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晓绮一一看向众人,略点了点头,就算是打过招呼了。
本来探春和惜春刚才见她貌若天仙,还满心欢喜地想要同她好好说几句话,却没想到这个新嫂嫂如此冷淡。
这时过来凑热闹的巧姐儿笑嘻嘻地摸了一下牛晓绮的袖子,“婶婶,你这衣服金光闪闪的,可真好看。”
牛晓绮不耐地往回抽了一下胳膊,“小心上面的金线,勾破了可不好补。”
巧姐儿年纪不大,却也心明眼亮,虽然就是这么一个动作,她也知道这个漂亮婶婶不好相与。
她也是在家里被祖母和父母亲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姑娘,自是不会刻意去讨好谁,直接扭身对凤溪说道:“娘,这里太闷了,我要去找弟弟玩。”
凤溪也看出了牛晓绮的傲慢和无理,但这毕竟是她的好日子。
凤溪面色不变,笑着说道:“小孩子就是坐不住,那我先带着她出去玩了,免得扰了新娘子休息。”
说完就起身带着巧姐儿走了。
出门之后,巧姐儿问道:“娘亲,这个婶婶是不是不喜欢我?”
凤溪想了一下回道:“她不是不喜欢巧姐儿,她是太过于喜欢她自己了。”
这话巧姐儿一时还有些不太明白,不过也知道以后要少同这位小婶婶打交道就是了。
凤溪不欲女儿为了这种事情不快,她笑道:“林姑姑在祖母那里呢,咱们过去找她玩吧。”
黛玉不喜牛晓绮,所以并不想为难自己去新房里陪她。
于是就和母亲到方氏这边坐着吃茶聊天,等开席的时候过去喝杯喜酒也就是了。
巧姐儿一听林姑姑也来了,立刻笑道:“那咱们快走吧,林姑姑最喜欢我了,我也最喜欢林姑姑。”
凤溪笑着点了点她的鼻子,“你个小机灵鬼,倒是分得清楚。”
母女俩说说笑笑地就往翌日堂去了。
迎春其实也不想留着了,不过一下子都走了多少有点不好看。
她便耐着性子陪牛晓绮坐着,时不时介绍一下府里众人的情况。
“咱们家的姐妹也就这么些人,你刚才也都见着了。
哦,对了,还有一个你们二房的珠大奶奶,也就是你正儿八经的大嫂。
她刚才也在这儿呢,突然有些不舒服,这才走了。”
牛晓绮听见这话立刻对这个大嫂有了些不满。
在她这大喜的日子里说不舒服,这不是给人添堵嘛。
虽然人还没有见到,不过她已经对宝钗有了些成见。
这时,玉钏儿拎着食盒给牛晓绮送点心来了。
按理说这些活儿已经不需要她做了,不过玉钏儿想要给新奶奶留下一个好印象,所以还是亲力亲为。
她笑着把点心一盘盘摆上桌,“不知道奶奶喜欢吃什么,就把我们爷素来爱的都拿了一些,您尝尝看。”
其实玉钏儿是好意,想着可以借此机会让牛晓绮了解一下丈夫的喜好。
但是牛晓绮却觉得这是婆家对自己不够重视。
什么叫不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
不知道难道提前不能问问吗?
还拿什么宝玉喜欢吃的来应付自己,这点心到底是给谁准备的啊?
可她也知道自己不好直接指责婆家不重视自己。
见这个给自己送点心的丫鬟也颇有几分姿色,想必是丈夫身边的一等大丫鬟,不如就拿她当个筏子做给众人看吧。
牛晓绮眉毛竖起,伸手捏起一块芋头糕,“我最不喜欢吃的就是芋头。”
说着把糕又重重丢下。
接着又拿起旁边的一块糖心栗粉糕,掰下来一小块放进嘴里,立刻就吐了出来。
“这是什么时候做的啊?都凉了!”
她抬眼看向玉钏儿,“你这丫鬟领着府里的月银,就是这样做事儿的?”
玉钏儿愣住了,不知道是如何惹到了这位新奶奶,居然当着众人给她脸色看。
本来她一个做丫鬟的,被主子说几句倒也没什么。
只不过玉钏儿给宝玉做通房也有段时日了,不管是在怡红院的时候还是来了冷香阁,她都是宝玉眼前第一人。
本是好心献媚,却被新奶奶这样无端指责,玉钏儿面子上也有些下不来。
但她还是忍着气说道:“我不知道奶奶不喜欢吃芋头,这里还有其它糕点,奶奶选自己喜欢的就是了。
如今是腊月,从厨房过来有一段路程,但是食盒里是放了热水保温的。
即便这糕不如刚出炉时热乎,但也不至于就凉了。”
牛晓绮眼睛一瞪,“哟,你这丫头够伶牙俐齿的啊。
你在你们爷面前也是如此?”
探春见形势不对,忙出来打圆场,“二嫂嫂别和个丫鬟置气,你想吃什么告诉我,我让人再去做。”
牛晓绮在刚才听迎春介绍探春的身份是三妹妹时,就已经知道她就是二房姨娘所出的庶女了。
她在家的时候就一向痛恨姨娘们生的孩子,所以面对探春也不可能有什么好脸色。
更何况她觉得自己是县主,论身份,这府里怕是也就贾母这个老封君能和她相提并论。
她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更别提探春这样一个小小的庶女。
“三妹妹是吧?
什么时候轮到你来管你哥哥房里的事儿了?”
探春差点气得说不出话来,她惯常也不是个软弱的,只是今天是宝玉大喜的日子,若是她和新娘子发生点什么不愉快,说出去总是她的不是。
惜春已经看出来这个新嫂嫂并非善茬,她连忙过来说道:“三姐姐,既然二嫂嫂不爱吃这些,那咱们一起去让厨房新做些过来吧。
走,我陪你去。”
说着就拉着探春出了新房。
刚走出门,探春也顾不得里面的人能不能听到了,气得骂道:“从未见过如此跋扈之人。”
这时不知道迎春找了什么理由也出来了,在她身后说道:“三妹妹慎言。”
直到三人走出了冷香阁,迎春方才说道:“四妹妹倒还罢了,她是宁国府的人。
三妹妹你可是二房的人啊。
你以后对这位二嫂还是要敬而远之的好。”
惜春也点了点头,拉着探春的手劝道:“好在你总是要嫁出去的,忍她两年也就是了。”
提到嫁人,又触碰到了探春的另一块心病。
不过现在也不是说这些事儿的时候。
她勉强笑了笑,“你们放心,不用担心我。
我刚才不过是有些气不过,如今已经好了。
就像二姐姐说的,以后对她敬而远之就是了。
想必该头疼的人,是我那位母亲呢。”
迎春和惜春一想到日后王氏和这位新嫂嫂的相处,都忍不住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二房以后怕是有打不完的官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