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过了几日,包三姑就上门了。
她一见到王熙凤,脸上的笑容止也止不住,“给奶奶请安。”
王熙凤见她如此,知道定是寻到了合适的人家,也笑着问道:“三姑这么快就登门,可是有了好消息?”
包三姑笑道:“可不是嘛,要不说这缘分来了挡也挡不住呢。
就在奶奶让我给廖家姑娘寻亲事之后没两天,我手上就来了个合适的人家。
我寻思早点给奶奶说说,让您来定夺吧。”
王熙凤没想到包三姑的办事效率居然如此之高,一下子就给找到了合适的人家。
她还以为以嫣红这样的条件,怎么也得寻个十天半个月的呢。
“是怎样的人家啊?你说来我听听。”
“哎,奶奶听我给您细细说。”包三姑应道。
“是城郊杨家的三少爷……”
“城郊杨家?”王熙凤觉得有些耳熟,打断她问道,“可是家里有位大爷在京中做官的杨家?”
“正是呢。”
这位杨家王熙凤是有所耳闻的,因为他们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寒门出贵子,杨老太太的大儿子在京中是从二品的内阁大学士。
如果真的是他家的少爷,那从家世上和廖嫣红也算得上般配。
“这位三少爷可是杨大人家的公子?”王熙凤问道。
包三姑的笑容中流露出一丝尴尬,但仍实话实说道:“确实是杨大人的儿子,只不过身份稍微有一点特殊。”
“如何特殊?”
“他的母亲啊,是个外室……”
这话一出,王熙凤立刻明白了,外室之子,难怪没有随着杨大人在京中呢。
想必是上演了一出去母留子,所以这位三少爷才会在扬州城由祖父母抚养吧。
包三姑见王熙凤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生怕她对自己推荐的人选不满,立刻解释道:“奶奶有所不知,这位杨三少爷今年刚满二十,长得那叫一表人才,从年龄样貌上都与廖家姑娘是很般配的。
而且虽然他是外室之子,但是从小由着祖父母抚养长大,比一般的官家少爷也不差什么。
听说老太太对他也是极为疼爱,要不然也不能拖到二十岁了,还没有寻到一门合适的亲事。”
包三姑虽然说得含蓄,但是王熙凤也是七窍玲珑心,这其中的关键一下子就听出来了。
这位杨三少爷,虽然哪儿哪儿都好,但是碍于母亲是外室的身份,所以正经的官家小姐并不愿意与之结亲的。
但是杨大人官职又高,杨老太太自是不想委屈了这个孙子,所以一般小门小户的又入不了她的眼。
所以这样挑来挑去,就挑到这个时候了。
要说起来,廖嫣红虽然是廖家嫡女,但是就廖家那个情况,再加上廖姨妈的那个口碑,能找到杨家三少爷这种条件的人家也真的算是不错了。
反正都是各有瑕疵,谁也别嫌弃谁。
包三姑见王熙凤脸上有犹豫之色,忙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卷轴。
她双手呈上,“奶奶,口说无凭,这是那位杨家三少爷的画像。
你掌掌眼,看看老婆子我有没有胡说。”
王熙凤接过卷轴,打开来一看,确实是位相貌堂堂的英俊少年,以她的眼光来看,虽然比起林如海还差了那么一点,但是和贾琏比也不相上下了。
王熙凤点点头,就这副容貌,倒也不算辱没了廖嫣红。
“这位三少爷性情品行如何?”王熙凤想了想又问道。
“那自是没得说。
能养出杨大人那样的老夫人教出来的孩子怎么能不好呢?”包三姑拍着胸脯保证道。
这话却也不无道理,王熙凤心想,杨老夫人也算是教子有方了,她亲自抚养的孙子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
既然相貌和品行都有保证,王熙凤觉得自己去找宋夫人说这个事儿才开得了口。
尽管她不喜欢廖嫣红,但看着宋夫人的面子,她也想把她嫁到个好人家去,踏踏实实过她的日子。
王熙凤将画轴卷起,“真是劳烦三姑了,这个人选我还是挺中意的。
不过这种事情,还是要让我家太太看看再说。
今日辛苦你跑一趟。”
她话说到这里,百灵已经把打赏的荷包拿来了。
包三姑接过这个比上次还要沉的荷包,笑得合不拢嘴。
“哪里谈得上辛苦啊,我给奶奶做事可乐意这呢。
许久没见过像奶奶这般的爽快人了。”
王熙凤笑笑并不说话,只要不缺银子,她干什么都爽快。
送走包三姑后,王熙凤并没有急着去找宋夫人。
自古以来,媒婆的嘴,三分能给你说成十分,所以只听包三姑说是不够的。
她还是要把林如海再问问看。
晚上小两口吃晚饭时,王熙凤说了杨家三少爷的事。
林如海稍稍回想了一下,“哦,我知道这个人。
杨毅,杨汝之,董州学的学生。
我倒是经常听他提起此人,言语中似乎对他很是欣赏呢。”
“这样来说,岂不是还不错?”王熙凤问道。
“应该是吧,董州学为人正派,他能看上的人应该也不会差。”林如海点头说道。
王熙凤略一思忖,“那不如这样,明天我请董夫人过府一叙,细细打听一下。
如果这人真的不错,我也好快些去给母亲说说。”
林如海笑道:“看来夫人是真得着急把嫣红嫁出去啊!”
王熙凤瞪了他一眼,“当着我的面都要给你量尺寸了,我再不抓紧时间,只怕就要和你滚到床上去了。”
林如海刚喝到嘴里的一口汤差点喷出来。
他被呛得连声咳嗽。
王熙凤一边给他抚着背,一边还调侃道:“如何,让我说中心虚了?”
林如海好容易止住了咳嗽,一把将罪魁祸首拉到怀里。
“我竟不知我满腹诗书的妻子何时用词如此粗俗了?”
如今王熙凤即使被发现有什么破绽也不再像之前那般紧张了。
她老神在在地说道:“大爷不粗俗,大爷给我说说这往床上滚文雅的要如何说?”
林如海居然还认真想了想,“可以说行敦伦之事。”
王熙凤笑眯眯地说道:“小女子受教了。”
林如海顺口回道:“孺子可教也。”
如此一来,倒把王熙凤刚才说嫣红要和他滚到床上的话题拐没了。
王熙凤是行动派,既然知道这位杨三少爷是董州学的弟子,第二天她就派人给董夫人送了帖子,请她来家里一聚。
因着和董夫人也不是那么熟悉,她还顺便请了李氏来作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