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片湛蓝得如同梦幻宝石般的大海边缘,坐落着一座宁静祥和的海滨小镇。
小镇的街道由古朴的石板铺就,两旁是错落有致的白色小屋,屋前屋后鲜花绽放,五彩斑斓,海风轻柔地拂过,带来阵阵馥郁的花香。
街边的小酒馆时不时传出悠扬的吉他声,与海浪的拍击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独特的海滨乐章。
老人们坐在门口的摇椅上,晒着太阳,讲述着往昔的故事;孩子们在沙滩上嬉笑奔跑,堆砌着属于他们的城堡。这里的一切,都散发着慵懒惬意的气息,仿佛时间都为它放慢了脚步。
然而,这一切的美好,都在那个夜晚被彻底打破。
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严严实实地笼罩着小镇。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悠悠地穿梭于街巷之间,发出轻微的“呜呜”声,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不安。
小镇警局的电话骤然响起,打破了夜的寂静——镇郊那座阴森的废弃疗养院发生了离奇命案。
死者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富商亨利,他的尸体被发现于疗养院地下室。地下室阴暗潮湿,弥漫着腐朽刺鼻的气味,墙壁上水渍斑驳,青苔肆意蔓延。
亨利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头部遭受重创,鲜血在他周围晕染开来,早已干涸凝结,与灰尘杂物混在一起,形成一片诡异的暗红色。
现场一片狼藉,周围的储物箱被翻得七零八落,值钱的物件消失无踪,乍一看,似乎就是一场简单粗暴的抢劫杀人案。
林正常,一个身形略显单薄、面容清瘦的年轻画家,为了追寻那稍纵即逝的创作灵感,不远千里来到这个海滨小镇,租住在小镇边缘一间不起眼的小屋。
他总是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牛仔夹克,背着画架,目光中透着对艺术纯粹的痴迷与执着,每日穿梭在小镇的各个角落,用画笔捕捉那些被常人忽视的美好与神秘。
听闻命案的消息,林正常正坐在小屋的窗前,对着月光下的海景发呆,手中的画笔不自觉地停了下来。他心中涌起一丝莫名的不安,因为就在案发前一天,他为了寻找独特的创作视角,恰好去那废弃疗养院附近写生。
那座废弃疗养院在他眼中充满了故事感,破败的建筑、疯长的杂草,都能激发他无限的创作灵感,可没想到,如今竟成了凶案现场。
警方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拉起警戒线封锁周边。刑侦人员身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手套,小心翼翼地进入地下室勘查。他们仔细收集现场的毛发、纤维、指纹等物证,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还架起了专业的勘查灯,让昏暗的地下室亮如白昼,以便更清晰地寻找蛛丝马迹。
法医也在一旁对尸体进行初步检验,口中不时蹦出专业术语,如“创口形态符合钝器击打,初步判断凶器为棍棒类物体”“尸斑分布显示尸体未被移动过,死亡时间大概在昨晚十点到十二点之间”。
很快,警方锁定了几个嫌疑人。其中有曾在富商公司工作、因财务问题被开除的员工杰克。
杰克身形高大壮硕,满脸胡茬,平日里总是穿着一件油渍麻花的工装外套,眼神中透着几分愤懑与不甘。被开除后,他经常在酒吧买醉,逢人就抱怨命运不公,大骂亨利是个黑心资本家,所以有充分的作案动机。
还有与富商有过一段情感纠葛的神秘女子艾丽。艾丽身姿婀娜,面容姣好,但眼神却透着一股清冷与狡黠。
她与亨利的恋情曾在小镇传得沸沸扬扬,可后来不知为何不欢而散。
分手后,艾丽的生活似乎陷入了困境,有人看见她频繁出入一些高档场所,却又总是形单影只,神情落寞,因此也被警方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另外,疗养院附近的流浪汉汤姆也进入了警方视线。汤姆衣衫褴褛,头发乱蓬蓬地结成一团,整日在疗养院周边游荡,靠捡拾垃圾为生。
有人曾在案发当天看到他在疗养院附近鬼鬼祟祟地出没,手里还拿着一根粗壮的木棍,行为十分可疑。
林正常作为案发现场附近出现过的人,自然也被警方传唤询问。他走进警局审讯室,里面灯光惨白,照得他有些睁不开眼。
他紧张得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衣角,双脚微微颤抖,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地如实告知自己去写生的情况。在描述过程中,他突然想起,在疗养院附近见过一个身形高大、戴着鸭舌帽的人匆匆离去,那人脚步急促,像是在躲避什么。
但由于当时距离较远,光线又暗,他确实没看清面容。
警方将这些信息详细记录下来,继续马不停蹄地深入侦查。
随着调查的逐步推进,线索却越发显得错综复杂,如同乱麻一般,让警方头疼不已。杰克虽有作案动机,嫌疑很大,可案发当晚,酒吧老板和几个常客都能作证,说看到他在灯下,喝得烂醉如泥,从晚上八点一直待到凌晨,几乎没有清醒的时候,根本没有作案时间。
艾丽则坚称早已与富商断了联系,案发时她在外地旅游。她拿出了往返的航班记录、酒店入住凭证以及在旅游景点拍摄的照片,一切看起来都无懈可击。
警方一时间也难以超越她的不在场证明。
流浪汉汤姆行踪不定,居无定所,警方在小镇各个角落搜寻他的踪迹,却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困难。
每次似乎快要找到他时,他又像幽灵般消失不见,难以追踪核实他的真实情况。
就在案件陷入僵局,警方焦头烂额之际,林正常在自己狭小的出租屋里整理画具。他把一幅幅画从画架上取下来,准备重新归类摆放。
突然,他的手停在了一张几天前的速写前。画面上是疗养院背面的树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
在光影交错之间,一个身影一闪而过,由于速度太快,画面有些模糊。但林正常凑近仔细一看,那人手中似乎拿着与凶器类似的棍棒,而且身形与他之前在疗养院附近看到的那个戴鸭舌帽的人有几分相似。
林正常心中一惊,手不禁颤抖起来,他赶忙把画小心翼翼地卷起来,带着画心急火燎地去找警方。凭借画家对细节特有的敏锐捕捉能力,警方根据这幅画,在树林里展开了地毯式搜索。
终于,在一处茂密灌木丛后面,找到了一根疑似凶器的棍棒,上面还残留着一些暗红色的血迹,经鉴定,与富商亨利的血型一致。
警方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重新梳理起所有线索。然而,这一梳理,却发现林正常提供的线索多次成为关键突破点,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个别警员的怀疑。
他们心想,为什么每次案件陷入困境,都是这个外来的年轻画家提供关键信息?这未免太巧合了。
带着这份疑虑,警方在未通知林正常的情况下,持搜查令来到他的小屋。一番仔细搜查后,竟在他的床下鞋盒里搜出一条名贵项链,项链上的钻石在灯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而这条项链正是富商亨利生前常戴之物。
林正常瞬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他惊恐万分,瞪大了眼睛,声音颤抖地极力辩解,说项链是他在疗养院附近草丛捡到的。
那天他去写生,路过一片草丛时,看到有东西反光,走近一看,是这条项链,当时只觉造型独特,想当作绘画素材,研究一下珠宝的质感,根本不知来历。
被怀疑的那一刻,林正常感觉世界都塌了,绝望如潮水般将他淹没。
他望着那冰冷的手铐,脑海中一片空白,满心都是冤屈却无从诉说。他想不明白,自己只是一个追寻艺术的普通人,怎么就卷入了这可怕的命案之中。他的心跳急剧加快,仿佛要跳出嗓子眼,冷汗不停地从额头冒出,浸湿了后背。
他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呼喊:“我是无辜的,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好友陈妍坚信林正常的清白,她是当地报社的记者,性格泼辣、勇敢果断,决定凭借自己的职业优势,帮林正常查明真相。陈妍四处走访,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任何一个可能认识相关人员的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交谈中,她发现艾丽与杰克私下竟有联系。
顺着这条线索深挖下去,一个惊人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艾丽与杰克早就狼狈为奸,合谋策划了这起案件。艾丽利用自己与亨利的旧情,故意引开富商至疗养院,而杰克则事先埋伏在那里,趁机动手。
事成之后,他们为了混淆警方视线,将部分物品分散丢弃,项链便是其中之一,企图嫁祸给无辜的人,让警方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就在警方准备抓捕二人时,却发现他们像是预感到了危险,突然失踪了。林正常凭借着这段时间对疗养院周边环境的熟悉,脑海中突然想起一处隐蔽的山洞。
那山洞位于疗养院后山,洞口被茂密的植被遮挡,常人很难发现。他毫不犹豫地带着警方前往。
最终,在山洞里,警方成功抓获了艾丽与杰克。面对确凿的证据,二人的良心受到谴责,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如实交代了犯罪过程。
案件真相大白,小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当真相水落石出,林正常得知好友陈妍为他所做的一切,感动得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