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应早起的徐妙锦,因前夜欢娱而到日上三竿才醒转。
看到徐妙锦昏昏欲睡的模样,从床上爬起来时,尽管心中充满挑逗之意,但张北玄依旧忍住了玩笑冲动,带着徐妙锦享用早餐。
“你今日在家好好休息,我要同朱棣他们商讨一些事情去。”
“晚上记得要等我归家哦。”
“好,今朝我便整理家中杂物。”
徐妙锦温婉答道,并亲手为夫婿呈上一碗清粥。
“别过于劳累了,昨日已然够辛苦了,今天就多歇息些吧。”
见到爱妻动作稍显笨拙,张北玄笑言安慰道。
饭毕,为了避免徒步之累,张北玄直接通过空间传送来到皇宫之中。
随后他携带着包括朱元璋、朱棣及马皇后重返现代时空。
……
很快,几人一道前往医院迎接已经康复良好的张氏,准备穿越回正统八年。
经历数日治疗后,张氏的身体状况显着改善,精神饱满犹如焕发新生一般。
仍旧是在她居住的宫室内完成更衣仪式后,
张氏换上了华丽精致的凤袍,在众人的簇拥下向大殿前行进。
此时此刻,御座上的朱祁镇正在与众大臣议事。
然而随着一声高昂传唤——
“太皇太后驾临——”
原本面露无聊神情的皇帝,立刻收敛起松懈模样。
因为眼下真正掌握朝廷实权者,乃其祖母张氏也,朱祁镇每日不过虚晃一枪而已。
然则张氏亲自莅临大殿的消息,却令所有人措手不及!
究竟此行目的为何?
难道是要正式宣布剥夺更多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威么?还是要实施垂帘听政计划?
心中虽感不满,脸上却无异色,反而迅速站立并向祖母躬身行礼,
“不知太皇奶奶何事而来?”
张氏推开试图搀扶她的孙子,领着队伍直抵中央位置。
“近年来由本宫治理国家,诸位可有高见?”
她威风凛凛,仿佛当年那位权倾朝野的后妃形象,再现眼前,锋芒毕露地扫视全场。
“启奏太皇太后,微臣等人深知太皇太后操劳治国之道,实为钦佩不已。”
“依老臣愚见,这几年来正因为你老人家主政,帝国才日益强盛稳固。”
听闻此话,太皇太后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旋即继续发问道:
“那么就没有人觉得本宫专擅权力了么?”
这话让满堂皆惊,毕竟此类敏感言论本不该轻易出口。
纵是有异议之人在场也只能硬生生咽下肚去,
纷纷表态:“微臣岂敢如此妄加猜测!”
众人纷纷应答。
“那么皇帝,你呢?你觉得本宫揽权了吗?”
“还是你觉得,本宫阻碍了你的前程?”
张氏将目光移向朱祁镇。
“皇奶奶,你在说什么呀?”
“孙子可没有这么想过,这几年大明朝多亏了你的支撑啊!”
朱祁镇在张氏注视下显得有些不自在,他继续说道:“若不是皇奶奶这些年一直稳住大局,我们大明恐怕早就一蹶不振了。”
“哪会有现在的繁荣景象?”
“刚才朕还在琢磨着,如果不是皇奶奶年纪大了,又有身体不适,早就请你重新听政了!”
“这些日子你也太辛苦了,所以朕想自己多担当些,好让你能稍微放松一下。”
朱祁镇表面上是在为张氏着想,实际上却暗讽她年事已高,暗示应该把权力还给自己。
听着孙子的言论,朱棣与朱元璋在后头都眉头紧锁,但保持沉默。
张氏则是平静地看着他。
“这段日子确实累到了陛下。”
“不算什么,这本就是孙子应当做的嘛。”
朱祁镇笑了笑,补充道:“皇奶奶你还是先休息吧,你的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政务上的一些事情,可以先让孙子来处理,尽管会辛苦一点,但为了能让你放心,我也甘之如饴!”
对于孙子的一番话,张氏并没有马上回复。
相反,她径直走向那金灿灿的龙椅,站在它旁边久久凝视,想着曾在这里坐过的丈夫和儿子,心中不禁波澜起伏。
不过很快她就调整了自己的情绪,转身面对朝堂上下所有人。
“这件事暂且搁置吧。”
“现在有几件要宣布的事情。”
“第一件,从明天开始,在这龙椅边加设一张椅子,本宫打算垂帘听政。”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朱祁镇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啊?”
“这样不合适吧!”
“陛下现在已经能够很好地分辨是非了,太皇太后这样的做法似乎有点过了吧?”
“是呀,这是为何啊!”
“难道说,太皇太后真想学昔日武则天那样不成?”
一时之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许多人看向张氏时都充满了困惑,有些人更倾向于支持朱祁镇;
与此同时,“三杨”中的两位选择缄默。
杨溥同杨士奇相视一笑,并不发表意见。
虽然他们不清楚老太后的用意何在,但他们俩并不特别反对她的决定。
但如果问起会不会给予明确支持,则他们也会有所保留。
毕竟朱祁镇的确已经展现出参与朝政的能力,对其中的好坏两面他们尚无法断定。
“陛下有何高见?”
此时的张氏根本不理睬下面的喧闹声,反而气势逼人地盯着朱祁镇。
“皇奶奶,朕觉得还是请你保重身体为上。”
“如今孙儿正值壮年,愿意承担责任。而且还有两位杨大人辅佐,你完全可以安心修养。”
“孙儿这里你不必担心。”
每句话里透出的态度都非常坚决:“依孙子看来,还是让皇奶奶好好休息,以后政务也不必再来乾清宫讨论。”
“以免加重皇奶奶的身体负担。”
很明显,他已经直接表明态度,不让太皇太后继续过问朝中事务,并且渴望获得完全掌权的地位。
“开国之初,太祖爷曾说后妃不能参政议政,这些年可能给皇奶奶带来了不少非议。”
“所以朕以为,如今皇奶奶更应该好好调养。”
“否则,恐怕会被外族笑话,说咱们大明没有一个能当家的男人呢。”
这话显然触动到了在场某个人的情绪——听到自己曾立下的规定被用来反驳张氏,连朱元璋也忍不住睁大了眼睛。
“唉,本宫真的是为了大明操心不已。”
“如果陛下觉得管理国事很劳累的话,倒是有个提议。”
张氏毫不退让,身后毕竟还有朱元璋这座靠山。
“嗯,请皇奶奶赐教。”
“本宫觉得,你并不适合做皇帝,你……退位让贤吧!”
这突如其来的提议,顿时令全场沸腾起来。
甚至连一直没开口的杨溥与杨士奇,都坐不住了。
“太皇太后,你明白自己的说的是什么吗?”
“陛下可是由先帝指定,而且早已登基称帝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