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的捷报传来,京城一片欢腾,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然而,在这欢庆的氛围之下,苏瑶却隐隐感到不安。她深知,战争不会如此轻易结束,敌军虽暂时败退,但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苏瑶在将军府中,依旧忙碌地筹备着物资,为前线将士提供后援。这时,一位信使匆匆赶来,带来了萧逸尘的亲笔信。
苏瑶急忙拆开信件,只见信中写道:“瑶儿,敌军虽已败退,但我观其撤退时秩序井然,恐有诈。边境局势依旧严峻,我等不敢懈怠。近日军中事务繁忙,未能及时写信于你,望你勿念。你在京城,也要多加小心。”
读完信,苏瑶的眉头紧锁,她立刻决定进宫面见皇帝,商讨应对之策。
在皇宫中,苏瑶向皇帝禀明了自己的担忧。“皇上,萧将军来信说敌军撤退时似有蹊跷,边境仍不安全。我们应早做准备,以防敌军卷土重来。”
皇帝微微点头,神色凝重,“苏瑶,你所言极是。朕已下令让边境守军加强戒备,但如今朝堂之上,对于是否要主动出击,大臣们意见不一。”
苏瑶思索片刻,说道:“皇上,民女认为,在未摸清敌军真正意图之前,我们不可贸然主动出击。当务之急,是要继续派探子深入敌军内部,了解他们的动向,同时加固边境防线,储备足够的粮草和物资。”
这时,一位大臣站出来反对:“苏姑娘,敌军已然败退,此时不乘胜追击,更待何时?若等敌军恢复元气,我们再想取胜,可就难了。”
苏瑶耐心解释道:“大人,兵者,诡道也。敌军如此轻易败退,其中必有隐情。我们不能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贸然追击,万一陷入敌军的埋伏,不仅会损失惨重,还可能危及整个边境的安全。”
又有一位大臣说道:“苏姑娘说得有道理。我们应谨慎行事,不可盲目冒进。”
朝堂上,大臣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最终,皇帝决定采纳苏瑶的建议,一方面继续派探子查探敌军动向,另一方面加强边境防御。
苏瑶从皇宫出来后,马不停蹄地开始组织人手,筹备更多的粮草和物资运往边境。她还亲自调配了大量的药品,准备送到前线,为受伤的将士们治疗。
与此同时,在边境,萧逸尘也在密切关注着敌军的一举一动。他派出了大量的探子,深入敌军后方,试图揭开敌军的阴谋。
“将军,我们的探子回来了。”副将李猛匆匆走进营帐,向萧逸尘汇报。
萧逸尘连忙问道:“可有什么发现?”
探子上前说道:“将军,我们发现敌军虽然表面上撤退了,但在后方却在秘密集结兵力,似乎在谋划一场更大的进攻。而且,他们还在制造一些威力巨大的攻城器械。”
萧逸尘脸色一变,“果然不出我所料,敌军这是在佯装败退,妄图诱我们深入。传令下去,全军进入戒备状态,加强边境巡逻,不得有丝毫大意。”
“遵命!”李猛领命而去。
萧逸尘看着营帐外的天空,心中暗自思忖:敌军来势汹汹,若正面交锋,我军虽有胜算,但也会损失惨重。必须想个万全之策,既能击退敌军,又能减少我军的伤亡。
就在这时,一位士兵走进营帐,说道:“将军,有一位老者求见,他说有破敌之法。”
萧逸尘微微一愣,“哦?快请他进来。”
不一会儿,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走进营帐。他见到萧逸尘后,微微拱手,“老朽见过将军。”
萧逸尘连忙起身相迎,“老人家不必多礼,听闻您有破敌之法,还请赐教。”
老者微微一笑,说道:“将军,老朽在这边境生活多年,对这里的地形和气候了如指掌。我知道在敌军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处山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可以在那里设下埋伏,等敌军进入山谷后,将他们一举歼灭。”
萧逸尘眼睛一亮,“老人家,此计甚妙!不知那处山谷具体在何处?”
老者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一幅简易的地图,详细地说明了山谷的位置和地形。
萧逸尘仔细研究着地图,心中有了主意。“多谢老人家,若此战得胜,您定是首功。”
老者摆了摆手,“将军客气了,老朽只是不想看到百姓再受战乱之苦。”
萧逸尘送走老者后,立刻召集众将商议作战计划。
“诸位,如今我们得知敌军的阴谋,也找到了一处绝佳的埋伏地点。我打算在敌军进攻时,佯装败退,将他们引入山谷,然后一举歼灭。你们觉得如何?”萧逸尘看着众将问道。
李猛点头道:“将军此计甚好,只是佯装败退时,我们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让敌军看出破绽。”
其他将领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经过一番讨论,作战计划最终确定下来。
萧逸尘立刻派人将作战计划送往京城,呈给皇帝和苏瑶。苏瑶看完后,心中稍安,但她还是担心萧逸尘的安危。
“逸尘,你一定要平安归来。”苏瑶望着远方,心中默默祈祷。
而在边境,萧逸尘带领着将士们紧张地筹备着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他知道,这将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为了保卫国家和百姓,他毫不畏惧。
“将士们,敌军即将来袭,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边境不是他们可以随意侵犯的!”萧逸尘站在城墙上,对着全体将士大声喊道。
“保卫边境!保卫国家!”将士们的呼喊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一场更加激烈的战斗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