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哲听了介绍,心里有点纳闷,说:“如果张老的家乡情结这么浓,他应该早就回家乡啊,既为乡村振兴助力,又可一解思乡之苦。”
商务局长说:“可不是啊,前几年,我们就听说他有意回乡养老,前后来拜访过几次,可是,老先生总以各种理由婉拒了我们。这次,倒也是奇怪了,春节之后,他主动联系到我们,说有意回乡发展文旅产业,这不,我就邀请了文旅局长一起,今天去听听他老人家有什么高论,要是能将文化旅游和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倒也是一条不错的道路。”
县文旅局长跟冷哲年龄相仿,但是,出身农村,只读了一个大专,凭自己能力从乡镇一路干上来的,可谓是基层工作经验十分丰富。
恰巧,七年前,文旅局长当过龙翔乡的乡党委副书记,所以,对整个乡镇的情况非常熟悉,这次出行之前,他也做了充分的调研和学习,包括查阅外地的一些成功经验,对于将文化、旅游、白银三者进行整合规划和开发,心里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行人,路上边走边讨论,抵达了张老的“西龙银局”。
尚未走进大门,就赫然看见两条闪闪发光的银龙,一左一右,盘旋在“西龙银局”四个大字的周围。
还别说,这两条龙刻画得栩栩如生,虽然是白银质地,但是,整个光泽和亮度在太阳的照射之下,真是不亚于白金的光芒四射。
难怪,大家说西龙银局已经在全国开设了几百家门店,既有自制的手工艺银饰银品,也可以根据客人需求私人定制银器,生意一直很是红火。
看来,他们确实有外界不能掌握的“独门秘籍”,要不然,全国做银器的商家那么的多,唯独他们能够几十年来屹立不倒,占据大比例的市场份额。
未能见到张老,光是看见气派的大门和精工的品质,冷哲就在心里下定了决心:不管多难,一定要将张老迎回家乡。
冷哲迅速的在脑袋里想了一句口号:迎老乡,建家乡。
对,就用这句话,作为河西县迎接五湖四海回家,共建家乡繁荣,共享家乡发展成果的口号。
冷哲心里想着,突然对此次沿海之行充满了信心。
走近大门,只见两个年轻人正在门口等候,经介绍,冷哲这才知道,门口这个男大学生模样的人,戴着金丝眼镜,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原是张老的孙子——张皓月。
“皓月,你好,真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就已经是公司的产品总监了!”冷哲先伸出手去,跟张皓用力的握了握手,表示对这个年轻人的欣赏和喜欢。
张皓月虽然年轻,但是,一看就是见过大世面的贵家公子,他一边跟冷哲握手,一边说:“我也没有想到,家乡的县长不仅年轻,而且帅气,一下子就把我给秒成了渣渣!”
哈哈,大家都笑了起来,初次会面的气氛非常轻松活泼。
皓月陪着众人往厂区走去,一边走,一边介绍公司的发展历程,厂区功能分布情况,并着重带冷哲参观了生产线和设计部。
设计部的同事们都很年轻,穿着打扮都很时尚,冷哲开玩笑说:“这是不是都按照小张总的审美来选拔的设计师呀!”
众人笑了,张皓月大气的说:“是啊,我在他们中间,倒显得太中规中矩了,甚至有点土气了!”
这个时候,产品经理介绍:“现在,喜欢银器的群体,由以前的中老年人,演变为了年轻一代。因此,企业不光是做传统银器,而且,还根据年轻人的个性特点,开发了一些新的潮流饰品,销售很是不错。”
“嗯,既要守正,也要创新,毕竟,现在年轻人才最懂年轻人,传统行业才有焕发新机的机会!”冷哲点头,肯定道,心里大致明白了张老创立的企业,为什么能够历经风雨大潮而屹立不倒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