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最早可以追溯到了唐代。
在南宋杭州是国都,这个说法已经很流行了。
苏州和杭州都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有悠久的历史,经济繁荣,城市也很有特色,自古流传下来了这句名言。
唐宋时期,上海还是小渔村的时候,苏州和杭州早已经闻名于世了。
唐代,苏州人口超过了70万人,杭州人口超过50万人。
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北人大量的南流,加快了苏杭的经济发展。
五代十国的时候,南方虽后政权更迭,但是总体安稳,百姓生活安逸。苏州杭州的经济就更上一层楼了。
我们几个在古老的园林里漫步着,平时我们几个人都工作很忙,难得有闲情雅致漫步在这里啊。
我和老陆他们几个聊着天。
小江说:“和几个男人一起逛园林,也蛮有意思。”
老李说:“还是和很多老男人。”
我和老陆都笑了,我说:“是不是最好找个小姑娘一起逛,和我们逛没劲啊。不够浪漫。”
老陆说:“你可以看看,园林里有美丽的苏州小妞吗,”
我说:“你当他是许仙,这里是苏州,没有白娘子,只有灰姑娘要不要。”
我把手往远处一指。
远处确实有几个小姑娘在逛园林。
老陆说:“正好两个人,一个是白素贞,一个小青。”
正好,老朱他们几个经过那两个小姑娘旁边,听见我们这边在笑,回头看了我们一眼。
老李对小江说:“你快去,刚才法海看了你一眼。”
我们几个都笑了。
那两个小姑娘也朝我们这边看了一眼。
老陆推了下小江:“白娘子看你呢。”
我们几个继续向前走去。
一会,在另外一个地方又看见小白和小青了。
“小青”朝我们这边,走过来对我们说:“能帮个忙吗,麻烦帮我们拍个照。”
我说:“可以啊。”
老陆把小江推了出去,:“快去帮忙。”
小江慢慢的走了过去,帮助她们拍了几个照片。
“小白”说:“谢谢啊。”
我看她们拍完了照片,就问他们:“你们也是外地来旅游的。”
“小青”说:“是啊,我们从上海过来。”
老陆说:“蛮巧的。我们也刚进这里。”
老李说:“请问两位贵姓?”
小青说:“我姓金,她姓古。”
我指了下小江说:“他姓江。长江的江的。”
我说:“我们附近几个园林拙政园、狮子林都去过了,下午准备换个地方去逛逛,你们有推荐吗,我们几个都是随意瞎逛,逛到哪里就算啊。”
小古轻轻的说:“周庄啥的,你们肯定都去过啊。”
老陆说:“是啊,那些古镇去过几个。”
小金说:“有个新的古镇,你们肯定没去过,就在周庄旁边,叫锦溪。”
我说:“那好像是没去过,也没咋听说,哪有空去逛逛啊。”我扭头对老陆他们说。
小古说:“我们准备下午去。”
我说:“那太好了,我们也下午去逛一下吧,方便留个微信吗?”
小金说:“好啊。”她拿出了手机,打开了微信。
老陆对小江说:“快拿出手机来。”
小江拿出手机了扫了下微信。
老陆对小白说:“加个微信吧。”
小金说:“我把她推给你吧。”
小江说:“谢谢。”
她们两位就和我们告别了。
我和老陆、老李他们先聊着许仙和白娘子。
一会,在园子里看见老朱,我对小江说:“幸亏法海不在啊。”
老朱说:“啥法海?”
我说:“你长得有点像法海。”
老朱说:“没办法,用脑多,头发掉的快啊。”
我们一行人,没有一个小时就逛好了。
就我和老陆,还有点兴趣看看,其他几个也就到此一游吧。
我们几个慢慢,朝着松鹤楼的方向走去,边走边感悟着苏州的街市。
这一片还是老城区,附近没啥高楼,都是二三层的老式楼房居多,较好的保存了,老苏州的街景。
路边各种店铺林立,有面店,点心店,丝绸店,小饰品店,感觉很热闹。
随着微风的轻拂,这边的街道上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古老的石板路两旁,梧桐树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金光,偶尔有几片落叶随风飘落,轻轻覆盖在石板上,像是给街道铺上了一层柔软的地毯。
小桥流水人家,是苏州不变的主题。秋天的河水更加清澈,倒映着两岸的粉墙黛瓦,偶尔有几只乌篷船悠悠划过,船桨激起的水波,打破了水面的宁静,也惊起了几只水鸟,它们扑棱着翅膀,飞向了远处的柳树。
老城区的巷子里,弥漫着桂花的香气,那是秋天特有的味道。家家户户门前的桂花树,开满了金黄色的小花,香气四溢,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感受这秋日的馈赠。
淡淡的阳光透过树梢,斑驳地洒在古老的白墙上,墙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青苔和藤蔓交织,诉说着古城的沧桑。偶尔有老人坐在门前的竹椅上,悠闲地品着茶,享受着秋日的宁静。
街边的小贩叫卖着糖炒栗子和烤红薯,热气腾腾的食物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吸引着路人驻足购买。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嬉戏,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给这秋日的古城增添了几分活力。
路边的面馆,不时的飘出阵阵香味,让行人停步驻足,寻找的香味的源头。
苏州老城区的秋天,是宁静与热闹的交织,是古老与现代的融合,是一幅让人流连忘返的江南秋景图。
我们漫步着,很快就到了松鹤楼。
松鹤楼创立于乾隆年间,古人松鹤寓意长寿,而得名。
初期创立时主营面点带卖饭菜,后来传说乾隆皇帝南巡时,到了苏州,便服来到松鹤楼,品尝了“全家福”(就是现在炒什锦),由此松鹤楼而出名。
松鹤楼以苏帮菜而闻名,最有名的一道菜就是“松鼠鳜鱼”,这道菜因为形似松鼠而得名,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着名的菜肴之一。
苏州除了松鹤楼,还有得月楼、朱鸿兴和黄天源等着名的美食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