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卫押着俘虏回城,在玉带河边见到了等候的王凡,两个营指挥向王凡汇报了战况。
王凡觉得很是有趣,自己这边缺劳动力,高阳府那边就给送来了一群混混。
他问了问俘虏的修为后,便吩咐四阶以下武者的内力不用封住,所有俘虏一起送去修城墙。
其实,这些人被抓捕后内力就被封住了,不然怎么会这么听话。
被封住内力的武者劳动力与普通人相差不大,为了加快工程的进度,王凡决定恢复低阶武者的内力。
但这样做也有一定的风险,特别是这些混混,他们不像赵、钱、孙三家的武者,有家人牵绊轻易不会逃走。
他们这些帮派混混,抛妻弃子是家常便饭,拖泥带水的怎么混江湖?
其实,家族性质的囚犯最好管理,一个连坐就能把他们看的死死的。
你跑了,杀你家人或亲友,你还怎么跑?
没有亲人、朋友的,杀你同一寝室的人。不用官府看管,一起睡觉的狱友就会睁只眼睛互相监督。
王凡在三万服役苦力中找出武力最高的一百人,每人带领三百个囚犯服役。
跑了一个人就抽管事人一百鞭子,要是跑了一群人……那就等死好了。
而这选出的一百个管事的人都是拖家带口的,伤不起呀!
本人不敢跑,怕连累家人。苦役不能跑,会连累自己。
王凡承诺他们,服役期满放还自由,他们中武力强大的人可编入军队。
机灵能干的也可加入王家商队,两者都不选的可放其自由。
当然服役期的十年中,王凡保证不随意处死他们中的任何一人。
在这样的条件下,不需要太多的兵力就能看守住这些服役的犯人。
王凡仔细调查过这些人,三家的嫡系很少,大多都是三家的附属家族男丁。
三家训练的卫队,在家主等首脑人物被杀后就放下武器投降了。
他们也在襄阳服苦役,大约三千多人,现在每个人都在老老实实的修城墙。
而这不到两千人的帮派混混,编入三万苦役当中连个浪花都翻不起来。
想跑的话先要过三万人那一关,人家都快苦尽甘来了,容不得新来的家伙捣乱。
高阳府一下少了一两千横行无忌的混混,老百姓的日子会好过一点吧。
青龙卫押着一两千混混去城南,虽然刻意绕了路但还是被有心人看到了。
他们互相传播,不但没带来负面影响,反而突出了襄阳治安力量的强大,对于百姓来说倒是一件好事。
这让外来人员更加的放心了,他们纷纷传信亲朋好友,来襄阳观光消费,当然主要还是一览花魁风采。
花魁大赛一开场就是短兵相接,九个舞台上的花魁们各显其能,全面绽放自己,力求拼掉对手!
毕竟只要胜了开场这一局,就意味着房子到手了,比赛比的不仅是实力还有智慧。
对于赛制的理解尤为重要,王凡不吝啬财物,却需要她们自己努力去争取。
第一场比赛就是一场赐予,只要胜了就能得到一栋崭新的小楼,从此在襄阳就有了一个家。
如果不愿意在此居住,卖掉了也能得到几千两银子,最起码不会徒劳无功。
她们游览过襄阳的新城老巷,合理的布局,整齐的规划,精巧的设计无一不让人惊叹。
最让人满意的是干净,整座城都很干净。没有脏污不堪的街道,没有粪便满地的弄堂,更没有满大街蓬头垢面的乞丐。
其实,在这个等级森严战乱不断的时代,鳏寡孤独流离失所的人很多,最终沦为乞丐的大有人在。
但这样的乞丐好办,只要施舍饭食就能救助,最麻烦的是有心人把他们组织起来形成帮派。
人家的目的可不是一日三餐,对内是欺压盘剥手段歹毒,对外更是无恶不作。
什么拐卖儿童,什么诱骗妇女,什么打闷棍套白狼,你能想到他们都做了,你想不到的他们也在做。
王凡的治下可不允许这样的无赖恶势力存在,在另一个世界王凡不过是个社畜,对于社会不公只能忍受。
在这个世界就不同了,他是上位者是凡间武力天花板,岂能向这些丑恶的东西妥协?
襄阳召开花魁大会这样的热闹场面,这些城狐社鼠怎么能不插一脚,丐帮也不甘人后。
有组织有规模的就来了十几批,跑单帮的更是不知凡几,早有预案的襄阳城管一通操作,这些人都变成了建筑工人。
襄阳本地的乞丐呢?早就去了工地,年轻的干累活,年老的做饭,年纪小的给工地提供饮水。
这些乞丐不但有饭吃了,还能拿到工钱,按照出力大小给钱。
帮主开始还想反抗,被打残后就不敢出声了,乖乖的跟着一群残疾人刷碗洗菜打扫卫生。
王凡规定城管每天必须笑呵呵的否则扣钱,开始不习惯,后来习惯了就改不了了,连打人的时候都面带笑容。
混混们称他们笑面虎,老百姓却称他们笑面佛。
襄阳现在虽然很好,但要说一切都尽如人意也不尽然。
比如每当花魁出入住所的时候总有花丛浪子滋扰,如果仅是示爱还好,城管不会理他们。
但要是有过分举动,就会遭到无情打击。这一点让花魁们很是满意,她们受到了同等保护,没有被区别看待。
特别是城管暴打猥琐男的时候,那啪啪的鞭子声让她们既害怕又兴奋。
听说打完了还不算完,又送去修城墙了……
这个城池安全感满满,好多人都有了留下来的意思,他们开始多方打听房屋的价格。
不过,听说入籍襄阳是要过政审的,官府会查三代,没有不良记录的方可获得居住权,有手艺的,有文化的可申请入籍。
作奸犯科的人要通过苦役自赎才能获得襄阳的居住权,官府叫做劳改,据说这个词出自侯爷之口。
自古以来,老百姓对于房子的执着都是一样的,房子代表着稳定,代表着安心,代表着能力。
最为重要的它是一个家的象征,无论军民都是如此。
想稳定军心民心,除了给他田地之外,给他一户房子也很重要。
军队家属有优先购买权,还会得到侯府的补贴,王凡称之为平价房。
据说价格便宜一倍不止,让好多襄阳居民羡慕不已。
襄阳老城区南城的百姓最幸福,他们不用花钱就换到了崭新的房子,还是楼房。
彻底摆脱了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后,运气似乎也变好了,这段时间襄阳到处搞基建,随便出去干点活就能赚到钱。
据说有的小姑娘跑到玉带河边卖个花都能赚几两银子,还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什么拐子骗子,什么纨绔流氓,通通看不到了。偶尔有几个不开眼的想不给钱都被闻讯赶来衙役暴打了一顿。
这些混蛋大多都被送去修城墙了,剩下的也都躲了起来,不是怕挨打而是不想去修城墙。
襄阳城快速的一天天变好,花魁大赛也在推进中。
今天是正式比赛的日子,玉带河畔九个舞台装饰的花团锦簇。
每个舞台的旁边都有人在售卖投票的金、银、铜币,比例是一比一。
一两银子兑换十枚银币,亦可兑换一枚金币。
台下的观众认为谁好就可以去投票,每位花魁来襄阳的时候也都做好了准备。
榜一大哥是要跟随前来的,毕竟只能现场投票,还要现场圈粉增加人气。
九个舞台的投票,从开始的扭捏不前,到渐渐的一掷千金,是有个过程的。
需要榜一大哥的热场、带动,才能有热烈的气氛。
第一场比赛的花魁显然吃亏,她们也多有抱怨运气不好的。
不过很快她们就转忧为喜了,因为王凡出现了。
他不管你演的好坏,出手就是一百枚金币,晃得花魁目光迷离。
再也不抱怨了,毕竟这个钱她们是有两成分润的,要是坚持到最后九场分红可不是小钱。
最关键的是王凡起到了带头作用,那些还有些扭捏的家伙现在完全放开了。
渐渐的也有寻常百姓加入进来,有个卖肉的家伙收摊后过来看热闹。
肩上还扛着一块二十多斤的肉,那是别人交了定金的,本想着收摊后送过去。
谁知就看了一眼就走不动了,渐渐的他被花魁迷住了,摸出荷包哗啦一下,几十个铜币倒进了花魁面前的木箱里。
幸亏银钱早被老婆取走了,只留了几十个铜币找零。
花魁没有嫌弃他,反而含笑点头轻轻一礼,还为他弹奏了一曲。
这下差点没把屠夫的魂勾走,旁边的人也有样学样的纷纷慷慨解囊。
屠夫掏了几把腰包没钱了,便走过去把肩上的猪肉放在钱箱上。
引得旁边的人一阵哄笑,屠夫这才清醒过来,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窘迫的站在那里搓衣角。
花魁小脸通红,忍着笑起身一礼,说:“奴家还没同意呢,大哥不用送离娘肉的。”
顿时台上台下笑声一片,就连维持秩序的玄武卫都笑的前仰后合。
谁知那花魁还没完,向着台下众人道:“各位打赏奴家不要太多咯,不然被奴家误会了你就惨了哦。”
台下人群又是一片哄笑,不过那眼睛里却多了很多东西,打起赏来更积极了。
花魁有半个时辰的表演时间,不论你表演什么,只要有人投票就是成功。
其他舞台的情况也都差不多,被观众围的水泄不通,绝大多数人都只是看个热闹。
古代百姓能参加的文娱活动少之又少,贵族之间却是吟诗涉猎歌舞升平,公共活动也是为贵族阶层准备的。
这场不带阶级标签的活动给了襄阳百姓一个惊喜,花魁大赛成为王凡送给普通百姓的文娱礼物。
这九座舞台上进行的五场比拼,成为襄阳城今天唯一的焦点,即便用了两三个时辰的时间也不觉累。
花魁和观众都熟悉了比赛的规则后越来越自如了,每个舞台前面的人也越来越多,成千上万的人群中男女老少都有。
襄阳几百年来都没这么热闹过,本地人肯定耐不住寂寞前来观看。
外地人本来就是来看热闹的,所以围观就更正常了。
但前排有三十六个座位却显得格外显眼,上面坐着寥寥几人,品着茶翘着腿。
不是主办方不热情,而是一般人坐不起。
原来,这也是支持花魁的一种形式,一个座位一百银币。
花魁们没有因为不满座而焦虑,虽然会影响支持票数,但只要能获胜就好。
玉带河两岸灯火通明,舞台上歌声已停,如织的游人却久久不愿离去。
第一天的花魁大赛在万众瞩目中开始,又在万千人恋恋不舍中结束。
四十五个获胜的花魁第二轮比赛,四十五个失败的花魁等着复活赛。
盘点收获,九个舞台收入不到十万两白银,说明许多金主还是很冷静的。
现在是淘汰赛,只要超过对手一点点就好,拼财力的时候还没到。
而信心不足的花魁则在第一场就火力全开了,希望能杀进百强搏个名利双收。
明天还有一百一十个花魁要进行淘汰赛,后天全员休息。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轮的幸运者是一号花魁紫娟,她幸运的轮空了直接进入第二轮。
随着比赛的进行,襄阳城的人越来越多,沿河的店铺生意也越来越好,这把没有店铺的同行急得直跳脚。
而游河的人也越来越多,玉带河上的游船生意十分火爆,往往一票难求。
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在游轮上看到的襄阳都是欣欣向荣,美不胜收。
玉带河两岸的沿河建筑都是新建的,无论看哪一边都是新的。
游人乘车的感受更是满意,几乎没有颠簸之感,外城的路全都是水泥路,光滑平坦一尘不染。
内城的路虽差一点,但马车的减震却弥补了不足,上下颤动像是坐轿一样。
九州车马行增加的城内交通业务得到了百姓认可,改良的座椅更加舒适,大车窗满足了乘客观景的需求。
一枚铜币跑全城的亲民票价,让路边的停车点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一刻钟一趟的运营时间,明显满足不了百姓的乘车需求。
城中的客栈天天客满,引得店老板不断去新城看房,开新店的打算越来越强烈。
毕竟人流就是客流,就是白花花的银子,谁经得起这种诱惑。
第二轮花魁大赛结束时候,襄阳的游客已经达到了一万多人,附近城池赶来做生意的也有近千人。
新城区的二层小楼出租业务很是火爆,大多都是月租房,十两银子一个月。
但来襄阳游玩几天的游客也不在少数,客栈满员他们也十分恼火,无奈之下也只能租住月租房。
衙门新招募的一百多名小吏成了月租房管家,他们为外来人口的住宿提供服务。
就在大赛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一则消息在襄阳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