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脸上的神色有几分疲惫,但是精神尚好。
黛玉顾不得自己有孕,起身迎过丈夫,拉着他的手埋怨道:“可是没有好好吃饭?
脸都瘦了。”
水溶笑着说道:“自是没有同你一起吃的时候香,瘦一些也有可能。
不过玉儿倒是又丰韵了几分,可见母亲把你照顾的很好啊。”
王熙凤看他小两口亲热,自是不愿在这里碍眼,笑着说道:“毕竟是我亲生的,可不是要好生照顾嘛。
你们说说话,我去让人做些女婿爱吃的送来。”
说着便独留小两口在屋内。
水溶看着精神和气色俱佳的妻子,在宫里积累的那些郁气一下子就都消散了。
他揽着黛玉的腰,伏在她耳边问道:“这些日子可有想我?”
黛玉脸色微红,但仍是点了点头,“自是想的。”
水溶就爱妻子这份大方不扭捏。
他低头在黛玉唇上亲了亲,“孩子可有闹你?”
黛玉笑着拉过他的手放到自己肚子上,“还好,两个人在肚子里动来动去的,倒也有趣。
特别是每日我吃饭的时候,动得才欢实呢。
这会子好像不大动了,你摸摸看。”
肚子里的孩子似乎感应到了这时摸着他们的人是爹爹,很给面子地翻了个身。
水溶惊喜道:“动了动了,他们动了!”
黛玉笑道:“这两个孩子也懂什么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啊。”
说得水溶朗声大笑。
两人说笑了一会,又开始说正事。
黛玉给他说了外祖母重病一事,也提到了探春要提前嫁人的事儿。
水溶蹙眉点了点头,“这样也好,不然还指不定要耽误到什么时候呢。”
“哦?此话怎讲?”黛玉问道。
水溶轻叹一口气,“虽然太上皇的情况时好时坏,但是我同潘太医熟识,他很含蓄地表示过,太上皇也不过是在熬日子罢了。”
“那岂不是同我外祖母一样?”
“是,而且日子估计也都差不多……”水溶没有再说下去。
黛玉心也跟着沉重起来。
幸好母亲当机立刻决定让探春提前嫁人,不然再来个国丧,两人的婚事指不定要拖到什么时候呢。
水溶这次回来,也是因为太上皇的病情暂时稳定了,所以他也得以回家看看,稍事休息。
晚上用饭时,王熙凤从水溶那里也得知虽然元春被打入冷宫,但是皇上似乎也没有进一步的举动。
也许真得是因为大皇子的突然离去和愉妃小产的事气急了才会这般对待元春吧。
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应该还是有的。
听到这个消息,她稍稍放下些心来。
她并不相信元春能做出这些事儿,也许是皇上最近事情太多,才无法分神查明真相。
只要人还好好活着,总有能洗刷冤屈的一天。
王熙凤如今只盼着元春能想开想明白,千万不要做出什么傻事来。
毕竟,她前世可是自戕而亡的。
没过两日,吴氏让人送了信儿,说吴家同意提前婚期,只是怕委屈了三姑娘。
如今哪里还有委屈不委屈的一说,顺顺利利让探春出嫁才是正经事。
于是王熙凤也不再去征求二哥的意见了,直接和吴家把时间定在了半个月后,也就是六月初三。
日子定好后,王熙凤又去了一趟荣国府,同方氏一起把提前成亲一事给贾政说了。
贾政听说大嫂和妹妹肯出面来张罗探春的婚事,自是感激不尽。
而且提前成亲一事也是为了探春好,生怕她再被耽误了。
贾政只有连连点头的份儿。
王氏这时其实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只是听说探春要提前出嫁,如果自己好了,岂不是还要替她操持?
所以她索性假称病还没好,成日躲在屋子里,不问家事。
这下子倒苦了宝钗,虽然有方氏和凤溪帮忙,但是她才是探春的亲大嫂,总不好不闻不问。
但好在离婚期也不剩几天了,忙过这一阵子也就好了。
王熙凤自是又去陪了陪贾母。
老太太如今真得已经是风中残烛,随时有可能吹灯拔蜡。
每日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昏睡。
王熙凤看着她身边犹如亲孙女一般伺候她的鸳鸯,突然想起来前世老太太死后,鸳鸯撞柱而亡的事情。
她立刻去找方氏商量,说等老太太走后,希望可以把鸳鸯和琥珀都带走。
因着先前有贾赦看上鸳鸯一事,所以小姑子能主动提出带走她二人也是替自己解围,方氏自是没有不愿的。
于是,王熙凤便趁着贾母身边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郑重地告诉鸳鸯,若是贾母归天,她和琥珀都会跟着自己去林家。
鸳鸯本来早就心存死志,想着等老太太一走,自己就也跟着去了。
谁能想到,这位姑太太竟又给了自己一条生路。
鸳鸯当即跪在地上,给王熙凤磕了个头,“姑太太怜我,鸳鸯这辈子就是姑太太的人了。
定当好生伺候姑太太一辈子!”
王熙凤连忙扶着她说道:“好丫头,我知道你是个有志气的。
既然如此,就不要再想些有的没的。
等到……等到那一天,你同我走就是了。”
看着尚在沉睡中的贾母,王熙凤心道,您放心吧,这身后的事儿,我一定给您都办得妥妥帖帖的。
转眼就到了探春出嫁这一日,迎春也专门回来给她送嫁。
虽然有些仪式不得不从简,但是探春还是满心欢喜。
她知道自己能有今日属实不易。
就在探春即将离家之时,听说贾母这会清醒了,她执意要过去给贾母磕了头再走。
吴家的姑爷吴宣是知道贾家这些事儿的,听到新娘子这个要求,不仅不恼,反而怜她是个孝顺的,陪着探春一起去荣禧堂里给贾母磕了头。
老太太本来都很难坐起身来了,这次竟由着两个丫鬟架着,也端正地坐在那里。
鸳鸯还在她满头银发的鬓边插了一支红色的绒花。
贾母满脸是笑地接受了孙女和孙女婿的磕头,连声说道:“都是好孩子,一定要过的和和美美的。”
吴宣朗声说道:“祖母请放心,我一定会好生待娘子的。”
盖头下面的探春顾不得脸上还有妆,哭得稀里哗啦。
最后还是惜春挤进人群,给她手里塞了一块帕子。
“三姐姐,要幸福啊!”
探春不知道惜春是否能够看见,在盖头下面重重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