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姝笑着摇头表示无奈,开始教沈宁嘉,只是和他对动作的时候收敛了两分力气。
到底是小一岁,往日又多是读书,没有沈宁言那般好动,各方面相较沈宁言差一些。
他咬牙忍着没喊痛,只是即便地上垫着麦秆,摔落的声响还是挺大。
“痛就喊出来,你还小,没必要忍着。”
沈宁嘉摇摇头,翻身从地上爬起来拍掉身上的麦秆,示意继续。
顾氏早已躲回厨房,摔打声那么响亮,嘴上说着不心疼,可自家孩子谁心疼谁知道。
热烈滚烫的阳光穿透云层明晃晃的照向大地,地上的麦秆也开始滚热。
沈玉姝陪两人练了一个时辰,天实在太热了,这么大的运动量再练下去肯定会中暑,她干脆让两人歇着,自己去张罗午饭。
“上午先到这儿,等下午凉快了再继续。”
沈宁言一上午被摔了几回已经皮实,揉屁股倒是没再嚷疼,可能也是看沈宁嘉一上午都没吭声,自己好歹比他大也不好意思再嚷嚷了。
厨房里现有的菜已经不剩多少,她照着现有的菜从空间换了一些出来,先熬了一锅解暑凉茶放到水缸里凉着。
中午她打算做打卤面,浇头就做西红柿鸡蛋和肉沫豆角两样,再做两个凉拌菜就差不多了。
切菜备菜调酱汁,“滋啦”锅里传出猪油香味,肉沫倒进去放少许盐和姜丝翻炒。
沈玉兰吃不了姜,可肉里又缺不了姜压味,所以家里人每次做饭都把姜切的显眼些,方便她挑出来。
肉沫变色后再倒入豆角丁,豆角没焯水所以要多炒一会儿,(四季豆生吃会中毒)把调好的酱汁倒进去收尾,捞出来晾着。
沈玉姝盘算着人快回来了,把另一口锅也烧起来,准备煮面。
现在她可以一个人看两个锅还能做饭,有时她在心里也会夸一句自己厉害。
想当初她刚来那会儿,可是连灶火都不会烧,总是把自己弄的灰头土脸的,再看现在做起这些来得心应手,可见人永远是随着环境改变的。
西红柿鸡蛋浇头和面同时出锅,面过凉水再拌上刚做好的浇头,那滋味,闻着一股酸酸甜甜,想必吃到嘴里酸爽开胃。
顾氏站在案台边切菜,大肚子挺着刚好挡住都看不到刀落哪里。
沈玉姝看的都心惊胆战,上前夺过她手里的刀,把人扶到一旁的凳子上坐着。
“娘,我一个人能忙得过来,你在一边陪我说说话就好。”
厨房做饭声音大加上她俩时不时的说着话,竟没注意到院子里的动静。
直到沈安信闻着味道进门,和两人打招呼,这才知道大伙从田里回来了。
沈玉姝顾不上问他水稻的情况,把凉拌菜的调料配好,端到饭桌上让顾氏拌匀。
她又赶紧加柴煮面条,干了一上午的活,几人肯定饿坏了。
“爹,水缸里有凉茶,端出去分给大家喝,防暑气的。”
沈安信夹了筷子凉拌黄瓜到嘴里,夸道:“哎,还得是我闺女会疼人。”
他把凉茶盆从水缸里捞出来,又从柜子里拿了一摞碗,朝外头喊道“宁嘉,进来抱碗。”
药茶是她找李郎中配的,药味浓郁,可能解暑气,院里的几人拍拍手上的灰尘,闭气一口闷了。
沈宁言和沈宁嘉也逃不过被沈安信逼着喝了一碗,大伙伸长了舌头散味。
“先进来吃饭吧。”顾氏把盛好的面一碗碗端上桌,给众人舀水洗手。
“不用你忙活,你要吃完了,先出去找个凉快地方待着吧。”
沈老太太进门看到顾氏侧身扶着肚子在舀水,急得上前拿过水瓢。
眼看着孩子过不了多久就要落地,可别再出什么差池。
“娘,我没事,水缸这么高,我能够得着。”
顾氏脸上的表情有些讪讪然,哪有让婆婆动手扶她的道理。
“我先送你出去。”沈老太太知道她是个讲究人,也不管她说什么,加重手上的力道把人给架了出去。
厨房檐下这会儿照不到太阳,找了个凳子安顿好她,扯下墙上别着的蒲扇塞她手里,便回去吃饭了。
不多时厨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嗦面声,无一人说话。
太阳底下晒一上午也是个体力活,更别说还干着活了。
沈玉姝等着家里人吃饱喝足才开口问了稻子的收成。
“爷爷,你估摸着田里的稻子能收多少?”
沈老爷子想起院里的稻子,也不知该高兴还是难过,“大概有个四五石吧。”
那不就是一亩有一石稻子,一石换算成现代的斤数大概有一百二,这四五石就是五百多斤。
她在心里一阵叨咕,要不是后头这一个月旱的水少天气又热,一亩地少说能收四五百斤。
看来空间的种子果然厉害,干旱这么久居然还有收成。
屋里其他人也同样震惊,齐齐抬头看向沈玉姝,眼里的意味不言而喻。
旱成这样还收了这么多,要是老天爷赏脸,这一亩地得多添多少。
说不得这会儿第二茬稻子也种上了,到了年底的丰收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也就是这大青村偏僻,不然这事还不得传的尽人皆知!!
真是个乖乖,没想到家里竟藏了个最会种田的。
众人的反应沈老爷子看在眼里,他言语肃然的告诫众人,“今日村里人都在田里收粮,咱家稻子的事还没人知道,你们出去了不许乱说。
眼下家家户户手里都只剩今年新收的麦子,咱家这多出来的稻谷怕是会红人眼,有人问就说没什么收成,多是些空瘪的稻谷。”
沈玉姝心里暗暗点头佩服他的远虑。
村民手里的那点麦子明显撑不到开春,确实得留个心眼。
众人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无有不应,吃完饭大家便各自回屋歇着了。
下午还得去把豆子收回来,不管长成什么样,总归能有几斤收获。
要不是沈老爷子提起,她都快忘了还有几亩豆子。
实在是它们的存在感太低,别的不用多管,只要等地干透了浇水就行,可比种稻子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