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琉华带着几个士兵又细致的检查了以司空知诺邻居家为中心的一圈在内的附近的所有的院子。
然后发现除了司空知诺这个院子外,司空知诺斜对面也就是邻居家正对门的房子里面也找到了两条更细小的猪鼻蛇。看样子似乎并没有出生几天。
除此之外,邻居家隔壁的隔壁也发现了两条猪鼻蛇,同样不是特别大,都是小蛇的样子。
在村民家里检查出来了猪鼻蛇,直接让周围的居民担心自己家里面也有。于是想请这些士兵也去自己家里面检查,当然信息传的这么快,还是村里面群聊传播开来的。
司琉华捏着下巴思考了一下,点头同意了,于是之前因下雪而骤然降温而窝在学校的士兵们分成好几个小队出发了。
这一检查不要紧,真的检查出来好多条猪鼻蛇。
有的已经跟抓到的这条猪鼻蛇的身材差不多大了,有的都是小巧细长的小蛇。
整个村子如同捅了蛇窝一样。
这下子村子里面的人都很纳闷。他们很想知道这些蛇哪里来的?
他们跟司空知诺一样,几乎都没有见过蛇一类的生物,只有那种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其他的地方见过几次蛇,还都是属剧毒的蛇。
他们这里没有的,然而村子里面所有的人都表示自己并没有捕捉或者是饲养蛇一类的宠物。
经过一点的科普,村子里面的人已经清楚了这种猪鼻蛇只能是被当成宠物带回村子里面的。
然而村子里面所有的人都表示自己并没有饲养过宠物。
他们甚至询问了周边村子的亲人,实际上因为地震的原因,周边村子的人也陆陆续续搬到了司空知诺他们的村子,因为他们的村子属于附近人口比较多的一个村镇。
而且各地方的周边的村镇经常与他们村子通婚,也几乎都算是有姻亲的村子了。
所以真正的留守在周围村子的就是一些老人了。
然而这些老人更不可能从外边购买猪鼻蛇这类的宠物了。
“你们最开始抓的那条蛇是雌性还是雄性?”司空知诺非常好奇的问着司琉华。
这两日司琉华一直在外面跟着捕捉着蛇,今天因为柳鑫没有时间,于是司琉华过来跑腿拿司空知诺催生的植物。
只不过司琉华来的太早了,司空知诺早晨起来还并没有催生植物,所以只能让他在这等着,正好司琉华也没什么大事情,于是干脆的待在司空知诺这边,聊天的时候还顺便帮着司空知诺绑着猫爬架。
“你这给我问蒙了,我还真不清楚他们抓的那条蛇是公的还是瓷雌的。”司琉华一摊手。
“不过就算是雌的蛇又没有雄性在的情况下,它也不可能怀孕呢。”
“万一本来是一条怀孕的雌蛇呢?”
司空知诺回怼的话,司琉华没办法反对,甚至觉得还很正确,于是他直接拿出手机开始联系研究院的人,希望他们能知道那条蛇是雌性还是雄性。
很快司琉华挂了电话没忍住,盯着司空知诺看了半天。
看来那条蛇确实是雌性蛇了。
司空知诺头也没抬的继续催生着一株油菜。
“那条蛇确实是雌性的蛇,所以你的猜测十有八九是正确的,但是现在的疑惑是这条蛇究竟是哪里来的?”
“你纠结这个干什么?反正现在找不着这条蛇的来源,你不如再让你的士兵仔细检查一下村子里面还有没有蛇窝了?我记得有的蛇生蛋之后是不会在窝内守护着的,虽然不清楚猪鼻蛇的习性。你还是好好检查一下村子里边吧。”
司琉华点点头,于是他干脆也不等着司空知诺继续催生植物了,干脆利落的拿走司空知诺已经催生出来的几样植物准备回部队。
想要仔细的全面的检查村子里面的还真是有些麻烦,毕竟他们队伍里面可没有人会懂蛇呢。
后续检查了两三天之后,部队确实又在一些空旷的已经废弃的屋子里面发现了一堆蛇卵,而且有不少。
而且让司琉华很头疼的是,有不少蛋壳是碎的。
而且现在这些蛇都已经变异了,抓起来更是费劲,但是费劲也要进行抓捕啊。
又过了两三天,村子里面有关蛇的来源终于理清了。
经过各位长辈不断的询问自己家的孩子,终于有了一个大学生开口了。
当然蛇并不是他的宠物,而是跟他同车而来的一位同学
这位大学生是在南方上学,回来的时候带了十几个小罐子,因为当时国家动员回家,所以检查的也不是那么仔细,他就带着蛇上了车,只是后续被列车员发现之后坚决让他处理掉了。
于是陆陆续续的,这位同学就往下边扔下去了九个装蛇的盒子。
这位大学生表示这些盒子里面最常见的就是猪鼻蛇。
这算是解释了村子里面哪来那么多猪鼻蛇?
不过司空知诺很好奇这位大学生的同伴究竟扔下了多少条蛇。
于是司空知诺单独私聊了这位同学。
得到的结果是进入省内后,扔掉了三个盒子,进入他们市的管辖范围里,扔下了一个小盒子。
这位大学生在到家下车后,看见这位同学又扔掉了五个盒子,其中四个盒子是猪鼻蛇,一个盒子是竹叶青。
竹叶青的盒子扔下来的时候,盒子开了。
这下司空知诺也跟着头疼了,虽然不清楚这位大学生扔下的竹叶青是什么类别,但是据司空知诺所知,竹叶青都是有毒的。
于是司空知诺连忙把大学生和自己的聊天记录截了起来发送给司琉华那边。
司琉华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直接傻眼了,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呀?什么蛇都养,他浅薄的知识里面竹叶青似乎是国家保护动物,这玩意还能私人养殖吗?
司空知诺肯定的告诉司琉华,竹叶青可以私人养殖,虽然需要办理一些手续。
然而司琉华已经不想知道竹叶青能不能养殖了,他带着士兵再次搜索这村子,就怕有遗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