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期,冷哲正式加入了五年规划组。
这个组里的人,都是从省发改委及相关单位抽调过来的精兵强将,有经验丰富、两鬓斑白的厅领导,有精明能干、业务性强的处长们,还有专事文字工作、科班出身的年轻干部。
离最后定稿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所有的事情都在争分夺秒的进行。
其实,冷哲也没有想到,说好的来省里帮助重点项目工作,怎么莫名其妙进入了重要规划体系。
可是,任务压头,已经由不得人思考太多,每天海量的信息和工作已经扑面而来。
关键是,他在重点项目的事情也得兼顾,因为之前已经有了他的分工,不能因为此事而耽搁,或是增加其他同事的工作负担,只能自己多干一点了。
如此一来,冷哲的工作和生活变得特别有规律,也可以说,能留给生活的时间并不多。
每天上午都是参与条文打磨、字字推敲;下午则是学习政策、寻找依据,寻求创新;白天抽空还得处理重点项目的具体工作。
省发改委王华毅主任对此项工作很重视,不对,应该说是非常重视。也许是之前一直在业务部门工作,后来陆续走上领导岗位的关系,他对文字工作也是手到拈来,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几乎超过了所有领导。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他是直接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汇报的人,所以,他必须时刻了解此事的进程。
每天只要王华毅没有会议或是应酬,雷打不动,晚上七点到九点都是头脑风暴的时间。
大家简单汇报当前工作,有修改或是增减什么内容,有涌现了一些什么“金点子”。
冷哲是刚刚加入的新鲜血液,看问题比较能够置之度外,加上之前的一些工作背景,最近变成了提出“金点子”最多的人。
只是,每次他提出建议的角度都比较刁钻。
经济问题,他能够从全国甚至全球的趋势来推测和判断;民生问题,他能够从政策和实际落地的差距来谈;项目问题,他也能从防止廉政环节和如何形成闭环的环节来谈……
几次会议之后,王华毅变成了一个喜欢听他说话的人。
每次开会,不管冷哲有没有意见,散会之前,他都会习惯性的问一下:“冷哲,你怎么看?”
这个做法,弄得其他人又羡慕又嫉妒,还有人套用《神探狄仁杰》中狄仁杰与助手李元芳的对话,对冷哲开玩笑说:这简直是现实版的“元芳,你怎么看”呀!
其实,关于网络上的这个梗,冷哲并不知道。
他还特意上网搜索了一下,给他的回答是:
?在《神探狄仁杰》这部剧中,狄仁杰经常询问李元芳对案件的看法,而李元芳的回答通常是“大人,我觉得此事有蹊跷”或“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
因此,这种对话形式被网友模仿和调侃,形成了“元芳体”,并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原来是这样!
冷哲顿悟了。
不过,这部剧在热播的时候,冷哲在国外求学和工作,并没看过。
哈哈,有机会还真是要翻出来考古一下。
只是现在自己是没时间了!
为了不引人注目,自此之后,开会的时候,冷哲都躲在后面的一个角落里,刻意与王华毅保持距离,似乎不想让他看见自己。
好几次,王华毅习惯性的张望了一圈,发现冷哲躲得远远的,心里似乎明白了什么,并不在会上总是问他的意见。
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不再关注冷哲了,而是换了一种方式。
每天晚上,如是没有应酬,王华毅都跟大家一样,在自己办公室吃加班餐,吃完盒饭,离开会之前尚有半个小时,他会让联络员通知冷哲,陪他去小湖边上散步。
通知了两次之后,冷哲就懂了。
每天晚上六点半,他都准时等在了小湖边上,陪着王华毅散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