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通过观察,再细想这个激发条件,温月发现这个降雨符其实类似于现代的人工降雨。水分不是凭空出现的,是空气湿度本来就很高,或者云层聚积,而降雨符就是一个催化剂。那么,能不能扩大催化剂的范围呢?
她把自己的疑问写信给师父询问,同时也附上一些这段时间的符纸给师父检查。
过了几天收到师父的回信,先是夸了她的符纸有进步,然后回复降雨符的问题,她和师兄也在研究,已经发现符纸的某些部分可能是代表范围,还在尝试中,又把她们对符纸的几种改进都画了出来给温月看。
温月练习天火符的时候,发现天火的特点就是要集中到一个点,越集中威力越大,和降雨符正好相反。她把两种符纸的符文对比,再加上师父的几种尝试,最后锁定其中一种,在这一种上各种尝试。相反的,也对天火符进行改进,试图让它的威力更大。
忙忙碌碌中,过年了。
云家的族人特别多,她爹是族长,来拜年的人也很多。温月表面上言笑晏晏,对谁都很温和,其实并不喜欢太嘈杂的环境。好在她身份够高,跟着父母见过几个长辈后就自己躲回了房间,也不用管别人。父母也知道她修习道术需要空间,平时也不拘着她去见客,倒是给几个相熟的人家送了几张符。温月就沉浸在符纸的改进和修习中,时间过得飞快。
转眼过了正月,春耕又要开始了。温月特地提醒了云父,说她师父师叔们都算过,这几年天旱,建议多种些耐旱的作物,比如小米、玉米、土豆等。这些作物虽然价格较低,但产量高,也耐旱,总比闹饥荒要好。
云父自是听了,让管事调整了种植计划,增加了小米和玉米的比例,还让各家佃户自己找犄角旮旯种些土豆红薯,不算他们的税。
这日春光明媚,天气晴好,温月正在自己的实验场所练习引天火,场所里隔着一段堆了些稻草,她引下的天火越快,温度越高,效果就越好。有个小厮在外面冲小书招手,小书去了一趟,回来等温月施完法才跟温月说,云父叫她去主屋一趟。
温月见着火势飞快的把大堆稻草烧成白灰,较为满意的点点头,才收拾了东西往回走。
到了主屋,她问了句守门的下人云父是不是在里面,下人答是,还没来的及细说,她就轻快的迈开脚往里走了。主屋的门开着,温月直接往里走,嘴里还叫着:“爹,您找我吗?”
说完才看见屋里还有好几个人,云父和大哥坐在一边,对面坐着两个穿军装的男人,他们后面还站着几个侍卫,都穿着军装。
温月愣住了,不好意思的看向云父:“爹,这是?”
云父看着她的着装,无奈的摇摇头,只能先介绍:“快来见过杜元帅和和杜公子。”又向对面两人笑道:“这是小女晚月。”
杜泽霖也在打量温月。
听说是在女观中养大的,前几个月才接回来,还以为会是个传统的大户人家小姐,或者身穿道袍的小道姑,没想到对面的姑娘穿着宽大的白色毛衣,却显出身姿的窈窕,修长的双腿藏在黑色的马裤里,裤脚塞进一双棕色的高帮皮鞋中,看起来率性又洒脱。
温月穿着长裤不适合行传统的福礼,只好双手背在身后,对两人微微躬身行礼道:“杜元帅,杜公子好,晚月失礼了。”
杜元帅哈哈的笑起来:“云兄真是有个好女儿啊。”说着对身后招招手,侍卫就送上来一个盒子,是他给温月的见面礼。
温月看看云父,云父微微点头,温月就道谢后接过来当场打开,竟然是一把小巧的银色手枪。云父眼神一闪,若有深意的瞄了对面一眼。
温月倒没多想,觉得这把枪很漂亮,拿起来摩挲了一下,然后才收起递给身后的小书。
杜元帅见儿子一直盯着温月,微不可见的笑了一下,道:“泽霖第一次来云家,不如请云二小姐带你出去逛逛。”
温月又看看云父,云父微笑点头,她便也落落大方的站起身,做了个邀请的姿势:“杜公子请。”
杜泽霖走上前来,和她并肩往外走,小书和两个侍卫也跟着他们出去。
温月慢慢走着,稍稍介绍了几个比较重要的建筑,并不多话。
杜泽霖却忍不住发问道:“听说云二小姐是在道观长大的?”
温月点头:“没错。”
“你真的相信有命格这个东西吗?”
温月思量了一下后才回到:“信则有,不信则无。但父母之爱子,心乎惟疾忧,我能理解他们的担心。”
杜泽霖侧头看她,一根白色珍珠发带从脑后绕到头顶,在头顶结了一个小蝴蝶结,微卷的长发披散在双肩,随着走动微微跳动,为她这身中性的打扮赋予了少女的娇俏柔美。明亮的双眼看着前方,嘴角微翘,像是天然带着笑。他也忍不住嘴角上扬:“那你在道观都做些什么?”
“唔……抄经,画符?”
“哦,你还会画符?”
温月对小书招手,小书拿出一个长条形的小包放在她手上。温月就打开,选了一张平安符,带着点骄傲的递给他:“我画的。”
杜泽霖细细打量,这张符线条漂亮流畅,一笔成型,似乎拿在手上就有一种让人舒心的错觉。他虽然不太信这些,却还是问:“能送我吗?”
温月却对着他摊开手,他疑惑的把符纸放上去。只见她手指灵巧的翻动几下,一张符纸就叠成一个完美的三角形,她再递过去,半是认真半是玩笑的道:“可以随身带着,保平安的哦。”
杜泽霖接过来,掏出怀表,将符纸塞入怀表的夹层装好,再仔细收好怀表,对着温月一笑。
温月不想多说符纸的事,问他:“要不要去骑马?”
杜泽霖双眼一亮,怪不得她这身装扮,原来是打算骑马:“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