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第三个月,拉菲娜和莉娜的象牙白小楼开始生长出新的轮廓。
这两座小楼将会和叶清的领主府进行连通。
工匠们将玫瑰金熔液浇筑进调整后的榫卯接口。
两座建筑间的空地上,十二根科林斯石柱托起玻璃穹顶,形成缀满月光藤的空中廊桥。
叶清时常站在三楼的菱形凸窗前,看晨雾中若隐若现的魔晶路灯。
路灯沿着改造后的建筑群蜿蜒,如同被月光浸透的珍珠项链。
艾伦瑞克的远见在石料接缝处悄然显现。
当年刻意加厚的承重墙,此刻正托举着新架设的魔导回路管道。
预留的地下室通风口与叶清宅邸的地窖完美衔接,连排水渠的弧度都严丝合缝。
莉莉丝搬来时,带来七箱缀满星辉砂的薄纱,此刻正在连通后的西翼飘荡,将阳光筛成流金的雨。
是的,莉莉丝和凯琳也从原本的小房子搬了过来。
所有人住在了一起。
新婚时的大被同眠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每个人都有属于的房间。
毕竟每人的作息不同,需要做的工作也不同。
叶清并没有因为婚后,依旧要独居一室而感到失落。
莉莉丝天天往叶清的房间跑。
跑就算了,还带着几个魅魔一起。
叶清怀里抱着小小的莉莉丝,相当认真的问到:“你确定?”
“有什么不对么?”莉莉丝反问一句。
当事人对此相当看得开。
看着面前身材火辣的魅魔们,叶清喉咙上下滚动,咽了口唾沫。
要说不心动是不可能的,但总觉得哪里不太合适。
“凯琳姐姐他们也知道这件事的。”似乎是看出了叶清的纠结,补充道。
魅魔们的表情也相当真诚:“领主大人,侍奉您和公主殿下,是我们的职责。”
很好,所有人都没问题。
有问题的只有叶清的良心。
几个女孩子,单独拿出来谁,都应付不了叶清。
而精通此道且忠心耿耿的魅魔们,就是她们的外援。
在反复拉扯了几次后,叶清也放弃了纠结。
主要是不同意的话,自己就只能独守空房了。
自此,领主府的灯,夜晚就再也没有关过。
领地上的居民们也悄悄讨论此事。
当然,不是那种调侃或者指责的讨论。
而是讨论一些祝愿和友善的话题。
叶清的辛苦耕耘,对领地上的年轻夫妻和情侣们,产生了一些刺激。
大力的领取量不知不觉中开始回升。
领地的夏夜开始弥漫着某种躁动的甜香。
巡逻的卫兵会发现中庭喷泉无风自动,水珠在空中凝结成心形又破碎。
酒馆老板娘统计消耗时,发现花蜜酒的销量比上月激增三倍。
就连酒馆里的吟游诗人都换了新曲调,竖琴弦上流淌着《月下九重纱》的暧昧旋律。
而讨论子嗣话题的,则是一些年纪较大的居民。
矮人萨尔曼在铁匠铺门口抽着烟斗,看年轻学徒们红着脸交换最新传闻。
“我赌三枚银月币,”他吐着烟圈敲了敲淬火台,“最先传出喜讯的定是东塔楼。”
铁砧上溅起的火星映亮墙角的婴儿摇篮——这是今天第七个来订制的人家。
所有人都对此非常期待,坚定地认为,领主的孩子,一定会像领主一样优秀。
总之都是喜闻乐见的话题,叶清也就没有过多干涉。
他正在忙着跟留学生学院的老师们,讨论新的教学计划。
首批留学生的第一个学年过的很快。
这些孩子们面对学业,从最开始的痛苦,到现在的痛并快乐着。
转变不可谓不大。
虽然依旧为作业、考试而叫苦不迭。
但也深刻了解到了魔导技术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第一个学年是扎实基础,补充相关知识。
领地上全新的数理课程,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不少人对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甚至几名本就爱好星象的留学生,开始尝试讲数理知识,结合到星象学内。
这是一个相当好的现象。
接下来的第二个学年,他们就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去学习魔导技术。
而在过去这一年,虽然所有的课程都顺利开展了,但一些小问题还是暴露了出来。
比如一部分知识不够清晰,一些章节过于笼统等。
所以在第二批留学生到来前,这些都是要讨论和解决的。
怎么拆课程,怎么教学,怎么安排课业,叶清统统是不管的。
留学生学院的院长卡尔文会负责好这件事。
叶清的来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认,第二学年的课程里,到底能给学生们教什么东西。
这一年魔导通讯的铺设,极大加速了魔导技术的发展。
原本一些曾经先进的东西,现在也显得平平无奇。
这实际上是一件好事,能够让这些学生未来,带着更多的东西,回到自己的国家。
其实各国派留学生出来的同时,也没有束手待毙。
不仅自行开展了魔导研究,也在不断向领地上的留学生们获取相关知识。
但这毕竟只是一帮学生们,事情做的实在不够隐蔽。
很轻易就被领地发现。
叶清拦截下了一些暂时还不能告诉各国的东西,至于其他的基础知识,统统放了出去。
甚至一些写错的地方,还主动帮他们进行了修改。
除了这件事以外,各国还在研究魔导通讯的加密破解工作。
魔导设备的加密跟魔法符文的破解息息相关。
但信息本身的加密却是跟魔法一点关系都没有。
那就是一个单纯的密码学。
各国也不是没有能人,一些简单的加密部分,已经被破解出来了。
但负责在各国进行维护的技术人员也不是吃干饭的。
虽然看上去好吃好喝的被供着,但谁也不敢真的不做事。
每次检修时,都会调整一番加密,同时留下几个漏洞。
以保证各国对研究人员和魔鬼森林的依赖度。
瓦伦西亚帝国边境,中继塔的青铜外壳正凝结着晨霜。
技术员哼着荒腔走板的小调,拿着工具,在中继塔上装模作样地敲敲打打。
扳手在检修口敲出某种暗号般的节奏。
当他第十三次旋转压力阀时,藏在袖口的微型刻录仪正在记录金属疲劳的微妙震颤——这是领主交代要特别留意的数据。
这件事其实几分钟就能搞定,但他一定要拖到至少一到两天的工夫。
技术人员一边划水,一边在脑海里回忆领主大人说过的话:
“魔导通讯早晚是要被破解的,我也为此做好了准备。
但现在还不行,起码要等到我的事情办完。”
在他记忆里,领主大人说这个话的时候很严肃,表情里隐隐有着担忧。
领主大人似乎在防备神明们,可是为什么呢?
神明们赐下了很多福音。
当然,是绝对没有领主大人给的多的。
希望一切顺利吧,日子才刚刚好起来。
技术人员这么想着,拿着锤子在中继塔上用力敲了起来。
负责人看着他的动作,赶紧扭头,对旁边的记录员说道:
“快,快记下来,一点都不能放过!”
塔下裹着熊皮大氅的记录官突然打了个喷嚏,羽毛笔在羊皮纸上拖出颤抖的墨迹:
\"...逆时针旋转13.5周后,用铜锤连续敲击东南侧第7固件...\"
他呵着白气跺了跺冻僵的脚,没注意到几片雪花在接触塔身的瞬间化作了靛青色蒸汽。
在他手中的笔记本上,类似的记录还有很多。
详细记录了包括技术人员几点开始维修,天气怎么样,更换了哪个零件,力度如何等一系列信息。
甚至连擦了几次汗,挠了几次痒,都记了下来。
他们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动作与环节发挥了作用。
干脆事无巨细地全部记着。
原本世界的科研界有一个说法。
如果说你的师兄师姐,在实验手册上写着,某个环节开始前磕了三个头。
那么你最好也老老实实的跟着做。
现在看来,这种玄学在异世界同样适用。
技术人员从中继塔上下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行了,短期内应该不会有问题了。”
负责人满脸堆笑地迎了上去:
“辛苦了辛苦了,这次又是什么故障?”
“有两个零件过载了。”技术人员随口说道。
他没说谎,的确有零件过载融毁了。
负责人疑惑地问到:“为什么最近通讯链路总是故障?”
技术人员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
“谁知道呢?或许是自然环境中的魔力,也可能只是固件负载不够。
这毕竟是一项新技术,就连我们都还在不断研究和完善。”
负责人悄悄观察着他的表情,似乎是想看出几分端倪。
技术人员却是跟没有察觉似的,相当自然地回到了马车上。
见状,负责人也只能悄悄叹了口气。
带着手下的人一起,跟着马车返回。
就在几人离开后不久,中继塔底部悄悄冒出了一缕黑色的雾气。
雾气在地面上转了一圈,沿着中继塔向上攀爬。
朝着通讯核心一头撞了过去。
一阵火花闪烁,雾气瞬间被消融殆尽,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