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一辆不起眼的马车驶入京城。车夫头戴斗笠,宽大的蓑衣遮住了他的身形,而马车内的帘布垂下,隐约可见一个身影正闭目养神。
京城依旧繁华如昔,人来人往,街头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但在这表面的热闹之下,却涌动着一股暗流——东厂和江湖的冲突让城内变得风声鹤唳。
马车缓缓停在一间普通的茶馆前,车帘掀开,一身青衣的李志走下车。他将斗笠交给车夫,低声说道:“老黄,车子先留在这里,万一有事,我们用密号联系。”
车夫正是黄啸天,他点点头:“放心吧,李公子。你进京心点儿,我在外面盯着。”
李志点点头,转身走入茶馆。
茶馆二楼的一个雅间内,已经有一名中年男子等候多时。他一身儒士装扮,眉宇之间透着一股干练和沉稳。见李志进来,他连忙起身行礼:“李公子,久仰大名。”
李志含笑点头:“徐大人,幸会。”
这名男子,正是京城内阁中的次辅徐子谦。虽然他没有一品首辅的显赫地位,但在朝堂中以公正廉明着称,深受百姓爱戴。而更重要的是,他暗中与东厂势不两立。
徐子谦招呼李志落座,斟上一杯茶,低声说道:“李公子,关于你之前提到的联手对付东厂一事,本官已经仔细斟酌,确实可以一试。但赵元功势力庞大,我们需谨慎行事。”
李志微微一笑:“徐大人放心,我既然敢来京城,自然有周全的计划。赵元功虽强,但他最大的弱点就是傲慢。他以为东厂无所不能,却不知道,他早已站在了悬崖边。”
“哦?”徐子谦略显疑惑,“李公子此话怎讲?”
李志从袖中取出一卷卷轴,轻轻展开,递到徐子谦面前:“大人请看。”
徐子谦低头一看,目光顿时一凝:“这是……”
“这是东厂这些年在京城暗中控制的产业清单,以及他们对朝中大臣的贿赂记录。”李志淡淡说道,“赵元功以为这些秘密没人知道,但他漏算了一件事——纸终究包不住火。”
徐子谦震惊之余,又忍不住心生敬佩:“李公子,这些东西你是如何得到的?”
“江湖上有的是耳目,只要花些心思,总能找到漏洞。”李志语气轻松,却透着一股从容不迫,“赵元功的底牌,其实并不多。而我们的底牌,是民心。”
徐子谦沉吟片刻,点头说道:“不错,只要证据确凿,我们便可联合朝中反对东厂的大臣,一举扳倒赵元功。”
李志笑了笑:“但这还不够。赵元功不会束手待毙,我们需要在京城和江湖两条线同时行动,才能彻底摧毁东厂。”
徐子谦郑重点头:“李公子所言极是。若有需要,本官定全力配合。”
两人详细商议了一番计划后,李志起身告辞。
就在李志与徐子谦密谈的同时,东厂大堂内,赵元功正召集一众心腹谋划下一步行动。
一名番役急匆匆跑进来,跪地禀报道:“督主,属下刚刚收到密报,李志已经潜入京城!”
赵元功眉头一挑,眼中闪过一丝寒意:“终于来了。”
杨嵩上前一步,抱拳说道:“督主,既然那小子敢来京城,那就是自投罗网。只要我们设下天罗地网,他插翅难逃!”
“天罗地网?”赵元功冷笑一声,“他李志是能随随便便被抓的角色吗?从他烧了我的据点那天起,我就知道,这小子不好对付。”
杨嵩低声问道:“那督主的意思是?”
“京城不比其他地方,他进来了,想要再出去可没那么容易。”赵元功缓缓站起身,走到地图前,冷冷道,“传令下去,加强各城门的守卫,不管是人是物,都要严格盘查。”
“是!”杨嵩领命而去。
赵元功目光阴沉,喃喃道:“李志,你既然敢来,那就别想全身而退。”
翌日清晨,李志化身普通书生,游走于京城的街市。他的目的是探查东厂的动向,同时暗中联系几名江湖义士,共同布置下一步行动。
然而,就在他经过一条偏僻小巷时,突然感觉到一股寒意袭来。他身形一闪,躲开了一支从暗处射来的袖箭。
“出来吧,藏头露尾可不是江湖好汉的作风。”李志冷冷说道。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四周出现了十余名黑衣人,个个手持利刃,目露凶光。为首之人冷笑道:“李志,没想到吧?在这京城,你也会有今天。”
李志打量了对方一眼,淡然说道:“你们是赵元功派来的,还是江湖败类?”
那人冷笑道:“东厂花了不少银子买你的命,我们不过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李志闻言,冷笑一声:“可惜,你们选错了对手。”
话音未落,他已经闪电般拔出腰间的折扇,手腕一抖,折扇中竟然弹出一道寒光,直刺对方的咽喉!
黑衣人显然没料到这书生模样的李志竟有如此身手,躲闪不及,当场被刺中倒地。
其他黑衣人大怒,纷纷围上前来。但李志身形灵动,几步便跃上墙头,冷笑道:“想拿我的命,下次带上脑子吧。”
说罢,他身形一闪,消失在巷子的另一端。
未完待续:李志如何应对东厂的围剿?他与徐子谦的计划能否顺利实施?京城的局势愈加复杂,精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