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官开始讲解窃听技术的理论知识。他站在斑驳的黑板前,用粉笔吃力地勾勒出复杂的线路图,口中详细阐释着窃听设备的工作原理。
李海波听得很认真,将每个要点都深深烙印在脑海里。而其他学员,大多一脸懵懂,望着黑板上犹如天书般的知识,似懂非懂,眼神中满是迷茫。
讲完理论,宋教官小心翼翼地从一个破旧的木箱子里,捧出一套窃听器设备。一看就是宋教官的个人珍藏,还是有线的。
他一边向学员们展示其构造,一边说道:“别看这东西个头不大,作用可不小。
只要安置恰当,目标人物的一言一行,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学员们好奇地围拢上去,一个个伸长脖子,眼中满是新奇。
实操环节,宋教官没舍得让学员们上手,只是亲自演示了一遍。
没办法,这是基地仅有的一套窃听设备,宋教官宝贝得不行。
学员们只是一个个轮流用耳机听了一下窃听效果,宋教官就赶紧收了起来。
一天的训练结束,疲惫的李海波回到家中。
刚一迈进家门,便瞧见几个小家伙正围坐在堂屋里,专心致志地糊着火柴盒。
他们小小的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认真,稚嫩的小手上沾满了浆糊。
李海波心中满是疑惑,走上前问道:“新仔,你们这是在干啥呢?怎么想起糊火柴盒啦?”
新仔抬起头,咧嘴笑道:“大哥,林老师走后,孤儿院又来了两位义工老师。
有个邱老师,她家开火柴厂的。
她为了帮孤儿院,就把糊火柴盒的活儿介绍过来啦。
我们把活儿带回家做,能给孤儿院挣点钱呢。”
一旁的小花也停下手中动作,接着说:“是啊是啊,邱老师可好了。
她还说等我们做完,会给我们带好吃的。
这样孤儿院就能有更多钱,给小伙伴们买新衣服和书本啦。”
李海波听着,心中一阵感动,看来不管什么年代都有善良的人,在为这个社会默默付出。
他摸了摸小花的头说:“小花真棒,越来越乖了,知道为孤儿院分担了。那这活儿累不累呀?”
小花小声嘟囔:“有点累,手指头都疼了。”
李海波鼓励道:“你们都是好孩子,要是累了就歇会儿,别累坏了身体。”孩子们听了,纷纷点头,又低头认真地糊起火柴盒来。
孩子们去了孤儿院读书后,身上发生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比如小黑和阿生他们,在街上流浪久了,身上难免会有一些小偷小摸的坏毛病,没办法,人在饿极了的时候,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再拿小花来说吧,从前的她,活脱脱一个野丫头,成天在街头巷尾疯跑,满口都是粗俗不堪的脏话,一身街头混混的习气,行事毫无章法,小小年纪就开始聚众打架,见谁都带着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儿。
可自从进了孤儿院,在老师们耐心的教导和良好环境的熏陶下,孩子们像是被春风拂过的幼苗,渐渐展现出别样的生机。
如今的他们,再也听不到那些不堪入耳的话语,取而代之的是礼貌谦逊的言辞。
行为举止间,也全然没了过去那股混不吝的模样,让人不禁感叹,环境对人的影响着实巨大,真的能够塑造和改变一个人。
晚上吃过晚饭,李海波躺在床上,开始在脑海里复盘着今天所学的窃听技术知识。
他越想越觉得,如今的窃听技术着实原始。
就拿今天的那套有线窃听设备来说吧,号称是当今最先进的了,能悄无声息地获取情报,但实则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首先,安装这有线窃听器,就必须得找到合适的线路进行连接,而且还得在目标区域内隐蔽地布置线路,这过程不仅麻烦,还极易被发现。一旦被察觉,那整个窃听计划便会功亏一篑。
其次,这有线设备的监听范围也十分有限,受限于线路的长度和走向,根本无法做到全方位、远距离的监听。
并且,只要对线路稍加留意,仔细检查,想要防范这种有线窃听其实并非难事,只要找到线路并切断,或者对相关设备进行破坏,就能让窃听器失去作用。
至于更为高级的无线窃听技术,以李海波对当下科技发展的了解,应该还没有被发明出来。
毕竟,以当前的科技水平,无线语音通信都才刚刚起步,绝大部分的无线通信还是电码通信。
想要实现信号的远距离无线传输并且保证稳定的监听效果,还有着诸多难以跨越的技术难题。
想到这里,李海波又信心满满,你们的这些所谓的高科技,在我这“顺风耳”异能面前屁都不是。
在之后的日子里,训练的强度和难度与日俱增。
除了先前接触的窃听技术,他们的课程表不断扩充,陆续开始学习密码破译、格斗、枪械使用以及化妆等一系列特工必备技能。
但是基于条件的限制,所有的课程都是阉割版的。教官们在讲课时,也只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许多关键的知识和技巧都未能深入传授。
顺便提一下化妆教学,这位教官的水平,和朱云秀相比,简直是个弟弟,不过是略懂皮毛罢了。甚至都比不上李海波现在的水平。
李海波和杨春等几人,深知在这暗流涌动的特工组织中,低调行事才是生存之道。
他们始终秉承着低调做人的原则,在各项训练中刻意压制着自身的实力。
除了在格斗对抗中,他们四人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其他的每一项表现都恰到好处,既不会因为太过差劲而引人怀疑,也绝不出头露锋芒。
时间如同一条无声无息的河流,在平淡而又忙碌的训练中缓缓流淌。
直到有一天,一则通知打破了这份平静——李海波四人明天结束训练,因为前往港岛已经一个月的丁木村和李斯群明天就要回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海波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在基地的学习时光,已经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整整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