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会议,李禹他们只开了十几分钟。
以腾龙优质生们的身份,是不屑于在那里听说教的。
在拿到资料后,罗怀煜就首先退场,后面便是史全和刘刀,后面见实在没啥听的,倪健也走了。
李禹本身也不喜欢开会,既然都溜了,他也就溜了。
郭迎夏发送下来的资料是关于法医的鉴证报告,这也是李禹最想要拿到的东西。
回头看了眼会议室,以他的耳力,自然听见现在会议室中,在分析百合案的线索。
他还在的时候,杭城的刑警丝毫不开口,等他一走,他们这群‘上级单位’,也算是走光,这就开始热火朝天的商讨了。
说白了,他们排外。
“妈的,关系搞这么僵,后面想调查东西,人家怎么会帮忙。”
对于此,李禹有些无奈。
一点也不和气。
在人家地盘,李禹还是懂得分寸的,又不是自己主场。
而且想要破案,需要付出的团队协作很多,一步步抽丝剥茧,走很多弯路才可能找到直通真相的道路。
之前在江州破的案子,都是大家相互合作,分工明确,齐心协力的结果。
光是他自己,完全是不够的。
这也让他明白,有个好团队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何A组后面还要扩招队员的原因。
团队有效率,少走弯路!
但现在,这群腾龙优质生太高傲,瞧不起人家,平水刑警,自然也不可能贴冷屁股,两方看似没矛盾,实则心思各异。
“罢了,后面想查什么东西,直接拜托这位郭局长安排吧。”
苏锦玉只是个引路人,没什么权力,能在破案上给的帮助微乎其微。
李禹摇了摇头,随后来到警局内的屋檐遮阳位处,随便一坐,便看起了资料。
法医的效率还是很高的。
【死者,段正苗、男,年龄48岁、已婚。
户籍:苏城城墙观人。
个人资料:外贸公司,樱花国企业旗下的一名管理人员,主攻电子用品方向,此次来江州的目的,代表樱花企业调研市场,想在杭城发展本土企业子公司。】
看着这资料,李禹陷入沉吟,段正苗的履历还是挺不错的。
能在外企当个管理人员,还代表企业来杭城考察,职位不低。
凶手又是怎么接触到的呢?
【报警记录:8月26号,当晚外出未再回归,同行人员,于27号在平水分局报警申报。】
【死亡时间,5到7天。】
“时间和尸体腐烂情况基本对的上。也就是说,段正苗是上个月被杀的。”
【发现人员:农户康道德,因在上游河道清洗农具,闻到恶臭,寻着尸臭来到案发现场。】
【尸体勘验记录:死者身上,除致命伤外,未发现其余伤痕,捆绑处有淤青,从现场情况下来看,死者是先被带往案发现场,再被划破脖子死亡。】
【凶器:现场无发现,推测是两指宽十八公分利刃。】
【补充:怀疑死者是被凶手迷晕带去现场,但鼻腔腐烂无法提取,胃溶物无法提取,现场被水清洗过,凶手痕迹稀少,手法与前七件百合案相似度重合度高达80%,可确认是同一凶手。】
看完所有结论,李禹吐出一口气。
这死者间到底有什么关联的?
之前他询问过董明秀,她并不认识其余死者,别说认识了,根本就没见过。
死者间到底认不认识,也都是一个未知数。
“太难串联了。”
李禹倒吸口凉气,他脑海中回想八个人的资料,除开杭城这几个,另外都是天南地北的人。
难道凶手真在机场?
只有机场的工作人员,才能接触天南地北的人。
虽然这么推,但李禹心里空空的,完全没有一点落实的触感。
他打开苏锦玉上午带给他的文件,里面有笔和本子。
虽然有过目不忘能力,但李禹还是喜欢涂涂写写。
他把八个死者的名字都写了下来,然后又把几人的死亡地点,还有户籍各自写了出来。
但并没有看出什么头绪。
随后,他在页底写下了机场工作人员四个字,在后面打了个问号。
机场他已经让苏锦玉派人去查,不知道有没有行动。
他又把昨天在杭城出现过的地方写了出来。
“系统到底指的是哪个地方?”
李禹有些郁闷。
系统只说他已经接触过,但具体是养老院,还是机场,还是董明秀小区,也没一个确定性。
若是现在还要查机场,是不是要查在职十八年的工作人员才对呢?
“凶手。”
李禹又写了两个字出来,把本子前后两页,都连着画横线连接了起来。
想到这里,李禹给苏锦玉打了个电话,死者段正苗有同事跟着一起来,这个同事,值得调查一番。
“李同志,我拜托同事去查了一下机场,机场的工作人员,能做上十三年以上的,基本都是技术人员,工程部还有塔台人员,空姐流失率是最高的,检票厅人员能干十几年的更是少之又少。”
“因为机场的隐私性,我们没法索求到名单,如果要名单的话,最少也得局长以上的领导签字授权做担保才行。”
李禹沉默了一下,没想到这么严。
不过也能理解,航空公司关系重大,随意泄露里面的人员名单,很可能会引来所谓的恐怖袭击,国内少,但国外就说不一定。
杭城的国际航行班次也不少。
出一次事,几乎无人生还。
局长做担保,他和郭迎夏可没铁到这种地步,谁会愿意无缘无故承担责任。
只要承担了,以后万一航空公司出一次事,把锅甩过来,你跑都跑不掉,飞机出事,那可比杀人案的责任还要大。
“不碍事。”李禹也只能暂时搁置机场名单的事,还有很多东西不明了,若真关联到机场了,李禹可就不会这么轻易放弃了。
“你帮我查查此次死者一起来到杭城同事的电话号码,我有问题想找他们。”
之前李禹推断,凶手因为熟悉地形,大概率是杭城本地人。
但以这个方向继续推进,就有个问题。
凶手若是生活在杭城,又是怎么得知段正苗来到江州的。
所以李禹得了解段正苗同事们的口供。
问题一步步解决。
“啊?”
李禹:“有问题?”
苏锦玉在电话摇头:“没……不过我以为你拿到了呢,在半个小时前,另外那几人就已经和我其他同事,吩咐查出死者同事的资料和联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