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就是个童生,别以为他不识字就不知道,离做官,早着呢!
方老爷子今天是真的开心,他的儿,第一次考试就考上了。说明啥?说明他天生就是个念书的料,说明他眼光好,选对了人。说明他,即将成为老太爷!
哈哈哈哈哈……
“老爷子恭喜啊!”
“两位差爷一路辛苦,快请进,快请进!”
围观的人没敢跟进去,都站在门口,老方家,真是祖坟冒青烟,上辈子积了啥德啊!
围观的,无不羡慕到不行。
堂屋内,两个衙役宣读喜报后,老爷子招呼他们落座,随即小心翼翼的把喜报塞进怀里。
方老二媳妇赶紧端上两大碗红糖水,“差爷,咱们乡下人,家里也没个茶叶子,只有红糖水,您们别介意啊!”
当然不介意,红糖也是好东西。走了一路,他们早已口渴,端起碗,“咕咚咕咚”喝了个精光,然后起身,拱手道,“老爷子,童生老爷,我们还有别家喜报要送,就先行告辞了。”
方老爷子会意,刚才四儿就跟他们说了,收了喜报,要给差爷红封。
他已经备好了,一个红封二十文。
“这个,二位拿去喝茶,一路辛苦了。”
衙役不客气的接过,“多谢老爷子,我等告辞。”摸着里面是铜板,还不是很多,两人的脸色微变。
这家子人,有点小气啊!
衙役走后,村长也来了,跟老爷子道喜,方老头得意的不行,看吧看吧,他儿子中了童生,全村的焦点都从宋家转到了他家,现在,他们才是枣树村最风光的人家。
“老爷子,老四中了童生,不办酒热闹热闹吗?”
方老爷子满是笑脸的老脸一顿,摆酒,不不不,这种喜事一般都是请人白吃的,最多也就是随一把青菜,几个鸡蛋,家里已经拿不出摆酒的钱了。就算有,也不可能拿钱这样糟践。
“不了,老四说只是个童生而已,今后路还长,不宜铺张。”
没有酒席吃啊,没劲!
“你家老四真是个上进的。”
“可不,今天又在屋内苦读,半天了,还没出门。”
村民:果然,这书不是那么好念的。刚考完试,都不放松一下。同样也说明,方家老四,果真如传闻般用功!
他能考上,绝非偶然。
老方家。
“相公,你现在可是枣树村最得脸的了,放眼看去,再没人比你更有出息。”老四媳妇讨好的说。她现在走出去,村里的小媳妇,别提多羡慕她了。
方老四的下巴微抬,心里骄傲的不行,嘴上却谦虚的说,“这次纯属运气好,刚好考的都会。要不是王兄倒霉,他此番,定然也能中榜。”
“相公就是太过谦虚,童生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想考就能考上的。”她看着自己男人,真是越看越满意。
“接下去,是不是得去县城念书了。”
方老四点头,“镇上的夫子已经无法再给我们授课,他学识有限。明日,我便和爹商量去县城的事。”
老四媳妇儿眨眨眼,“我能跟你一起去城里吗?你也知道,我干不了农活,留在家也无大用。
而你一人在县城,我也不放心。我们在学堂附近租个小院子,好歹你身边也有个人照顾,下课后也能有口热乎饭吃。”
方老四心动了,有人照顾,肯定比他一个人好。再说,他要是去了县城,媳妇儿在村里,两个人啥时候才能有娃。
“我和爹商量商量。”
“嗯。”
去县城好啊,城里的水养人。去了城里,她肯定皮肤会白皙些,嫩滑些,说不定五官也会精致些。
她一定要跟着走,留在这干嘛?啃窝头吗?老四不在没人护着她,还不得被两个妯娌给活吞了。
“当家的,没想到老四真能考中,听说很少有人一次就能中,老四看来真是读书的料。”
方老二自觉的挺直腰杆子,得意的说,“那是,也不看看是谁?我方老二的弟弟,能不行吗?”
老二媳妇推了他一把,笑道,“你个臭不要脸的,又不是你中,得瑟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