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如笑话一般,自以为抓住了机会,实则一切都在皇帝掌握之中。
自古以来,造反成功者都有共性,民心、兵力缺一不可,朝中也当有内乱以至于无法管辖造反者。
然而朝廷安稳如山,百姓安居乐业,纵使给皇帝施加了一个不敬仙人的罪名,百姓也不会帮助他们造反。
又有风部监视一切,雷火二部伏击在各地,安王与金家的造反并未得到成果,就已经有了没落之象。
如今又被金翎军包围,单凭他们豢养的私兵,完全是螳臂当车,金翎军仅阵亡十几人,就将起义军全部拿下。
金家被押送入天牢,等待择日问斩。
安王软禁宗人府,其子女被贬为庶人,安王府被抄家。
然后皇帝重新上朝,止住了自己的孩子争权夺位的乱象,将大皇子封为太子。
四皇子、五皇子被贬谪,连封地和王号都没有,只占着一个皇子的名头。
上一世登上皇位的三皇子在争斗中瑟瑟发抖,得了一个羡王的名头,被分配到临近边境的府里。
二皇子安分守己,且熟读诗书,被皇帝封了个国子监博士,送去国子监教学生去了。
将五个皇子安排好,皇帝将屠刀对准了在这次内乱里插过手的世家。
他们虽然经过重重掩饰,但在风部全力运作下,依旧找到了蛛丝马迹。
而皇帝是不需要确切的证据的,只需一个由头,便对世家门落下了屠刀。
皇帝对世家有所忌惮,毕竟他们存在太久,反抗起来也会让庆朝陷入混乱。
所以皇帝给顶级世家轻拿轻放,中层世家则交出部分产业,底层世家便全部抄家。
世家们不想同意,但皇帝的态度很明显,不同意,那就大家一起玩完,大不了就当个昏君之名,给庆朝除了这块顽疾。
世家自私且惜命,知道是他们稍逊一筹,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经过这一遭,朝中气氛也变得清正起来,世家们缩着头,他们扶持起来的官员也不敢冒头,生怕被皇帝铲除。
解决完国内的事,楚辞在皇帝的邀请下,举行了一场仪式。
利用海市蜃楼的原理和一点小小的法术,京城的人都能看见白日星辰。
广袤无垠的星河之中,一颗璀璨星辰发出亮光,清正大气的流光在众目睽睽之下落在皇帝身上。
皇帝身上有堂皇紫气浮现,天空当中亦有紫气东来,霞光万道,将皇帝衬托得仿佛飞升一般。
仪式结束后,风部在大街小巷中散布消息。
之前皇帝昏迷并非得罪仙人,而是神游天外接受紫微星传承,如今已是真真正正的紫微星君,乃是实打实的仙人下凡。
而国师楚辞是辅佐皇帝的仙人,被称为玄玉妙道仙。
楚辞本不打算要这个称号,架不住皇帝几次纠缠,才收下这封号。
本来这事大家也只听个稀奇,于寻常百姓而言,皇帝跟楚辞都离得太远,即使是仙人下凡也与他们无关。
但皇帝谨记功德之说,在与群臣商议后,借着仪式成功的理由,给天下免农税一年。
再多就不行了,朝廷还要靠税收维持呢。
即便如此,免税一年也足以让百姓们欢庆,口口相传,赞颂皇帝真真仙人也。
百姓们因免税而欢欣之时,朝堂上几经争论,最后确定由王老将军率军攻打北方异族。
战争当然要有个正当的名号,于是一封由文官集思广益写出的数万字檄文传遍天下。
檄文言辞切切,将北方异族的凶狠无情、残忍无道写得清清楚楚,将他们来犯庆朝的罪孽写得明明白白,声泪俱下,感人肺腑。
又有捉风使散布些捕风捉影的消息,比如边境有村落被北方异族屠杀,妇孺被制成皮衣,青壮被烹饪。
将全国人民的情绪都调动起来,让他们对北方异族产生了破天的愤怒。
后果就是在军队出发时,百姓夹道百里相送,让将士们将北方异族打得不敢来犯,扬庆朝国威。
王老将军率领二十万军队能不能拒敌于外?轻而易举。但要将北方异族全部打服,将北原收归国土就难了。
北原地势平坦,异族中多骑兵,庆朝却没有那么多骏马。跟异族打骑兵战,庆朝还是差距甚远。
这也是庆朝明明国力强大,却无法将北方异族赶尽杀绝的原因,他们太能跑了。
为此楚辞特地发明了火药,制成火枪和手雷让军队们带上。
火枪威力不大,顶多两百米外击穿轻甲。
手雷也是如此,伤害范围只有半径三米,还得是核心范围才能炸死轻甲士兵。
楚辞并非拿不出更多,只不过觉得这两样就足够达成目的。研究后续的事被工部接手了,一个个眼红得很。
发明出改变世界的武器,绝对能名留青史,这对他们是极大的诱惑。
更别说还有皇帝画的大饼,能研制出更强火器者,赏赐千两黄金,封侯爵,三代不降的那种。
有名有利还能满足自己的爱好,工部的研究狂人已经开始熬夜了。
还是楚辞提醒他们火药威力太大,小心被炸死。这群人才收敛起来,每次都要在纸面上研究许久,有把握了才在做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实验。
慢是慢了点,但胜在安全。
似乎是楚辞给工部指了个方向,让其余职位的大臣都眼红了,迫切想让楚辞也给他们指个方向,好歹能有个获得功德的明路。
楚辞想了想,觉得推进一下庆朝发展也没什么不行。
给太医院送去两道药方,让他们研究一下治疗瘟疫的特效药。
给农司讲解一下什么是遗传,让他们去培育高产水稻。
还有什么开海寻找新大陆,设立孤儿院也就是善堂抚养孤儿,打击罪犯。
包括一些只是雏形的想法,让百姓老有所依、免费治病之类的,楚辞都告诉了他们。
只是这些都需要庆朝国力达到一定水平,所以楚辞只提了个概念,让大臣们有这个意识,提前安排好计划。
当然还有更加重量级的,对古代来说完全超脱于时代的东西,楚辞打算等庆朝进一步发展之后再提出。
比如女子上学,女子参军,比如义务教育。
这些都太过挑战古人认知,需要铺垫之后再提出。
不然即使以他的谪仙名头,也镇不住天下文人的悠悠众口。
文人自诩清流,女子就该在家中相夫教子,怎么能玷污他们高尚的文学之道。为此抗争,说不得还因为扞卫文道、对抗仙人而青史留名,反倒是合了他们的意。
在一切迈上正路,庆朝欣欣向荣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乱了朝中平静的气氛。
越国对庆朝发起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