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二虎眯着眼睛小憩了一会儿,但这一觉睡得并不踏实,一路上被颠得七荤八素,醒来之后发现自己依然还在车上,心里不免有些绝望。
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望着车窗外越来越荒凉的景色,心中不禁有些发毛,开口询问道:“宋宣,还有多久才能到?”
客车经过一路走走停停,如今只剩下寥寥几人分散坐着。
宋宣扭头看着后知后觉感到害怕的马二虎,嘴角微微上扬,不紧不慢地回答说:“你急什么?还早着呢!等咱们到了镇上,还得再骑自行车去乡下。”
“我早就说过我家住乡下,除了门前有荷花池没什么好玩儿的,你偏不信邪要来瞧一瞧。”
“我想看看你从小长大的地方,想看看你们那的风……是不是人杰地灵,所以你长得这么俊,你们那的人是不是都长得好看?”
马二虎意识到有些话不能说出来立刻改了口,透过车窗望着外面一望无际的竹山竹海,突然觉得宋宣的人生非常励志,简直令人肃然起敬:“我没想到你们出来一趟居然这么艰难!”
“宋宣,你一定是你们全村人的希望吧?他们一定以你为荣。你能够走出来到城里工作,真是太不容易了!”
“……”
宋宣知道马二虎这番话没有恶意,只是单纯地发表感慨,沉默地转过头去,生怕自己憋不住笑出声来。
-
他第一次被人说是“全村的希望”这感觉有些奇妙,实际上恰恰相反,大队的人都以他为耻,羡慕嫉妒到恨不得以身代之。
若非他们不清楚自己的工作单位,恐怕早已经写举报信把他的工作搞掉了。
自从村里的人得知他真在县城找到了一份工作以后,苏书记最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所有人都认为像宋宣这样一个整天只知道蹭吃蹭喝,甚至不给他吃就会跟别人动手的混蛋,能够在县城谋得一份差事,那么他们出去找工作肯定也行!
于是,社员们争先恐后地请假前往县城,试图给自己以及下一代找一个出路。
知道宋宣是救人得到的工作,大家都跑去城里蹲守,看看城里有没有需要帮助的人。
因为社员们过分积极的表现自己,一部分被广大热心群众以发现形迹可疑的“敌特分子’名义送进了当地局子,一部分救人邀功不成反被讹诈赔钱,深深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人心险恶。
苏书记和大队长接到公社通知,让他们去派出所领人的时候,心里别提有多无语、有多气愤。
若不是出了这档子事,那些渴望进城碰碰运气,寻找工作机会的社员只会越来越多。
-
苏书记心里清楚,等宋宣进城工作的消息传遍整个大队时,定然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知道社员一定会蠢蠢欲动,跟风效仿宋宣的做法。
因此,他对于批请假条开介绍信这件事情,一直都格外小心谨慎。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论他怎样严格把关,总有些人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钻空子,还有一部分人因为无法从他这里开到介绍信,便铤而走险连介绍信都不要了,直接就奔向城里。
他们的胆大妄为,使得苏书记和大队长不仅要应对上级领导的责问,还要承受来自其他社员的压力。
这一连串的麻烦事儿,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让他们感到焦头烂额、苦不堪言。
宋宣放假回去的时候,苏书记和大队长看他这个罪魁祸首,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总之就是很不待见他。
-
车上还零零散散地坐着几个人,宋宣没打算在这里自曝家丑,说自己在社员们心目中的真实形象。
马二虎见宋宣沉默不语,以为他当着外人的面,不好意思谈论没再追问下去,转移了话题,“那你跟你对象啥时候办喜事?到时候可别忘了叫上我!”
宋宣眼底漫上温柔的笑意,嘴角不自觉上扬,“这事儿得听从我对象的意见。”
“那你们俩有商量过具体日子吗?”
马二虎没想到他什么都听媳妇的,难道这就是他有对象的秘诀?
“还早,我得先把家里的房子建好才行。没个像样的房子,我哪有脸娶人家进门?”
宋宣已经准备好了建造房屋需要的各种建筑材料,只等着农忙过去后,便能找人动工盖房了。
以他如今在村里的名声,想要找到愿意无偿帮忙的人恐怕不太容易。
宋宣决定花钱请人干活儿,只管工钱不管饭食,应该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
如果大队的人都自恃清高,不屑要他的臭钱,宋宣也做好了另外的打算。
宋宣拿着介绍信去石林大队订购建房用的石料时,与他们大队长打过交道。
两人当时聊得不错,他去请石林大队的社员帮忙盖房,这种能给社员们增加一份额外收入的大好事,那位大队长应该不会拒绝。
-
马二虎知道他要盖房,砖瓦厂的关系还是他介绍给宋宣的,“现在不能盖吗?那得等多久啊!”
“说实话,我认为你们大队完全可以组建一支专门的建筑队伍,通过帮助他人建造房屋来赚取收益,我听说其他地方就存在这样的队伍。”
“我们大队没有建筑队,想要盖房子,那就只能等到农忙结束之后才有机会。”
“建筑队可不是想成立就能成立起来的,我们大队里的社员们早已经习惯于听从大队干部的统一调配,能够独当一面的人寥寥无几。”
宋宣顿了顿,接着又补充道:“还有啊,建筑这一行最讲究的就是口碑,乡下大多数成年男人都会一些建造房屋的手艺……”
见马二虎正两眼放光地紧盯着自己,宋宣连忙摆了摆手,说道:“你可别这么看着我,术业有专攻,我对建房子一窍不通,这方面不是我擅长的领域!”
“好吧……”马二虎遗憾地叹了口气。
宋宣只当自己没听见,继续说:“即便大队真的拉起了一支建筑队,恐怕短期内也难以接到活儿干。通常情况下,乡下盖房子基本上都是依靠大家相互帮忙来解决建房问题。”
“今天你帮我盖房,明天我帮你盖房有来有往的,招待一顿饭谁也不吃亏。”
“建筑队在乡下是很难接到活儿的,除非人缘非常差请不到人帮忙,只能另外找人盖房子,这时候才有建筑队的用武之地。”
“如果想要拓展业务范围,将目光放在城市地区,那么建筑队面临的困难同样不小。”
“毕竟对于城里那些需要盖房的人来说,他们其实更倾向于熟人介绍的团队。人家不放心把如此重要的建房工程,交托给乡下来的陌生建筑队。”
-
售票员大姐听到二人的对话,也加入了讨论中,“这位小兄弟说的在理,大壮,你实在是太理想化了。”
“乡下人来城里讨生活,光是吃喝住宿就是个非常棘手的大问题。前期没有赚到钱,大队一定不会往建筑队投入太多的资金。”
“自带口粮讨活干儿,还不一定能接到活儿,很有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没有谁有这么大魄力跟着前途不明的建筑队东奔西走。”
……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不过有些人还是动了心思,暗暗将这个法子记在了心里。
这确实是个给大队增加收入的好办法,可行性非常高。
他们大队盛产石料,良田沃土不多,全靠卖石头养活一个大队,工人、建筑材料、手艺人都有,这不是专门量身为他们打造的副业吗?
大队有钱到了年底他们也能分更多的钱,这小子不说他们都没往这方面想过,还是城里人脑袋瓜好使。
“……大姐,你是喊我,还是喊他?”
马二虎听到“大壮”这个称呼,整个人都傻了,不确定地左顾右盼,发现车里的人都挺瘦,下巴微抬指向宋宣。
大姐觉得他这话问的很没水平,如实回答:“当然是叫你啊,傻孩子!”
“咱们这辆车里就你长得又高又壮又结实,一看就是个干活儿好手。你这体格到乡下可受欢迎了,下田干活拿十个工分都不成问题。”
“噗!”
宋宣没忍住笑出声,多损啊大姐。
马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