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都监,大军再行两日,就该到梁山水泊的水域了!”费保转头看向欧阳寿通道。
“兄弟可有派人给梁山传信?”欧阳寿通仍旧有些担心“咱们打的是官军旗号,若是引起误会……”
“您就放心吧!”一旁的卜青笑道“阎五哥哥已通知寨主,山上只等我们到了,便一起行事。”
欧阳寿通微微一愣。
他派出去的斥候回报,官军将梁山围的如铁桶一般,就连附近的村民都不准靠近。
不知道费保和卜青,又是如何跟大寨联系的呢?
不过,费保和卜青不说,他自然也不好多问。
船队又行了两日,从海湾转入内河中。
这日清晨刚刚出发,便见前方七八只小船驶近来。
船上早有一人高声喊道“前方可是欧阳都监人马?”
欧阳通寿带着费保和卜青两人来到船头,却见对面对面船队之人,皆是官军打扮。
说话之人,站在首船上,却是个将军模样打扮。
身躯凛凛,足有九尺来高。
站姿挺拔如松,仿若一座巍峨的山峰。
一袭精致青铜铠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冽的光芒。
剑眉入鬓,双眼如鹰隼般锐利。
身上自带着一股从战场厮杀磨砺的杀气。
欧阳通寿不敢怠慢,慌忙抱拳行礼道“本将便是欧阳通寿,不知道将军名讳?”
那人回礼道“吾乃飞龙大将酆美,特奉童枢密之命,前来接应欧阳都监。”
听闻对方是酆美,欧阳通寿不敢怠慢,慌忙邀请酆美登上大船。
先将费保和卜青介绍给酆美,言是麾下旗牌官。
说话间,早有人在甲板上摆上桌椅,端上酒肉放好。
欧阳寿通请酆美坐了上座,自己在对坐坐下,又请费保和卜青两人打横落座相陪。
酆美先请随行小卒回去给童贯报信,方才落座。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酆美细细道来。
初阵交战,便折了大将陈翥,官军士气难免受挫。
童贯采纳他的建议,四面屯军,各处巡逻把守,如铁桶一般围困梁山,只等欧阳寿通到来。
这些日子,两军虽无大战,却也有零星交手。
官军打造了不少战船,只是军中习水战者不多,屡屡受挫。
五日前,许州兵马都监李明,中了梁山诱敌之计。
两千人马,数十艘大船,在水泊中全军覆没。
李明被梁山混江龙李俊斩于乱军之中。
官军更是士气低迷。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个时候,东京的圣旨到了,限令他们一个月内剿平梁山,班师回朝。
童贯心中忧郁,于是让酆美亲自带人在入海口等待,只等欧阳寿通的水军到来。
说到这里,酆美看着欧阳寿通笑道“如今欧阳都监大军一到,梁山便指日可平。到时候欧阳都监一路高升,大家还得多多亲近才是!”
“多谢大将军提携!”欧阳寿通慌忙起身拜谢。
酆美的意思十分明显。
童贯久战不下,若是欧阳寿通一到,便攻克梁山,必然是大功一件。
等到论功行赏之时,怕是要平步青云。
童贯大老远地将欧阳通寿从扬州调过来,肯定是知道他有过人之处。
酆美作为赵官家面前的红人之一,想了解欧阳通寿的底细肯定不难。
肯定也知道他跟高俅之间的那些过节。
酆美,这是在拉拢他。
也是在暗示他,自己可以做他的靠山。
一个有心拉拢,一个有意奉迎。
这一顿,自然是宾主尽欢。
船队入内河,次日中午便来到了一处窄水港。
不过三五十米宽的水面,被十几条横江铁索拦住。
水港两边,皆是官军营寨,连绵不绝。
早有数条快船迎了出来,为首之人正是围困梁山东面的大将之一,邓州兵马都监王义。
王义过来与酆美、欧阳通寿等人见过,方才让人解开拦江铁索,放船队进去。
等船队通过,又迅速将水港用铁索拦了起来。
船队继续前进,欧阳通寿带领着众人,陪同酆美站立主船船头,朝前方眺望。
酆美朝众人道“经过王都监把守的京通港,咱们就算是正式进入梁山水域了。”
话毕,他便指着右边的一片山域道“那里就是梁山大寨。四周山势陡峭,若是想要强攻,怕是不易。若是上山,从金沙滩登陆是最稳妥的办法。”
酆美的话语顿了顿,然后又接着道“去岁的时候,济州城防团练副使黄安,就是从金沙滩上岸,差点将梁山灭了寨。”
“不过那时候梁山梁山首领还是白衣秀士王伦,梁山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可是自从杨哲掌管山寨一年多时间……”
说到这里,酆美长叹了一口气,不再说话了。
亦是此刻,小校急匆匆来报,数只快船正从梁山方向正朝这边驶来。
欧阳通寿,令费保领了一军前去迎敌。
只是费保人马刚动,梁山人马便立即离去。
欧阳通寿正要让费保继续追赶,却被酆美拦住“梁山贼人诡计多端,欧阳都监不可贸然进兵,待与枢密使大人汇合之后,再作计较。”
欧阳通寿,对酆美自然是言听计从,急令费保收兵。
大军不再管远远跟着的梁山船队,急促朝童贯大营而去。
童贯早接到欧阳通寿水军到来的消息,带人迎出营寨外。
欧阳通寿带领众将拜见了童贯,又令费保和卜青安排大军安营扎寨,自与童贯来中军大营。
童贯摆上酒宴为欧阳寿通接风洗尘,自有酆美、毕胜、周信作陪。
不多时,段鹏举、吴秉彝、韩天麟、王义、马万里五位都监,都接了童贯命令,前来大寨,商议进兵之事。
官军围困梁山半个多月时间,屡屡交锋不利,官军士气已经低迷。
此刻水军抵达,在各军中传开,官军方才多了一些底气。
童贯虽然不精通排兵布阵,不过酆美和毕胜等人,皆是沙场宿将。
自然也会知道,若不趁着这个时机攻打梁山,再拖下去处境恐怕更加不妙。
童贯听从两人建议,擂鼓聚将,收拢兵马,准备择日进攻金沙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