金刚墙一旦漏出缝隙,外面的新鲜空气进入墓室,就会压缩室内空气,而室内空气则一股脑往外跑,所以才形成了之前的被误认为是毒气的黑烟。
排除了黑烟是毒气的可能性之后,接下来,他们就这样如法炮制反复操作直到炸出一个能容纳人通过的通道。
当然,也没必要将整堵墙都给破坏掉,毕竟炸药用了一点就少一点,只要人能通过就行。
折腾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炸出一个大小合适的通道。
大家期盼已久的时刻终于要到了,众人怀着激动而又紧张的心情越过金刚墙。
本以为马上就能一览主墓室的场景,没想到翻过一堵墙,却遇到了一扇巨大的石门。
这扇石门很是朴素,就是由打磨平整的2块巨石组成,每块巨石大概有4米高、2米宽,看起来应该是就地取材的。
在这种大山深处其他材料不多,但是石头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石门上面没有门钉,甚至连铁锁、门栓之类都没有,很显然它是从里面关闭的。
越是看似平平无奇的东西,越是让人有一种捉摸不透的感觉。
有了之前的教训,大家都不敢随便往前伸手去推这扇石门,谁也不知道门的后面会不会有什么护陵的机关暗器或毒气之类要人命的东西。
这时,霍德华看了看刘潜,秋红月也把目光转向了刘潜。
在场的临时组合是由他们3拨人马组成,前面霍德华和秋红月已经各损失了2名队员。
他们的目光也可以解读为是时候刘潜他们这边“出出血”了,不能总薅他们两个的“羊毛”。
刘潜秒懂了他们两个的意思,没有多想,直接握紧了手中的工兵铲,准备上前观察一下这扇石门。
没成想许东浩手一伸,直接拦住了刘潜的去路,同时说:“我去看一下,大家需要你。”
刘潜刚想拒绝,许东浩根本不听,他拿着工兵铲一步一步逼近石门。
用了这么多武器,他发现还是工兵铲比较趁手,特别是近距离进攻和防身的时候。
许东浩一手拿着工兵铲,一手按在石门之上。
后面的其他人都摆好战斗架势,生怕从里面窜出个什么东西来。
许东浩先是轻轻一推,发现根本一点动静都没有。
接着又下大力气,甚至双手使劲推,可大门依然纹丝不动。
他不信邪,于是用肩膀用力顶,即使使尽全身力气也无济于事。
刘潜见状,马上过去一起用力推,依然不起任何作用。
跟着,其他人也上前帮忙,但石门依旧岿然不动。
霍德华有些气不过,对着之前炸墙的2名手下说:“你们去把它给炸了,金刚墙我们都照样炸,何况是一扇石门而已。”
“等等,如果强行炸开大门万一破坏了里面的东西可就不划算了。”刘潜急忙阻止道,随后他认真观察起这扇石门来。
既然这么多人一起推都推不动,那就证明门后面肯定有什么东西卡住或者顶住了。
但问题是谁在门后放了卡住或者顶住门的东西呢?
难道是在陵墓内殉葬的人?
显然应该不是。
虽然封建帝王陵寝中殉葬的现象并不鲜见,但殉葬的妃嫔和宫女一般在进地宫之前已经身死并且多埋在玄宫外,自然不存在他们来放卡住或者顶住门东西的可能性。
如此看来,极有可能就是运用了某种机关卡住或者顶住了门。
想定此关节后,刘潜朝门缝里照了照。
发现石门的中下部位置有一条石柱靠在门后,如此看来应该就是这条石柱抵住了门。
看到这条石柱,刘潜马上想到之前有一次参观明十三陵的时候,万历皇帝的定陵地宫就设置了这种叫做自来石的机关。
“我知道为什么推不动了,因为门后面放置了自来石。”刘潜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恍然大悟道。
“自来石说白了就是从墓门里面顶住墓门的一根石柱,作用跟门顶一样。它的工作原理其实不算复杂,先是在门内侧中间对缝的位置凿出两个凹槽,然后对应墓门内合缝的中轴线不远处的地下凿出一条与自来石宽度相近的凹槽,到时将自来石的一头放在地面的凹槽内,另一头抵在墓门的凹槽上方。”
“当墓门关闭时,自来石会随着墓门的关闭慢慢倾斜往下,直到抵在门上的凹槽之内,如此一来自来石就这样牢牢地顶在墓门上。”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修筑陵墓的工匠们不用考虑留人关门的问题,而且石门也不能从外面直接打开,保证了陵墓的安全,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这种精妙绝伦的设计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手段之高明。
“说起自来石,有传言民国时期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时,也遇到了自来石抵门,他没有想办法怎么破除自来石,而是直接野蛮的用炸药爆破,结果对石门后面的宝藏造成了不小破坏。”王凌在一旁旁征博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