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将自己的剑插在地上,此刻剑上已经满是鲜血,甚至还能感受到上面鲜血温热的温度。
刘邦自己则是瘫坐在地上,他累得不轻。
刚刚将教研楼烧了,就吸引了数量极多的丧尸,他们在这里对抗的并不顺利。
不过好在是大秦一直有支援他们,让他们有足够的人数与丧尸对抗。
随着铁蒺藜被推了上来,代替了铁丝网,铸就了一道新的防线。
随着防线的筑就,刘邦也退到了后方休息。
“扶苏……贤侄你怎么在这?”在后方休息的刘邦遇到了扶苏两人。
扶苏堤着一把长剑,身上披着甲胄,“自然是来帮你刘季。”
一旁的白灵曦看着前方大秦人铸就的防线,还有那防线前的尸体,无不觉得震撼和恐惧,她不自觉的抱住了扶苏的手臂。
听着扶苏叫自己“刘季”,刘邦脸黑了下来“你叫陈武都得叫叔,你却叫我的字,难道我与陈武不是同辈,不,我是跟你的父亲一个辈分。”
“是是是,你说的对。”扶苏态度敷衍出声。
“哼!既然我说的对,来叫声刘叔听听。”
“刘叔。”扶苏有一种想踹刘邦的感觉。
“唉,好贤侄。”刘邦嘿嘿一笑,他和陈武对扶苏的感觉其实都是一样——这确实是个好儿子,一个好臣子,甚至也能是一名士兵。
刘邦对于扶苏的印象很好,爱民如子,政治远见,刚毅勇武。
在朝堂上的时候能为了百姓,为了儒生去劝谏自己的父王。即便对方恳求长生,永生,沉迷于吃仙丹,甚至有些魔怔,扶苏都敢劝谏,可以看出扶苏的勇气。
这种勇气可不是谁都能拥有的,毕竟要劝谏的人物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痴迷修仙的帝王,对方可是一个不顺眼就能让你掉头的存在。
扶苏也不仅仅是个文弱的书生,他之后被嬴政派到了长城,与蒙恬一起抵抗匈奴,获得了很多长城军团的军心,同时自身也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
这就是刘邦对于扶苏的印象,一个政治远见,爱民如子,勇猛刚毅的好贤侄。
在刘邦看来,扶苏的性格其实并不算是懦弱,过于仁慈。如果说他是个懦弱的人他又怎么敢去劝谏嬴政?如果说他是个仁慈的人,又怎么敢上阵杀敌?
嬴政之所以觉得扶苏太过软弱,懦弱,仁慈也是因为他是一个父亲。
在大多数父亲的眼中,自己的儿子都不是特别的完美,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所以就会爆发矛盾。
刘邦作为一个旁观者很清楚,其实他也有这种经验。
作为汉太祖的刘邦也苦恼自己的孩子刘盈,性格太过于软弱,甚至想要废了他以刘如意为太子。
但他最终没有这么干,因为他不仅是一名父亲,也是一个皇帝,他能看到刘盈的身后有谁——吕雉。
同属于皇帝,刘邦相信嬴政也不会选择去废一个太子,去立一个新的太子。
只可惜他还没有立扶苏为太子就驾崩了,导致赵高和李斯篡改了嬴政的遗诏,支持胡亥继位。
之后这些人更是伪造了一封遗诏,害死了扶苏和蒙恬。
有很多人想不通扶苏明明手握30万大军,还有蒙恬助力,为什么还要自杀?认为扶苏就是个废物,不堪大任,非常懦弱。
这一点刘邦倒是想得通,并不是扶苏懦弱废物,而是嬴政给的压力太大了。
扶苏不仅作为嬴政的长子,更是大秦的长公子,他每一天都要被无数人审视,身上的缺点会被无限的放大,因此他活得很努力,也很压抑。
众人的目光并不算什么,这种充其量其实也只是外人,可是他每天还要被自己的父亲审视,甚至自己的父亲也不理解自己对自己不满。
他的行为虽然受到一些儒家的影响,但其实也能看见别人的身影。
作为嬴政的长子,肯定不会只有儒家在教育他,嬴政也会让别人教育他。
因此扶苏受了很多的教育,他受了很多人的影响,但他没有失去自我,反而凝聚出了一个新的自我,有了自己的政治理解。
但他的政治理解与嬴政相反,两人就是走在了两条道路上,因此必然发生矛盾,这也就导致扶苏被发配边疆。
当扶苏看到嬴政的遗诏的时候,刘邦相信扶苏是崩溃的。
他已经够努力了,他已经获得很多人的认可了,他想要让自己的父亲认可自己,可是等来的却是赐死他的遗诏。
扶苏太累了,他的压力太大了,他想要坐下,躺下,死亡成为了他唯一解脱的办法。
他没有了反抗的想法,他活着已经没有意义了,最后他选择了从容赴死。
之后蒙恬因为扶苏的死亡,认为这则消息是真的,他证明了自己的忠心,同样死去了。
到了这一世,知晓了未来消息的嬴政没有选择让扶苏走自己的路,选择强行将路掰正,让扶苏走一条嬴政认可的路。
扶苏这一世没有选择停下,倒下,或许其中也有嬴政的布置,他选择继续承担压力,活下去,进入了一间嬴政早已准备好的房间。
想到这里,刘邦叹了一口气,他拍了拍扶苏的肩膀,“贤侄啊,不要活得太累了。”
扶苏微微一愣,他听出了刘邦的语气……好像是在关心自己。
扶苏只觉得心头一暖,他也听出了刘邦的想法,对方认为他选择了进入房间,走那条自己父亲选择的路。
可是儒家说过,“君子当自强不息。”
他扶苏自然不可以倒下,也还不能倒下,为了大秦,作为长公子的他绝不能倒下。
他知道他的父亲还活着,只要对方还活一日,那么大秦就轮不到他的手中,大秦只会按照对方的意愿运行。
父亲的残暴这一次变得更加强大,所以他更加不能倒下,他要推动父亲的残暴推向敌人,保卫大秦。
上一世劝谏自己的父亲,这一世看见了大秦的结局,他不想让大秦风雨漂泊下去,他选择与父亲统一战线,一切为了大秦。
只不过这一次他是融合了父亲给他的路,那座最终的房间,那座囚笼,没有困住他。
统一战线归统一战线,扶苏心底里面自然还是想要得到嬴政的认可,要想得到嬴政这位老皇帝的认可,那他就要成为新的皇帝,大秦的二世。
不过扶苏心底里面也有一些危机和不解,嬴政之前可是说过这皇帝位未必要他的后代来继承,也可以是当日在场的任何人。
按照嬴政的性子,扶苏很确信这玩意是真的。只是他有些不解,他看不出嬴政的想法。
嬴政要将自己立为始皇帝,后面的皇帝都由他来任命,只不过有时候会有一些过程像是投票一类的。
“家无二主,国无二君”。这种道理嬴政会不懂吗?
扶苏不知道的是,嬴政的想法可不止这些。
“家无二主,国无二君”的道理嬴政自然懂,所以所谓的皇帝是他直接任命,这更像是一个职位。
他嬴政还要取消祭天,所有大秦的皇帝都将祭拜他嬴政。从此形成不拜天,只拜始皇帝的流程。
这是嬴政的猖狂,同时也是嬴政为自己后面做的准备。
不过这些现在都不重要,根据自己的记忆和历史自己的最终对手,最大的对手就是眼前的刘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