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的时候,选秀正式开始了,约莫一个月的时间,才会到殿选这一步,才能被皇上看见人,进入到这最后一轮的秀女才有可能跃上枝头进宫为妃。
新人即将入宫,说句不怎么好听的,到时候更加僧多粥少,皇上只有一个,妃嫔越来越多,想出头可更难了。
不少依旧年轻漂亮却被冠上旧人名号的小妃嫔坐不住了,想出各种招数想引起皇上的注意。
有在御花园吟诗作画的,有在路上跳舞的,有放纸鸢的,有给皇上做汤送点心的,热闹非凡。
只要手段光明,不扰乱宫中,裴抒不管这些,人人都想求上进,这没错,她运气好,不必做这些事情,何必斩断旁人的路呢,又没碍着她什么。
四月的天气已经不算冷了,早晚还有些凉,中午太阳大的时候晒的暖洋洋的。
半下午的时候,阳光温暖而不耀眼,正适合晒太阳,裴抒让人搬了把躺椅放在廊下。
躺在摇椅上,阳光刚刚好能晒在身上,脸和脖子处被廊檐的阴影遮住,身上晒的热乎乎的,脸和脖子又不会被晒到,看看书,喝喝茶,舒服极了。
屋门敞开着,宫人进进出出的,在念秋几个的指挥下给屋里的衣柜腾换衣物,天气暖和了,快到四月半,几乎也没什么倒春寒了,收拾收拾该把春装和夏装放出来了。
裴抒的衣裳首饰不少,平时居住的卧房里的衣柜不够放,干脆在旁边辟了两间屋子出来,专门放衣裳首饰,暂时穿不着的衣裳,用不到的首饰都收进那两间屋子,四季倒腾一下也不算麻烦。
屋里的屏风摆件,桌椅靠枕,茶盏杯碟前几日就陆陆续续已经换掉了,一进屋子感觉清清爽爽的,再无冬日的暖意和沉闷。
“娘娘,郭才人发动了。”
闻言,裴抒把书扣放在腿上,抬头看迎春,“刚开始?”
迎春点头,“是啊娘娘,说是稳婆说且得一段时间呢,不过德妃已经去了。”
“郭才人的肚子生出的孩子是德妃的,德妃可不就急不可待。”
裴抒探出胳膊从桌上拿起书签放在她看到的地方,合上书放在一边桌上。
迎春上前扶着主子起身,“郭才人肚中十有八九是皇子,德妃早盼着一个皇子了,自然早早就过去等着了。”
裴抒:“你说,怪道人人都费尽心思想往上爬,位份低的怀孕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十月怀胎辛辛苦苦给别人生孩子,换了谁能愿意。”
迎春叹道:“惯来如此,纵使不愿也没办法。”
裴抒笑笑,“以后孩子多了,这规矩说不准还得变通变通。”
皇帝这么年轻,身强力壮的,估摸着以后孩子不会少,总不能把九嫔以下妃嫔生的孩子全都抱到九嫔及其以上位份的妃嫔那里养着吧。
要是孩子数量多于九嫔以上位份妃嫔的数量,总不能一个人抚养好几个孩子吧,和分发孩子似的。
那样的话岂不是乱套了,后宫倾轧斗争只会更加激烈。
“以后的事情现在哪儿说得准呢。”
“也是。”裴抒笑着摇摇头,不再想这些,“既然郭才人还有好大一阵子,那也不用急着过去,让人时刻注意着郭才人那里的动静。”
过去也是坐着,还不如在她自己宫里坐着。
接生的稳婆,伺候的宫人,候着的太医,能近郭才人身跟前的人全都没问题,就算德妃想做什么也动不了手脚。
“传话给各处,不用去郭才人那里,去了也帮不上忙,吵吵闹闹的,又不是亲朋好友,就在自己宫里待着。”
上回钱贵嫔生孩子她去的时候已经有人在了,来都来了,裴抒也就没让人回去了,何况上回钱贵嫔生产并不安稳,都有自己的算计,没人在场算计也不好进行下去。
等到郭才人真正发动要生产的时候裴抒过去了。
一进屋就听到郭才人声嘶力竭的痛呼声,紧接着就是一阵婴儿的啼哭声,裴抒脚步一顿,郭才人生产挺顺利,消息传到她耳里到现在不到点一个时辰的时间。
裴抒没生产过,多多少少也听过一些女子生产时的状况,不亚于走了一道鬼门关。
对于许多人而言,头胎总是不好生产,两三个时辰不算稀奇,更有甚者一天一夜,人都脱力了才能生产。
这都是平安生产的,出事的也有。
郭才人和钱贵嫔都算是顺利生产的了。
“哎呦,才人生了个小皇子。”
“才人生了个小皇子。”
裴抒清晰的看到,欣喜的笑容瞬间出现在屋里坐着的德妃的脸上。
“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裴抒走近之后,德妃这才看到,忙起身行礼。
“起来吧。”裴抒扭头吩咐道:“去把郭才人生育三皇子这个好消息禀给皇上和太后。”
皇上这几日忙于朝政,好几日没进后宫,才人生产,自然也不可能来。
很快,稳婆抱着清洗过后的三皇子出来了,“奴婢给皇上皇后娘娘道喜,郭才人和三皇子母子平安,三皇子六斤八两。”
六斤八两,裴抒暗道:郭才人每天坚持锻炼果真是有好处的,六斤八两的孩子生的这么容易。
心中这样想着,裴抒面上却是带了笑,探身看了看稳婆抱过来的三皇子,和二皇子如出一辙的不好看。
裴抒略瞄了两眼,“瞧着是个健康的小皇子。”
说完她坐直身子,而一旁的德妃眼神依旧黏在三皇子身上,满脸欣喜,这份高兴劲儿,恐怕比起郭才人这个亲娘也不遑多让了。
“好,今日伺候郭才人生产的都有赏,每人赏一百两,棠梨阁上下多发一个月的俸禄。”
皇帝不在,裴抒这个皇后也是能做得了这个主的。
至于郭才人晋位与否,晋到什么位份,说不准周宸心中有打算,裴抒不管这个。
“多谢皇后娘娘,多谢皇后娘娘。”
稳婆和宫人跪下谢恩,得了奖赏,她们自然欢喜,皇后娘娘赏了,郭才人多多少少也要赏赐些,说不准皇上还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