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榆景欣喜若狂,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像个得到心爱玩具的孩子。他一把将慕晓晓紧紧拥入怀中,手臂用力,仿佛要把她融入自己的身体里。
接着,他抱着慕晓晓欢快地转了一圈,慕晓晓吓得惊呼出声,双手紧紧搂住他的脖子。
段榆景这才把她轻轻放下,脸上笑意盈盈,说道:“暮暮,我太开心了!我感觉自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
慕晓晓嗔怪地白了他一眼,娇声道:“呆子,我又没说要嫁给你。”
段榆景一听,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神中闪过一丝紧张,急忙问道:“你刚才不是答应和我在一起了吗?”
慕晓晓转过身,背对着他,故作神秘地说道:“我只是说愿意试试。”
段榆景赶忙绕到她身前,双手握住她的肩膀,急切问道:“试试是什么意思啊?”
慕晓晓无奈地叹了口气,嗔怪道:“就是我们像平常情侣一样相处,可以一起吃饭、一起逛街,多些时间待在一块儿培养感情,但是暂时不考虑成亲的事。”
段榆景又追问:“那什么时候成亲呢?”慕晓晓思索片刻,说道:“我才16岁,至少要等到18岁吧。”
段榆景眸光深邃:“那我们可以先定亲呀。”
慕晓晓摇了摇头,神色认真地说:“现在还不行,我们对彼此还不够了解呢。”
段榆景紧紧盯着慕晓晓,眼神中满是无奈,随后妥协道:“那好吧,以后我每天都跟你讲我的事,让你尽快了解我。”
慕晓晓忍不住笑出了声,眉眼弯弯,点头答应:“好呀。”
段榆景目光灼灼地凝视着慕晓晓,眼神逐渐变得深邃而炽热,他缓缓向慕晓晓靠近。
慕晓晓见他靠近,紧张得呼吸都急促起来,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长长的睫毛像受惊的蝴蝶般微微颤动。
段榆景的心跳如雷,他缓缓低下头,在即将触碰到慕晓晓双唇的瞬间,他微微偏头上移,在慕晓晓光洁的额头上落下轻轻一吻,动作轻柔得如同羽毛拂过。
随后,他的唇缓缓移至她的眼睛,落下一吻,慕晓晓的眼睛颤动得愈发厉害。紧接着,他又在她的脸颊上落下一吻。
慕晓晓缓缓睁开眼睛,眼中带着一丝疑惑与好奇,她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自己的嘴唇,问道:“为什么不是亲这里呢?”
段榆景眼神幽深,目光紧紧锁住她娇艳的红唇,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
他猛地一把将慕晓晓紧紧按在怀里,亲吻她的发丝,声音低沉而充满深情:“傻瓜,我们还没定亲,这般对你名声不好。”
慕晓晓听了,脸上绽放出一抹灿烂的笑容,双手环抱住段榆景的腰,轻声说道:“好吧。”
夕阳洒下暖光,落在相拥的段榆景和慕晓晓身上。
远处山峦披上余晖,与晚霞相映。微风轻拂,撩动慕晓晓的发丝,他们的身影在余晖里被拉得很长。
————————
在吉林长春气势恢宏的明王府邸内,书房中烛火摇曳。明王宋靖澜眉头紧锁,坐在雕花楠木椅上,手中紧紧攥着一封书信。
忽然,门外传来“咚咚咚”有节奏的敲门声。“进来!”明王嗓音低沉,带着上位者的威严。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明王世子宋明懿大步迈进。他面庞轮廓分明,犹如刀刻斧凿一般,英气逼人。
双眸恰似夜空中闪烁的寒星,深邃而锐利,透着与生俱来的果敢与坚毅 。鼻梁高挺笔直,为他的面容增添了几分俊朗。
嘴唇线条刚硬又不失柔和,此刻因疑惑微微抿起。一头乌发束在白玉冠中,几缕碎发垂落在白皙的脸颊旁,更衬得他剑眉斜飞入鬓。
他身着华贵锦衣,身量修长挺拔,一袭艳红锦袍绣着金线流云纹,在烛光下熠熠生辉。
腰间白玉带扣上镶嵌的宝石夺目非常,随着他的走动闪烁着华彩。腰侧悬挂的长剑,剑柄镶嵌着精美绿松石,剑穗随风轻轻摆动。
“父王,不知唤儿臣前来,所为何事?”宋明懿抱拳行礼,身姿笔挺,神色间满是关切。
明王宋靖澜坐在椅上,抬手将手中那封书信递过去,沉声道:“明懿,你看看。”
宋明懿双手接过信,展开细细阅读。他的目光在信纸上快速移动,随着内容的呈现,他眼中精芒微闪,眸光流转间,陷入了深深思索。
他心想,秦家竟未覆灭,这般重大消息,段榆景那家伙居然只字未提。是他也被蒙在鼓里,还是另有隐情 ?
“这是秦家小姐的亲笔书信。”明王宋靖澜打破沉默,神色凝重地说道。
宋明懿微微点头,神色恢复平静,抬眸说道:“原以为秦家已亡,没想到他们在皇帝眼皮底下保全了自己,手段不容小觑。”
“那依你之见,对他们提出的结盟一事,咱们该如何应对?”明王宋靖澜靠在椅背上,紧盯着宋明懿,目光中带着审视。
宋明懿低头沉思片刻,而后抬起头,眼神坚定,语气沉稳地分析道:“秦家手上握着足足30万秦家军,势力庞大无比。咱们如今与他们又有着共同的敌人——当今圣上。从局势来看,结盟倒也不失为一个可行之策。”
明王宋靖澜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同,“没错,而且据信中所言,他们还掌握着当年先皇杀人夺位的铁证。有了这个,咱们日后出兵便可谓名正言顺,能占据大义名分。”
宋明懿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思索,问道:“所以,父王心中是倾向于赞同结盟了?”
明王宋靖澜却忽然轻笑一声,脸上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说道:“这可未必,结盟之事,关键得看谈判之后,他们究竟想要什么。”说着,他眼神锐利地看向宋明懿,目光中满是深意。
宋明懿与父亲对视一眼,瞬间心领神会,立刻挺直了腰杆,抱拳道:“儿臣明白,这就去安排。”
明王宋靖澜满意地点点头,挥手示意他退下。宋明懿再次恭敬行礼,而后双手将信小心收好,转身大步朝门外走去。
明王宋靖澜望着儿子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书桌上那闪烁跳动的烛火,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脸上的神情时而凝重,时而舒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