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后我大多数时间都会在此山修行了。”
泰尚回过头看着白荷与周平。
白荷眼神充满着忐忑与迷茫,而周平倒是淡定些。
白荷毕竟是与泰尚一同长大,如今公子外出修行,她一人留在府内还有何用呢?
更何况,早两年她在泰尚身边便见识到了种种神异手段,心里也是渴望修行的。
只是她知道自己身份,平日里也就跟着看看道经,不曾主动向泰尚开口。
不过泰尚却早就明白白荷的心思,之前是因为时机未到,如今却是并无什么顾虑了。
既然决定以后要收徒传法,先教教身边亲近人也是应当的,而且二人年纪不大,悟性尚可,将来说不准真有一番作为。
只是可惜泰尚父母年纪已高,也舍不得偌大家业,拒绝了泰尚请他们上山修行的提议。
泰尚其实也清楚,毕竟父母年龄不小了,即使一心修行,余生也难有大成就了。
所以他只是留下了一卷删减版的【和光炼气法】,此法只能用以强身健体而无法力修行之策。
“日后我若独自修行,难免有些不便,建成道观之后还是需要人手打理,你们可愿随我修行?
非是收徒,仅为传道!”
泰尚笑着看向二人,开口说道。
两人愣了一下,随即狂喜,异口同声的说道:“愿意愿意,当然愿意,多谢公子!”
这几日他们可算是听够了公子的事迹,自然也是知道如今能跟着公子修行是多少人这辈子都修不来的福分。
即使不是收徒也是天大的机缘。
被这巨大的惊喜砸中,白荷前两日的郁闷瞬间不翼而飞,脸上的笑容闪过后又重回往日的平静。
只是眼底的喜意却是藏不住,而周平则是嘴角咧的都要笑歪了。
“那便好,走吧,先随我上山!”
“是,公子。”
刚回完话周平便走到泰尚前面准备开路,这条上山的丛林小路一年走不了几次,杂草丛生。
毕竟此山离青山城三十里远呢,上山的路还崎岖难行,往日里连城里的富家子弟出门踏青都不会来此山。
看着开路的周平,泰尚不禁哑然一笑,随手法力化作灵光卷起二人,犹如一道剑光冲天而起,撕裂山脚的雾气直奔山顶,顷刻间便不见踪影,只留下二人的喊叫声在空中回荡。
仅仅数十个呼吸之后,泰尚便携带着他们落在山顶处。
白荷二人脸色苍白,还有些惊魂未定,但神情中却充满兴奋!
“既然决定让你们日后随我修行,今日便让你们先感受一下,等你们日后修行有成,通天遁地不在话下。”
泰尚的话语间引起了二人对修行的渴望,飞天遁地这等伟力,普通人自然是无法体会其中的诱惑所在,但又满是幻想。
从这一刻起,他们二人修行的意念坚定不少。
“是,公子!”
“嗯!”
泰尚轻笑着略微颔首,转过身去背负双手站在山顶,看着山脚壮阔的白龙江,
“这里马上就要修建一座道观,你们也会在此修行,日后便不用再叫我公子了。称观主吧!”
二人面面相觑,尽管白荷有些不乐意,在她看来叫观主肯定没有公子亲近。
但也不敢反驳,只能躬身一礼回道:“是,观主!”
泰尚见此没再多说什么。
“观主,可曾想好道观何名?”
“太清!”
......
五日后,晴空万里。
老君山脚。
一群工匠正窃窃私语的准备爬山。
“工头儿,这山这么高,还只有小路,要修道观可麻烦咧!”
“屁话,我能不知道?可人家工费银子给的多啊——”
“给了多少?”
一听这话,周边的工匠都竖起耳朵,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的工头儿。
“这个数!”
工头儿伸出三根手指,在众人面前晃了晃。
“三......三万两?”
“多少?”
“我滴亲娘哎!”
“听说是个仙人修的道观,难怪这么大方呢!”
“就是这路难走了点。”
也不怪工匠们兴奋的跳起来,毕竟这可只是属于他们的工费,材料费不算在内的。
就在这时,突然山顶似乎有一道红光落下!
“你们快看,那是什么?”
“哪儿有什么——”
话音未落,只见一道火红色剑光从山顶呼啸而下,沿着山间小道直冲山脚,只数十息便又破空飞去!
只留下丈宽的路基,野草焚烧后的灰烬缓缓消散。
这正是泰尚手持青屏所化!
众人目瞪口呆的望着,震撼不已,竟然无人开口!
数息后一片哗然,青山剑仙的名号越发响亮,太清观的修建正式开始。
......
齐宣武二十二年九月四日,老君山。
数月时光一闪而过。
整个玉阳郡都没再听说妖兽出没之事,倒是同属莱州的琅琊郡出现过一只野猪妖,可惜等泰尚听到消息的时候此妖已经被东阳王率众斩杀了。
这段时间青山县也颇为平静,只是泰尚在老君山立观修行之事闹的沸沸扬扬,道观还没有修建完成,想要拜师修行的人就已经一日多过一日。
好在经过数个月的施工,在泰尚消耗大量法力动用法术帮助修建的情况下,道观终成!
上山的羊肠小道已经变成了一条由近丈宽的青条石铺成的台阶蜿蜒而上,周围立有凉亭。
在台阶修建之初,这路基便是泰尚御剑修理出的,而青石台阶之所以光滑如镜,亦是如此。
山腰台阶处立有一块近丈宽三丈高的巨石,巨石上用剑刻有太清二字。
这是泰尚手持青屏刻写而成,常人见之便会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剑意。
若是悟性上佳说不定能悟出些许剑法,悟不出来也算是一个震慑外人的手段。
巨石旁还开辟有一座由青条石铺就的数十亩大小的广场,广场北面还建有丈高、方圆十丈的平台,这是计划未来用以招收弟子、举行各种法会的场所。
沿着青石台阶继续上山,山腰沿途均是一些偏殿建筑,其依山势而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行至山顶便能见到太清观的主体,那是一片绵延不绝的道观群落,外围被一圈丈高的白墙围住,青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百余亩的太清观布局严谨、肃然大气,从空中俯瞰可见,山顶的自然美景与道观建筑相映成趣,蓬勃的灵机围绕着整座山峰。
端的是一处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绝佳之地。
走进道观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庄严肃穆的主殿——太上殿。
此殿气势恢宏,高近五丈,飞檐翘角、斗拱繁复,殿内中间供奉着一尊三丈高的道士石像,其手握佛尘盘坐,雕刻精细、表情生动。
这是泰尚幻想的太上道尊形象,以青石雕刻而成。
太上殿两侧,分布着多座配殿与厢房,殿堂之间以回廊相连。
此外,主殿后面还设有钟楼、鼓楼、斋堂、客堂等建筑,以及修炼与生活所需的丹房、静室等。
而泰尚的修炼之所便在整个老君山最高点,也是天地灵机最浓郁地方,只需往山脚一望,映入眼帘的便是气势磅礴的白龙大江。
此处只有一间偏殿附带前后两个小院,被六尺高、半圆形的矮墙围绕起来,另外半边自然是悬崖绝壁。
前院自不必说,是将来泰尚召见弟子之所,后院才是泰尚平日里修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