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过年的时候,总会买一点东西,每个月也会有固定的收入,去买一点东西,每个月总会多余的钱存起来。
我们日常总会把钱存在银行里,存固定的期限,一年或者三个月等等,以前还有零存整取,每个月固定存入一笔钱,到时候一次性支取。还有七天的通知存单。
以前还有很多的证券投资基金,从2008年后,股市暴跌开始,基金投资就一直是亏钱的。
对于大多数人,投资也只有银行存款和买国债两种选择。
还有很多人买保险,通过很多次与人的交谈,也和很多保险业内的人的沟通。保险确实适合长期投资,而且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投资。
我自己也根据熟人的介绍,买了两份保险,一份是养老险,一份是意外险。
其实对于保险也是一一知半解,每个人都喜欢简单一点的投资方式。
近几年,支付宝里面推出了余额宝,他的利息比和一年期的利息差不多,随时可以支取,平时你消费的时候,你也可以随时用。
当时,市场上除了支付宝,其他很多机构也推出了很多其他的投资产品。
平安的陆金所也推出了,借贷类的投资产品。你借钱给需要钱的客户,客户按月归还,你按月收到相应的本息。你也可以提前将相应的贷款合同转让,平台上会有人接受,如果客户出现逾期或者坏账,平安有一家担保公司负责清偿本息。
我在平安陆金所也经常购买这样的理财投资产品。因为,我们每个月工资剩余的数字并不多,购买一个产品就差不多。
后来,我又接触了小牛理财的零钱罐等产品,零钱罐本质和余额宝差不多,你把钱存了进去,也是随时可以取出来。但是,因为支付宝是支付工具使用起来更方便一些。
现在市场上各类理财产品很多,有很多线下门店的,我没有去关注过。
我主要是在线上看,线上各种理财产品,收益大多比银行高出很多。
我自己的理财也比较简单,零钱放在余额宝里,长期的钱,放在平安的陆金所里。
现在外面利息收益很高,很吸引人,但是,风险太大了。
相对来说平安保险的背景的陆金所,还有支付宝相对的实力和背景比较可靠一点。
余额宝的本质还是基金投资,主要还是货币基金。
那时,确实证券投资也不是很稳定,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研究,一般上班,一般投资,也就只能买基金好一点吧。
这样的节奏一直维持了很多年了。到现在为止,我个人的投资策略也基本还是这些吧。
每个人都想通过来赚钱,投资的种类也很多。
有的人投资房产,有的人投资证券,还有的人投资古玩的的。
投资房产是在建立大的行情背景下,整体房产价格往上走的形式。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大,周期相对更长。我们大多数家庭,只要有比较多的资金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购买房产。
还有很多都喜欢证券投资,确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证券投资是一个相对准入门槛比较地的投资方式。
证券投资进入门槛低,但是实际门槛很高。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一些发达的国家,证券投资的主要方式是购买基金,而不是自己直接购买股票等产品。
我们自己投资证券,需要了解的资料和信息太多了。上市公司的股东背景,主要产品,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公司的竞争对手,上下游的企业,国内外的相关政策。
其实中国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在投资证券的时候,更多是当成业务消遣来的,动动脑筋,作为互相交流的话题,这样是很好的方式。有助于缓解老年人无聊的生活,打发时间,增加业余生活。
退休老人对这个投资收益不要抱太大的希望,自己个人的实力,怎么可能与其他公司的团队相媲美呢。
还有,很多把业务的投资转向了古董邮票等投资,那就更是一条艰险的道路了。
古董这一行的水本来就很深,很多专家都搞不清楚真假,不要说普通人了。
在社会上有很多利用古董诈骗老年人钱财的事情。很多,退休老人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一点古董的基本常识,也看了一些古董的鉴赏会和拍卖会了,就以为自己入行了。
现在,社会上古董假的远比真的多多了,大多数人都要吃亏的。而且,骗子的手法层出不穷。
邮票和钱币更是如此,看似很小的东西,价格忽上忽下的。股票市场是受到国家政策严格监管的,而古董邮票等交易市场,被少数玩家操控,国家的这块的监管是很少的。
投资是有风险的,远没有看见的那么美好。
我们看到的都是光鲜亮丽的一面,多少人赚钱了。其实更多的人,都躲在那个角落里哭,还有更多的人哭都哭不出来呢。
不懂的不入,似懂非懂的更不能入。
即使你懂一点,也要小心很多人组团坑你。
电影电视剧里很多上当,都是被很多人设局骗的。
大多数人,都是有一定的防范之心的,也会很小心,不会那么轻易上当。
但是,社会上总有很多人,会千方百计的想办法,去骗你的钱财。
每个人能只能做自己擅长,不做自己不在行的。
投资尤其如此,股票期货黄金外汇,哪一行看的都不难,但是每一行水的都很深。
我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账号是六位数的,一工作就去开了账号,没事就投资下,总体上感觉也没赚到啥钱。
以为自己懂了,其实还没懂,市场是千变万化的,总有帮你想不到的。
这个和赌博里的开大小有点类似,看似有规律,实则未必有规律。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在中国未必有市场,中国市场不够透明,信息披露上存在很多问题,假的信息太多。
我们都想做巴菲特,一个没有巴菲特的本事,二没有巴菲特耐心,三也没有巴菲特的投资环境。
你不信让巴菲特来中国市场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