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二十四年,是一个不太平的年份,期间发生了很多大事。
一至二月,有两股乱民起义,几乎打下当地的一省,甚至自立国号,称明德大王,搅的朝廷诸公睡不好觉。
好不容易平复,又有妖域大妖流窜入大隋,纠集妖魔攻城略地,吞噬三府之地炼做鬼兵,幸好在仙门帮助下安稳渡过,没闹出大乱子。
还有自前年蔓延至今未曾熄灭的太行山火灾,沿海地区接连发生的地震,内陆地区的几次地龙翻身,每一桩每一件,都是头疼的不能再头疼的事情,然这些事情终究有前人留下的处理经验,加上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生,按部就班即可,该救灾救灾,该杀人杀人,大隋千年都过来了,不会在小事上栽倒。
唯有最近发生的一件大事,令朝野上下无不沸腾。其严重性,已经到动摇大隋国本的地步,正是由巡抚被杀一案衍生而来,重犯李殒一路杀伐的故事。
重犯光明正大在大隋境内游荡,诛魔卫与各地官府皆不能制,倘若是个阴神阳神也就罢了,偏偏是个未入金丹的虚丹剑修,每在外面多待一日,大隋朝廷的面子便多被踩在地下一日,随着诛魔卫几次追捕失效,朝野上下甚至都有指责的意思。
好端端的,惹个剑修做甚,当时巡抚死去就此结案,哪里还会多生事端,现在好了,诛魔卫身为天子六卫,代表你杨氏的天子意志,如今抓不到人,岂不是说你天子无能?
这种论调开始接连出现,国都小孩嘴中也开始传播不利的童谣,但这些话随着内卫摆上皇帝的桌案时,大隋皇帝罕见没有发怒,只是对经年陪伴他的老太监道:“大伴,你觉得朕做错吗?”
“老臣不知道。”
太监有了官员的身份不用再自称奴仆,可称为臣。
老太监是大隋皇帝还未继承大统时就一直陪在身边的人,那时大隋皇帝是信王,老太监是小太监,到了如今,便是司礼监掌印、御马监掌印、御膳房大判,其身份之高,已经不下于外朝的各类王公宰相,对于朝廷政务的处理更可以说得上话,被尊称为内相。
然内相从未将自己当做宰相,除了称呼自称为臣,别的一概都不关心,皇帝问他事情,只说自己该说的,不该说的一律回复不知道。
常常被骂作老滑头。
大隋皇帝,“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老太监:“不知道。”
“你啊你。”大隋皇帝摇头,伸手推开窗,从暖阁看向窗外,注视穿明光铠甲,手握钢枪,如笔直的枪林站立的禁卫军们,叹道:“总该让他们知道并非事事都能如愿,并非有了忠心,能力就不再重要,朕不是先皇,他们用错了法子。”
老太监已经知道这个“他们”,说的是诛魔卫,确实,诛魔卫经过前朝废驰与先帝的改变,能力不显,忠心反倒是最重要的一个了。
可天下修士,桀骜不驯的占大多数,愿意效忠皇室的修士大多实力不足,只能用忠心来回报皇室。
“虚丹剑修就能让他们束手无策,朕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大伴,马伦的军令状不用再留,送出去罢。”
老太监低头说了一声是,然后从衣袖里掏出早就已经准备好的军令状,双手捧着递给皇帝。
大隋皇帝摇头:“你总能猜到朕的心思。”
说完,拿起放在案上的朱笔,写下一个准字。
等这军令状送出去,便有一名诛魔卫指挥使要受刑自尽,无它,原本定下五日之内就能抓到李殒,如今过去十七日还没有结果,为了给天下臣民一个交代。
主管此事的指挥使,必死。
之后,大隋皇帝还想说些话,暖阁的门却被敲响,老太监去打开门,不一会儿,抱了满满一堆奏折过来。
无奈,大隋皇帝只好继续批阅奏折,沉溺于案牍之中,等到最后一张奏折批阅完,天色已是黄昏,随手接过老太监递来的参茶,喝上一口,将人参嚼碎咽进肚子里,大隋皇帝继续道:“你去办一件事。”
老太监低头躬身。
“他若想进国都,让他进来就是,莫要阻拦。事情闹得太大太久,该有处置。”
顿了顿,又道:“剑宗那边是什么意思。”
闻言,老太监终于开口:“剑宗说如果是李殒做的,罪名属实,他们不会生乱,如果不是,就要出剑杀人,问罪弘农。”
皇族姓杨,出身弘农杨氏,因此弘农一地也被代指为皇室。
“问罪于朕,一群无法无天的家伙。”
大隋皇帝说这句话的时候,屋外的黄昏似乎彻底陷入黑暗,但这只是一瞬,眺望天际,太阳依旧未落山。
“也罢,你去办吧。”
老太监躬身离开,暖阁中唯有大隋皇帝一人,静静眺望夕阳。
余后,一声短促的叹息,伴随夕阳彻底落下。
夕阳的另一边,李殒边擦拭剑锋,边踢开脚下断手断足,还试图用牙齿咬住他的诛魔修士。
距离他上次谈话,已经过去了十日,这十日中,几乎每一天都能遭遇好几场围杀,秉承打得过就打,打不过便御剑离开的心思,将原本数百人的诛魔卫拉扯得的到处都是。
就像眼前这场围攻,一名阴神修士带队,加十名金丹,发现他的踪迹追来,被他砍瓜切菜弄翻。
“别咬了,老实呆着,等人救你们。”
一个长着一口烂牙的修士爬行着要咬来,李殒皱了皱眉,往后退了好几步,冷声道:“再得寸进尺,就死。”
果然,听到这杀意凌然的话,没人再有动作,心里反倒松一口气,如此算是竭尽全力,有这份拳拳忠心在,想来事后追究无能也不会太重。
一地“死人”中,李殒瞥了一眼远处天际隐隐传来的威压,迈步隐入黑暗,继续往国都的方向而去。
被当做罪犯押解进京,怎么比得上一人一剑,问罪国都来的痛快,满腔怒火压抑已久,必要宣泄出来!
……
……
此时,天上天下,冥冥之中的感应使众多人都将眼光投向国都,在不可见的仙山上,一名道士夜观星象,喃喃自语道:“不该如此,他怎么能违背星象……”
道士背后,同样身穿道袍的顾清筱道:“师兄?”
道士回过神,想到正在替师父教导师妹,不该关心其它,就笑道:“无事,今日这星象有意思,师兄看的入迷了。”
星象?
顾清筱抬头看去,璀璨的星空里,一颗大星正隐隐闪烁。
那是——庚金之星,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