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多了一个人,感觉还是蛮新奇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柳青的回家时间明显提前了很多。
金锁是那种比较宅的人,不太喜欢抛头露面,比如在外面当大堂经理什么的,她就干不了,,她更喜欢在家里操持家务。
好在柳青并没因此而瞧不起她,反而很尊重她的劳动,如果碰到金锁洗衣服,他就帮忙提水、晾晒,如果碰到金锁做饭,他就帮忙洗菜、切菜、烧火,两人配合的很是默契。
孙奶奶看了很欣慰,吴爽比孙奶奶更欣慰,家里的活有人干,她可以多往外面跑一跑了,嘿嘿嘿。
金锁和柳兰都是相貌很出色的人,一般长得漂亮的人审美都不错,因为他们更注重修饰,同样的一件衣服,金锁在衣角处绣上几朵小花,柳兰在衣领处稍微做点花样,总能穿出与别人不同的韵味来。
这天,吴爽对二人说:“嫂子,兰姐,我觉得你们两个要是开服装店的话,肯定能做的挺好。”
因为自习室的停工,两人对吴爽在生意方面的建议还是蛮信服的,尤其是柳兰,她来北京后,主要靠弟弟妹妹的帮扶,心里很过意不去,而且要想日子长久过下去,自己总要立得起来才行,不禁心念一动。
金锁也听进去了这个建议,紫薇给她的陪嫁不少,但人不会嫌手里的钱多,她想着如果能开个铺子,自己将来就有了固定的收益,日子可以变得更红火。
说干就干,两人主动向吴爽询问开服装店的注意事项,吴爽虽没开过,但觉得做买卖总有相通之处。首先是选址,然后是营销,最后是售后服务,另外,产品质量绝对是要保证的,与客户的关系更是要维护好。
首先是前期调研准备,鉴于资金有限,金锁和柳兰暂时不想开发高端客户市场,主要面向普通人,如此一来,他们的衣服款式不需要太新颖,料子却要看起来很好的衣服。因为普通人平时穿的都是自家做的衣服,只有出门做客的衣服才需要特意买,以大方得体为标准准没错。
还有人手问题,现在并没有缝纫机,仅仅靠柳兰和金锁手工缝制,还不知要做到猴年马月去,因此招聘人手就成了必要选择。
这件事上,金锁倒有个解决方案。漱芳斋有两位大宫女——明月和彩霞,明月家就在京城,她在跟金锁聊天时,曾提过她的姨妈和姨夫都是手艺颇好的裁缝,家里的表妹也得到了父母的真传,明月从小没了娘,在姨妈家长大,姨妈的手艺她也学了不少。
金锁曾见过明月做的衣服,当真是精致华美,格格们穿上也不逊色的,金锁想着,能不能联系一下明月,跟明月的姨妈家合作,因为明月说过,姨父姨妈虽然手艺好,但不善经营,裁缝店快开不下去了,已经动了回老家的心思,金锁想雇明月的姨妈一家来当铺子的裁缝。
对于金锁的提议,吴爽和柳兰都很赞成。趁着小燕子和紫薇出宫,金锁把这件事情跟紫薇提了提,紫薇也很支持她的想法,回去就跟明月说了,明月很是惊喜,立即就给姨夫写了信,托尔康捎出来。
吴爽拿着信上门,明月的姨妈家看着不甚富裕,但却很干净。看到明月的信,两位朴实的老人非常惊喜,他们的买卖做不下去了,铺子已经挂出了“吉房出售”的告示,现在有人看上了他们的手艺,自己一家就能在京城维持下去,不用回老家种地了。
吴爽观察了一下这间铺子,其实地理位置还是不错的,很适合金锁和柳兰的定位,她决定让两人来看一下,如果可以,干脆把这间铺子盘下来算了。
柳兰和金锁很信任吴爽的眼光,铺子的位址就定下来了。
接下来几人商定了利润分配方案,金锁出资最多,享有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如款式和物料等如有分歧,她享有一票决定权,占股权的大头,50%;柳兰负责营销,在前面招待客人,算是大掌柜,占股40%,明月姨妈一家则完全以技术入股,负责服装的裁剪,占10%的股权。另外,她们还有个场外顾问吴爽,不过吴爽不需要工钱,是免费劳动力。
明月的姨妈一家之前倒也有一些进货渠道,柳兰、金锁和吴爽这天去他家看了一下。回来的时候却发现门口跪了一个人,那人赤裸着上身,背着一捆荆条,现在天气不算暖和,几人好奇的看了那人,不看不要紧,一看却吓了一跳,竟是陈书砚。
陈书砚看到吴爽也激动万分,连忙朝吴爽跪着:“柳红,我负荆请罪来了。”
胡同里人来人往,吴爽嫌丢人,连忙把他扯进院内,柳兰和金锁主动回避到隔壁宝丫头家串门去了。
吴爽认真的对他说:“我觉得我们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你又来做什么?”
陈书砚低着头:“柳红,我不想和你分开。”
吴爽一皱眉:“我不会跟你去新疆的。”
陈书砚苦笑道:“我也不去新疆了,我已经和总舵主表明心意,并且我已退出了红花会,他们已经都去了新疆,连信伯也去了,这里只有我自己留了下来。”
吴爽一征,那些人对陈书砚来说不只是主人,更是亲人,陈书砚做出这个决定,说不感动是假的。
可是,对陈书砚之前的隐瞒,吴爽还是难以放下心结,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吴爽不敢拿家人赌。
陈书砚看出了吴爽的迟疑,连忙说:“在总舵主他们离开之前,把黑鲸帮一锅端了。”
吴爽睁大了眼睛。
陈书砚解释:“黑鲸帮的帮主是张召重的忠实走狗,张召重武功高强,是朝廷的人,也是我们帮的头号敌人,那日,黑鲸帮按张召重吩咐来偷袭我们,正赶上堂主们议事,堂主们武艺高强,杀了黑鲸帮主和他帮内高手,剩下的帮众没了主事人,已经树倒猢狲散了,我这次进京,特意去他们的老巢看了看,房内物品被搬了个精光,连个看门的都没有,我一把火把那里烧了。”
不得不说,陈书砚做的这事深得吴爽心。她思索一会儿,同意了陈书砚留下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