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的竟然不是大明劲敌后金,而是讨论千年大劫。
“诸位爱卿,不是朕自负和狂妄。”
“后金朕从来都没有放在眼里,后金不过是我大明练兵的对象。”
“老奴儿成不了朕的对手。”
一众文臣都懵逼了,他们害怕恐惧的事儿,在天子这里竟然这般不堪一击。
海瑞却满脸红光,哈哈大笑道:“陛下圣明。”
“我大明只要反腐成功,复兴那是必然的趋势。”
“复兴后的大明,后金算个屁。”
这老家伙虽然是文人,但是脾气暴躁得很。
如今他接任都察院,里面那群一直划水的御史们都变得亢奋起来。
作为御史,他们都知道一点,跟着海瑞海公,那就放心大胆地去做.………
不要怕自己成为替罪羊。
海公名气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此。
只要他吩咐和下达的命令,出问题了,海公都会承担起一切后果。
从不把自己属下当炮灰牺牲。
这就是海瑞的作风和人格魅力。
反腐已成了当下头等大事,并且已经通过论证。
这是朱由校的理论,论证兴衰的根源,实际上就是反腐倡廉。
保持大明吏治清明,随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新政推行。
任何新政推行,都离不开清明的吏治,否则中枢制定的各类新政就是空谈。
一众大臣不是不担心熊廷弼和袁可立的实权过大,会造成军阀格局。
不过朱由校有着极强的信心,两人都没有反叛之心。
他早已安插了具现复活出来的人在两人麾下效力,掌握着两人的兵权。
要是有哪个能力反叛,那才有鬼。
不要说军队,便是地方各大基层官吏,朱由校都打算用自己具现复活出来的人才担任。
地方封疆大吏不听话,那就直接架空,然后轻而易举地拿捏。
不想干滚蛋,大明不稀罕。
内政方面的人才储备足够用了,至少可以解决暂时所需。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由校手中掌握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大明爆发出来的火力更加恐怖。
创造更强,其新思维,都是推动大明变革的动力。
作为土着臣子,可能会担心,作为具现复活出来的臣子,心里从未担心人才不足。
以天子那神鬼莫测的手段,文官集体辞官都不会干扰大明的新政推行。
衍圣公还没有出手,实际上就是等朱由校全面推行反腐。
他要发动所有被撼动的士绅利益群体,一起发动攻势。
让朱由校这个暴君知道,没有他们这些文人为大明打理地方,大明就是个空架子。
殊不知,朱由校已经给他们设套了。
等着他们爆发,然后全部通过辞官,随后天子俱现复活的人才便直接接手。
没有了权柄,按照这些当地官吏干的事,都是抄家灭族的结局。
活下来少之又少,已不能影响天子把土地收回的大势.
文官集团,打着代表士林的旗号,准备逼宫。
反腐本质上反的就是士林。
大家心里都清楚,别看他们在地方发声,好像他们都是为国为民的先锋。
事实上,他们才是大明帝国复兴和强大的毒瘤。
是腐蚀大明这棵大树的根须以及根茎。
士林这块遮羞布是天子亲自撕下来的,同样也是天子践踏的。
在文官集团把刀子插进天子身上时,天子便没有了退缩的可能。
从蛮夷过渡过来的孔家店,实际上已经不干净了。
主要是这孔家店还如此理所当然,好像过来做大明的衍圣公,是给大明面子。
朱由校心里一阵冷笑,如同孔家嘲笑皇家,孔家店可以长久地开着。
皇家都在更替,唯有孔家没有更替。
这心里到底多嚣张,直接藐视皇权,觉得皇权不过是孔家效忠的对象之一。
大可以换一家继续嚣张,反正士林都是以孔家为荣为核心的。
离开孔家,皇朝可能连统治的能力都没有。
朱由校现在就要打破这个桎梏。
文化不是只有孔家,还有其他家啊………
以前是没有机会实现,现在他具备重塑大明文明和文化,重塑大明官吏的核心思想基础。
不再以儒家一家之言而统治一个国家。
日后应该换成,天子只要喜欢,都可以换一个统治体系,并非离开某一家就活不了。
九州里面每一个皇朝,其实都以兵家、法家牵制儒家。
现在朱由校直接掀翻了,不以某一家治国,而是白家并举。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选百家有利于帝国统治的,不利于的弊端直接踹了。
一旦大明成功,那其他皇朝都会逐渐培养自己的统治班底。
不会一味地迁就,把儒家的地位拔高了,搞得儒家一副高高在上。
好像他们说的都是真理,不听就是歪理邪说。
现在朱由校的人才,已来自诸天万界,怕个屁。
不存在被某一家坑了。
大明当下底蕴太薄,人才培养数量不充足,只能徐徐图之。
打着反腐的名义,为天子戴上一个光明正大的帽子。
不以废除儒家为口号,等于默许了儒家的存在。 反正只要是人才,那朱由校就没有不用的道理。
人才,才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石,只是人才范围不再限制儒家这个群体,而是百家范围。
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文化和体系。
以专业的人对接专业的岗位,不再是儒家前去担任,其他专业人士只能成为其附庸。
儒家其实是最不能给予权柄的一个学派。
搞搞文学,儒家最擅长,这点值得扶持。
这也是朱由校留给王阳明的新学派。
除非他们的新学派有大才,否则就只能在这个领域待着。
“一个孔家店而已,大明并非离了孔家店,大明就不能治国了。”
天子当着一众心腹大臣直言不讳地说。
可见天子是动了杀心。
出自儒家的臣子,心里很是心痛,对衍圣公更是恨之入骨。
别说这些臣子,便是远在江南的王阳明,对孔家店反感无比。
他尊崇的是孔圣人,而不是孔家店。
何况他觉得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责任和继承发展。
而不是一味地遵守圣人一言一行,只要是人都有错误。
不存在所谓的完人。
对圣人之言,也要带着怀疑地研读,分析其合理性。
魏忠贤忽然急匆匆地进了大殿,在朱由校身边低声道:
“陛下,国子监的士子有异动,想要逼宫。”
朱由校闻言,颇为惊讶道:“理由是什么?”
“理由是反腐。”
“说反腐就是动摇大明基石。”
大明反腐不可能反到那些底层百姓身上,只会用在士林身上。
士林代表的是士,士来自士绅这个群体。
杨涟听着火气顿时上来了,骂道:“这群畜生,身正不怕影子歪。”
“怕什么,害怕自己是贪官污吏?”
海瑞嘿嘿笑道:“说明他们怕了,他们心里都明白得很。”
“别看平时清高,事实上这群人最贪。”
“老夫的屠刀不可能因为他们而改变。”
“以前可能要准备棺材,现在以老夫的实力不需要了。”
朱由校道:“你们就按照原定计划执行,明日便南下或西进。”
“不能因为一群老鼠屎而坏了朕的大事。”
瞧着一众大臣纷纷离开,朱由校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冷意。
他不得不佩服复社的忽悠能力,可惜这群人不能为他所用,心里有些遗憾。
机会他早已给了,但是复社的人就是装作没有瞧见。
可见复社要的东西更多,觉得天子给不了。
他们要通过士林和复社的力量,让天子全面妥协,乃至成为他们的吉祥物。
最好的吉祥物,无疑天子摆烂就是最佳方式。
大明和平了二百年,让这些白痴有些飘了。
要是放在蛮州、荒州和金州,只怕他们都变成了狗。
哪会像现在这样,可以疯狂地撕咬或狂吠。
黄立极对这群人失望了,太不懂得看大势,都是一群中二青年。
真以为天子不敢杀人,不敢杀文人?
难道没有看到周如磐这些大儒都已经毁灭了,头真的这么铁?
真的是为了儒家未来,为了道统?
他是一百个不信,更相信是为了利益。
只是国子监里面,不知有多少人才会成为明天的冤魂。
顾秉谦听到黄立极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这个老阴逼,竟有仁慈的一面。
“黄大人,我们现在无能为力,切莫干傻事。”
黄立极苦笑道:“首辅大人,黄某只是为那些寒门弟子感到可悲。”
“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啊 …. … \"”
毕自严同样脸上露出一丝痛苦和惋惜。
大明培养人才的国子监,竟然成了复社利用的对象。
他们吃着陛下给的俸禄,干的却是在陛下背后捅刀子。
这样的滋味,换做任何人都非常不好受,更不可饶恕。
“这是忘本啊 ………
“忘恩负义,圣贤书都读到狗身上了。”
“大明文官流的血还不够多,还不够警示么?”
孙承宗道:“他们已经疯了,衍圣公也疯了,东林党也疯了。”
深知天子底牌,他们这些大臣最不想见到的事终究爆发了。
这次处理国子监学子逼宫,没有通过内阁,而是天子直接给东厂下达了屠杀令。
只要明天来的,反对反腐的,不论是谁,都不可能活着,乃至人家都不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