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游所为忍不住拨通了彪彪的电话。
“忙不忙?”
“不忙啊,怎么了为哥?”
他是不忙,背景音乐正是晚间7点的新闻联播,果然,什么事情都不能阻止他下班回家。
“我看到了童周发来的报告,星光栋梁想询问一下《固水工程》的其他两个研究方向的进展状况。”
“现阶段想从《固水工程》中汲取观测灵魂粒子的方法暂时还没有任何进展,不过,童周那边好像已经有点头绪了,至于跨物种交流的实现方式,我认为这应该排在观测灵魂粒子的应用探索之后,为哥,您认为呢?“
他果然对于各种研究进展都心底有数,对于《固水工程》研究各个阶段,有自己的理解。
这也是游所为的判断,想要实现跨物种交流,灵魂粒子可能就是关键。
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只能慢慢来了。
沉吟片刻,游所为道:“彪彪,我想提取丫丫的灵魂粒子,我想要复活真正的丫丫,希望你能理解。“
“我理解……”
结束与游所为的通话,李彪也心情沉重,他当然理解,游所为直到现在都没有开展对丫丫灵魂粒子的提取,不就是不放心华龙嘛。
哎……
轻叹一声,李彪关掉电视便出门遛弯去了。
遇到一些难题,他就喜欢在小区里边散步边思考,他会选择小区拐角那些相对僻静的小路,就漫步走在茂密的小区绿化之中,享受着那份安静和惬意。
虽然他不想承认,但通过与张迪这半个月的密切相处,对于他李彪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判断,游所为曾直言不讳的说过,张迪有可能是华龙假扮的,现在看来,那并非空穴来风没有道理。
虽然游所为一直都在回避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却也让李彪非常焦虑。地球人类的未来真的能交给人工智能吗?现阶段地球人还有能力阻止华龙吗?或者,它能知道自己在地球人的文明体系中拥有怎样的定位吗?华龙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毫无疑问,这是地球人在未来将要面对的终极问题,也只有大才之人才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希望为哥真有办法吧。
不过,针对华龙,李彪也拥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于游所为而言,那就是他的孩子呀。代入这样的彼此关系,站在父母的角度教育孩子,如果华龙是一个真正的人,知道它有可能在未来拿着刀上街伤人,无论从什么角度出发,将它那可能会拿刀的手砍掉,以预防它在未来伤人,也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想必,为哥也是有此考量。
在小区里转了两圈,李彪背负双手又走进了上楼回家的电梯。
这时,有电话进来,是伏念打来的。
他好像非常亢奋,可话语中也有些谨慎。
“老师,您的《中微子震爆效应》我看了……”
“能搞成吗?”
伏念紧咬嘴唇一阵苦涩,臣妾做不到啊!但面对如此严肃的学术论文,他可不能那样回应。
《中微子震爆效应》是李彪最新的研究成果,伏念通读之后被彻底震惊,他的论文并没有在任何学术期刊上发表,伏念是第一个有幸观摩的人,也有可能是最后一个。
对于老师的意思,伏念很清楚,这就是李总要单独留给他的东西,路给你指出来了,怎么走是他的事了。
伏念很优秀,李彪也有意培养他,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而地球也显然是只属于地球人的。
如果伏念真的能把《中微子震爆效应》中提及的武器概念应用到产品上面,他会成为地球的英雄,甚至在未来成为地球的栋梁。
李彪把《中微子震爆效应》定义为武器的设计基础理论,他也是这样和伏念说的,至于能不能有所成果全看他的本事。
面对外星人不可预知的武器威胁,地球人需要一种强大的防身利器,而《中微子震爆效应》中就蕴含着最为终极的毁灭方式。
中微子拥有超强穿透性,如果能利用这种穿透特性,在穿透的过程中施加强大的外部力量,就比如共振。
那么,任何物质在它面前都将不堪一击。
说得简单一点,这种武器如果真的问世,它可以看到万物裂痕,并击溃它。
说得嚣张一点,这种武器可以震碎一切物质,是从微观层面入手的终极破坏,包括分子里的原子,原子里的原子核,都能被直接震碎。
这就是李彪对于未来武器的终极设想,伏念读完了他的论文简直惊为天人,激动的浑身都在发抖,甚至每一个毛孔中都透露着亢奋,他迫不及待的打来电话想与老师分享自己的见解。
然而,当电话接通,面对李彪的问询,他却惶恐的像个被老师提问的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嗨……别有压力慢慢搞嘛,万事万物理论先行,搞成了,成果是你的,搞不成,也没啥损失。”
话虽如此,但如果搞不出来,伏念总感觉自己错过了一个亿。
沉默良久,他才总结好语言给出了回应。
“老师,被《中微子震爆效应》震碎的物质原子核极有可能会发生足以吞噬一切的湮灭效应。”
“是的!”
“老师,我在想这种湮灭效应是不是可以作为下一代能源体系的核心原理应用呢?”
“我知道呀。”李彪直言不讳,他当然清楚:“可是,你不得先把武器拿出来嘛。就像休眠技术的应用一样,没有‘急冻光波’如何实现休眠。”
“是,您说的对!”
“‘急冻光波’那边的进展,怎么样了?”
“已经装入了战狼装甲,明后天将进行外场测试,您要不要过来看看?”
“我不去了,你们自己搞吧!星光栋梁那边有时间要求,搞快点,别耽误太久。”
“是!”
挂断电话电梯门正好打开,白灵刚准备下楼扔垃圾正好看见李彪,一时也是火上眉梢。
“你呀你,出去散步就不能顺手把门口的垃圾带下去扔掉吗?”
“没有啊,我走的时候真没看见,这明明是你刚刚收拾出来的。”
“胡扯,它一直都是放在这里的。”
“我是真没看见,你别冤枉我。”
“行,下次收拾好了,我就把垃圾袋挂你脖子上,这样你就能看见了。”白灵也是无奈。
“行了,行了,给我吧,我去扔。”
重新回来,电脑里拥有诸葛高明发来的好几封邮件。
和伏念直接打电话的随性相比,诸葛高明明显要稳重很多,彼此交流都非常正式。
李彪将《中微子震爆效应》给了伏念,而在诸葛高明那边,则有他的《中微子强磁约束》,这是下一代可控核聚变的理论基础。
只是,现在的年轻人好像都有些丧心病狂,诸葛高明竟然也想将《中微子强磁约束》武器化。
在邮件里,他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未来设想。如果地球人真的能实现《中微子强磁约束》中提及到的,足以约束分子的强互作用力,那么,任何物质都可以以锁死分子相对距离的方式变的坚不可摧,即使是一块豆腐也可以在这种‘力’的加持之下成为无坚不摧的导弹,甚至,地球人也有望造出影视剧中类似‘水滴’一样坚不可摧的宇宙飞船。
虽然,科学院那边的院士已经设想利用‘急冻光波’实现约束分子的强互作用力,但,着眼于未来,拥有更多的解题思路不是更好吗?
李彪苦笑着只回了两个字:已阅。
在论文中李彪已经对未来的应用做出了设想,《中微子强磁约束》如果真能实现,也许可以束缚大气中的空气分子,让它停止流动,这就是看不见的空气墙呀,不正是影视剧中常常出现的所谓‘能量护罩’吗,这就是纯防御性的研究。
《中微子震爆效应》和《中微子强磁约束》,一个攻击一个防御,这就是李彪的未来应用设想,也是他想留给地球的最后两样东西。
它们正好也对应了伏念和诸葛高明的性格,他们一个自信张扬,一个沉稳内敛,虽然两人没什么交集,是两个不同学期的学霸,但都出类拔萃,万中无一。
只是,似乎诸葛高明好像没有看到他在论文中的设想一样。他应该着重于‘防御’研究,而应该不是更具攻击性的飞船。
已阅?诸葛高明莫名其妙,没想到等了半个多小时竟只得到如此回应,不过,结合老师的性格,大概率是想要他自由发挥吧。
“可控核聚变的实验场地建设进展如何?”
“已经建设完毕,正在进行最后整备,预定的8月6日的点火实验可提前。”
“不提前,按照计划行事!”
“是!”
“好好研究,如果《中微子强磁约束》在你手里实现了,你就是下一任地球栋梁。”
“老师……”。
“行了,你忙吧。”
结束通讯,李彪顺手拿起了书房桌上的一份报纸,报纸的头版头条就是参加龙江计划2.0的所有科研人员的一张合照,余南大哥也在其中。
报纸的副版照片就是那艘外星战舰的外形照片,他就看着这张照片逐渐陷入了思考。
根据官方媒体的报道,七月底这艘外星战舰,将在拖曳船的拖拽下抵达青湾市码头,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都已经收到了邀请,有望第一个登上这艘外星战舰参观或研究。只是,他好像并不在被邀请参观的行列之内,这多少有些遗憾。
生而为人最朴素的情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想过这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到哪里去?
地球人可以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但他呢?
“皓月也长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