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月阁里如此热闹,离得不算远的天星院却一点儿没听着,林如海夫妇坐了这么久的船,好容易睡在家里的床上了,都睡得格外香甜,一觉到天亮。
第二天早上杜鹃给王熙凤梳妆时,她才听说了昨晚的热闹。
“你说赵姨娘有喜了?”
“可不是嘛,都两个月了呢。”杜鹃一边给王熙凤编着一个回心髻,一边絮叨着清早听来的八卦。
这几个丫鬟都是贾府出来的,在府里自然有很多的熟人,所以听说的这样快也不足为奇。
更何况昨晚的事情着实是热闹。
王熙凤听着杜鹃把昨晚的事情一五一十给她讲来,二爷和二奶奶如何为了赵姨娘吵架,二奶奶又是如何给了赵姨娘一巴掌,最后赵姨娘晕倒了,被大夫诊出有孕那一刻,二奶奶又是如何的神情。
杜鹃讲得活灵活现的,就好像她在旁边看着似的。
因为王氏嫁入贾家之后,和贾敏的关系一向淡淡的,所以贾敏这几个丫鬟对王氏也不怎么喜欢。
如今听说王氏吃了瘪,都有点看热闹的心态在里面。
讲到最后,杜鹃压低声音说道:“奶奶有所不知,我听说啊,二爷和二奶奶吵架的原因压根儿不是什么赵姨娘呢。”
“那是什么?”王熙凤奇道。
“和奶奶您还有点关系呢。”杜鹃说道。
“昨天咱们姑娘不是把他家的小爷惹哭了嘛,听说二奶奶很是不高兴呢。
为了这事儿才找二爷告状的。
只是后来不知怎么又牵扯出赵姨娘了,这才又把火气撒到赵姨娘头上的。”
居然还有这样的缘故,王熙凤心道,这个大姑姑,真得是前世今生都不喜欢黛玉啊。
哼,她心中不爽,我家玉儿父母双全,上有祖母疼她,下有两个弟弟护着,用不着你喜欢。
如今可好了,若是她猜的不错,赵姨娘这一胎就是贾环。
难怪前世贾政会允许赵姨娘一个妾室亲自抚养儿子的,可能就是让王氏给逼得吧。
虽然赵姨娘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前世还给自己和宝玉用魇,但是现在她能让王氏不高兴,自己就挺她一回。
王熙凤想了想,“杜鹃,你一会让百灵把我随身带着的行李翻一翻。
找颗品相最好的人参给朗月阁送去。
就说我听说二哥又要添丁了,送给赵姨娘补身子的,让她平平安安给我们贾家生下这个孩子。”
杜鹃知道自家姑娘心思,既然你王氏看林家不顺眼,那我就给你添点堵,于是笑着应了下来。
王熙凤梳洗好了带着几个孩子去给贾母请安,此时贾母也听说了朗月阁的事情。
见到女儿过来,本还蹙着的眉立刻舒展开来,笑着招手让外孙女、外孙子到她身边去。
“这哥俩长得一模一样,你是怎样分辨的啊?”
王熙凤在贾母旁边的椅子上坐下,笑道:“别看他二人长得一样,性子可是差了很多呢。
所以听他们说话,看他们做事就能知道谁是谁。
再说了,其实时间长了,就能发现这兄弟俩长得还是有些差别的。”
贾母将两个小儿拉到怀里,细细端详了半天,抿嘴笑道:“我可真分不出来。”
说完喊过晴空,“你带姑娘和哥儿去院子里玩。”
王熙凤知道贾母这是有话要和自己说了。
“你也听说你二哥院子里的事儿了吧?”贾母问道。
王熙凤点点头,昨晚闹腾的那么大,今早怕是阖府都传开了。
“母亲不高兴吗?家里可又要添丁了呢。”王熙凤说道。
贾母叹了口气,“唉,虽说是姨娘有喜,但都是我贾家的孩子,怎么可能不高兴。
只不过你这个二嫂,这几年来性子越发的左了。
我听说昨晚她同你二哥拌嘴,起因竟是因为你和玉儿。
我刚听到的时候真是气得头风都要犯了。”
王熙凤忙说道:“您可千万小心,为了二嫂那种人,不值得。”
贾母说道:“也怪我,因着宝玉是孙辈儿里面最肖像你父亲的,难免多疼了他些。
也正是看在宝玉的面子上,也难免有些纵容王氏。
谁能想到她竟然越发的骄纵起来,竟连你都容不下了。
我知道你先前未出阁时和她就有点不对付。
只是想不到你出嫁都这么些年了,如今回来也不过是客,她竟还是放不下。”
王熙凤轻笑一声,劝慰道:“母亲不必因此事烦心。
我也不过是在家中小住,过阵子我们就搬回京中老宅了。
同她也是井水不犯河水,她自是再没什么好说的。”
贾母蹙眉道:“要不是因为四大家族同枝连契,有通婚联姻的惯例,我也不能将就这让你二哥娶她回来。”
“还好是二哥娶的,若是让大哥娶了才麻烦呢。
幸好您还有大嫂这个好媳妇。”王熙凤笑道。
若说她以贾敏的身份重活至今,最得意的事情之一就是护着方氏没死了。
而且她不仅没死,还又给大房生了个儿子。
至少如今看着,大房的气象与前世是很不一样的,就连贾琏在她的管教下,都没有那么讨厌了。
提起方氏,贾母心中舒畅了许多。
这个大儿媳妇是当年荣国公在世时亲自给大儿子挑选的媳妇,果然很有宗妇的风范。
本还担心大房子嗣单薄,没想到贾琏十五岁的时候,方氏还能再生个儿子,这下她对贾赦一房承袭爵位就更加放心了。
“你大嫂为人处世还是很端方圆融的,昨晚的事也是她帮着料理的,不然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两人正说着呢,就听晚照进来说道:“大奶奶听说姑奶奶在老太太这里,带着瑚哥儿也来了。”
贾母笑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方氏带着儿子笑盈盈地走了进来,“谁是曹操?是我吗?
母亲和小姑可是在说我?”
王熙凤笑道:“可不是嘛,母亲夸你昨晚的事情处理的好呢。”
方氏让乳母带着儿子去找林家姐弟玩,自己留在厅里陪贾母和王熙凤说话。
就在此时,宝玉从后面的暖阁里跑了出来,笑着扑到贾母怀里,“祖母,我睡醒啦。”
贾母亲昵地揽着他问早饭想要用点什么。
王熙凤看了看贾母屋里的西洋钟,这会都快要巳时了,宝玉居然才起床。
她看向方氏,只见方氏看着这祖孙二人笑而不语,可见都是见惯了的。
自家的团哥儿圆哥儿虽然才一岁半,却也养成按时起床睡觉的习惯。
可宝玉都四岁了,还是这样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足以见贾母对他的宠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