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不说你们俩了,你们俩就指望你们以后的孩子能上大学吧,话说周正也这么大了,该让他上学了。”
“是啊,等明年就该让他去上学了,希望他以后好好读书,那时候算命的不是说了,周正以后是读书的料子,说不得就能当一个老师什么的。”
说到这里,周雄嘿嘿笑了起来。
周辰伸出手在自己背上抓了一把,翻了一个白眼,上辈子他侄子可不是读书的料,初中没读完,就去当渔民了。
“还是先说林清语的事情吧,公立高中且不说能不能考进去,中考限制年龄好像是十八岁吧?”
周辰又问了一嘴。
“嗯是,她年龄过了。”
周父没有纠结这个话题,而是接着说道,“如果林清语想要念书的话,最好是先去找个补习班补补基础,咱们镇上开珠宝店的你刘叔,刘婶,你不是知道吗?”
“知道啊,怎么了?咱们珍珠都是卖给他们了。”
周辰一愣。
“他们儿子是师范大学毕业的,回来在咱们镇上的高中任职,不过他私下开了补习班,专门辅导那些没有基础想要学习的人,收费一个人一年是一百左右吧,和普通高中学费差不到,林清语想要念书的话,你可以推荐她去那里。”
“等那边学的差不多了,再想办法上夜校,跟着继续学习,这样一来,日后就能参加高考了。”
周父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都说了说。
周辰有些好奇地道:“爹,你字都不认识几个,是怎么这么关心我们学习的啊?”
这事,他好奇挺长时间了,毕竟这个年代的人哪里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就比如他刚重生回来,跟着周大庆他们去捉土龙的时候,胖子他们就对学习表现的嗤之以鼻,周大庆也说了,他们都是当渔民的命,别说有的没的了,生来就是靠海吃饭的,也造不来原子弹。
但周父倒是一直很支持他们读书,不然周辰也不会能上到高中了。
周父双手枕在脑后,咳嗽了一声说道:“之前我跟着你爷爷去过市里一趟,我俩都不认识字,可为难了,差点连回家的车都坐不到,你看,不认识字,连家都找不到,其实你老子我很想学习,但是你爷爷不想我学习,说我生来就是当渔民的命,学也没用,所以我就上到了小学就不上了。”
“之前我不是和你说了,那一次拉煤回来,也给我拉害怕了,我不想再出那么大的力,就跑去跟着村头的木匠学过一段时间的木匠,咱们家里的椅子桌子,不都是我做的吗?”
“爹,你还学过木匠?”
周辰一愣,他倒是不知道。
“你知道什么啊?那时候我和你娘还没结婚呢,想着学个手艺了,以后也能娶老婆,我还学过一段时间的土郎中呢,上次桃桃发烧,就是我让你哥去摘桑枝煮水喝的,我就是想着多学点东西傍身,即便是走投无路了,也不用再跑几百里的地拉几百斤煤回来了。”
周父翻了一个身,又继续说道,“当初你爷爷不让我上学的那天,我一个人回到了学校,我摸摸桌子,我摸摸黑板,又摸摸椅子,我是真的不想回去啊,但没办法,真没办法,所以我就想着以后我有儿子了,一定要让他们好好学习,你哥我就不说了,还好你最起码给我读了一个高中回来,也算是圆了老子的愿望了。”
这个年代能上高中的人都了不起,考上中专的毕业都包分配,更不要说大学了,所以当初周辰考上高中的时候,周父还是得意了好久呢。
“那爹,我回头给你考个大学,让你在村里好好长脸一把?”
周辰挑挑眉毛。
“滚,你考大学干什么?就你这个棺材子性格,上了大学,见到了那么多女学生,起什么歪心思了,桃桃该怎么办?你给我老实点,在家里多生几个孩子,你以后指望你孩子考大学吧。”
周父瞪着他。
都结婚的人了,还考什么大学?
“嘿嘿,我就一说,我才不稀罕考大学呢,你想啊,考大学不就是为了工作挣钱吗?我在家里就能挣钱,何必要去考大学呢?”
“随你,我睡了。”
周父话音刚落,就已经打起来了鼾声。
“一百学费倒也不贵,算上生活费,一年也就是三百左右这样。”
周辰翻了一个身,他手里这会钱还有一千五六百,就是除掉收海蜇和买明矾的钱,只剩下一千左右了,但是借给林清语三百还是没问题的。
每个人都有追寻自己命运和梦想的资格。
三百,能帮助一个女孩改变命运,这何止是赚啊,简直是大赚特赚。
不知不觉,周辰也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依旧是热闹的海蜇汛期,周辰这边一边负责清空场地,一边收着海蜇,好在海蜇处理以后缩水厉害,不然海蜇摊开都要把整个晒谷场给占满了。
今天周辰又收了八千多斤,就是等晚上回来的时候,听到好多渔民在那里讨论着说,有人因为排队的事情拌嘴然后吵架,最后打起来了。
结果那个人一生气把对方推到了海蜇堆了,被一顿蛰,身上肿的厉害,被拉到镇上诊所去了。
而且海面上这会竞争也很大,屡屡有外村的渔船为了抢捞海蜇的好位置,对其余渔船上的人大打出手,还有人倒霉遇到了匪船,人财两没,反正凄惨至极。
等到第三天,周辰这边早上刚收完海蜇,就发现码头那边格外的热闹,一打听是隔壁笋岛的陈兴虎那边又来抢海蜇了,打了人家一顿不说,还把人家的发动机给抬走了。
对此大家这叫一个气啊,有好多人已经开始商量着要集结人一起去笋岛那边讨要说法去了。
每次都仗势欺人,真当他们金沙村的渔民是好惹的?
最可恶的是,这一次还是王大东开着船带着陈兴虎去搞本村人的。
这特么的,是真忍不了啊!
这年头械斗可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真惹急了,说不定谁家土炮都能给你拉出来,两村子对着打仗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说来说去,最后这事还是算了,一来是现在是海蜇汛期,二来是马上要请妈祖出巡了,不能节外生枝。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等妈祖出巡以后,再说笋岛的事情,最近这段时间,大家都不要出海太远,彼此有个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