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蕊毕业那年,就被竹马哥哥表白了。俩人从小青梅竹马还都住在对门,顺理成章很快就结了婚。关蕊毕业就结婚,结婚就怀孕连个过度都没有,到了现在还是一个大肚子家庭主妇。
不过她自己也很开心就是了,每次打电话来都能感觉到语气中那种甜蜜幸福。
曲雅也留在了北京,去年结的婚,不过俩人暂时还没打算要小孩儿。曲雅一个读师范出来的,去当了一所中学的体育老师,那当初曲雅还不如考体育大学了呢,何苦整天的学的要死要活的。
曲雅跟她丈夫徐雨伯在一个学校,一个教数学一个教体育,俩人天天一起上下班。越来越甜蜜,有时候林悠看见都觉得倒牙。
曲雅的父母有时间就会过来看曲雅两口子,两口子放假也会回去看曲雅父母。虽然距离远了些,可关系一直保持的很亲密。
三天后林悠放假,都没回过家就被郑修文开车来接走了。说是去北戴河避暑去,要林悠说避暑最好还是去东北,那里才是真正的凉快。
说到东北就要说到林家人,林玲找了个对象说是以前的同学,具体人咋样她还真没见过。定的是今年十一结婚,到时候俩人也要回去参加婚礼。
林悠现在就每年春节回去,四季都会买些东西寄回去,让人挑不出错也不会跟林家人过分的亲近。说她自私也好说她没良心也好,林悠这辈子,就压根儿没想过为了谁而委屈自己。
“咱俩十一是开车回去还是坐火车回去?”要郑修文说是想开车回去的,坐火车哪有开车自由。
“坐火车回去吧,开车你一个人太累了。”林悠也考了车票,可她这人胆子小压根不敢上路,没人的地方过过瘾还行。
“那就坐车回去,想着提前买票,要不咱俩坐飞机回去?”
“要是买不到火车票就坐飞机回去,”飞机林悠还真没坐过呢,也不知道她能不能适应,总感觉飞的那么高很危险的样子。
“我们去几天?你没问问阿姨要不要一起去?”
郑母拿林悠跟自家闺女似的,没感受过的母爱郑母都给补上了。没事儿的时候,郑母就喜欢找林悠出去逛街,林悠大部分的衣服鞋子,都是郑母给置办的。
林悠也会给郑母做旗袍之类的衣服裙子,上面都是刺绣,有些场合比较适合穿。也会自己做些古色古香的饰品给郑母跟姥姥戴,郑母没事儿的时候,就给郑修文小姨打电话炫耀。
每次郑修文小姨在郑母这里受了气,就会回去找自家儿子李家男撒气,搞的现在李家男特别的不待见他们俩。觉得就是因为他们俩早早的订婚了,才致使他在家里更加的没有地位。
“我妈要是想出去不是还有我爸呢吗,咱俩别总过去打扰他们夫妻的二人世界。”
郑修文都以为自己的媳妇是给他妈找的了,一到节假日就要霸占悠悠,大大的缩减了俩人独处时间。他才不会给自己找麻烦,带着他妈这个拖油瓶出来旅游呢。
林悠翻个白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的小九九,不就嫌弃你妈是电灯泡吗。
“去几天?住的地方找好了吗?”
“住的地方找好了,住几天还没定,等玩够了咱俩就回来,那里有海过去了我教你游泳。”
“大海啊!”她没见过真正的海,只见过家乡里的那条江,也不知道大海,是不是真的像诗人描写的那样波澜壮阔。
“嗯,大海很美,你肯定会喜欢的。”
七个小时后,他们到了这次的目的地北戴河,住的地方是提前定好的,环境还不错。
北戴河古称渝水。清光绪年间,因沙河流经戴家山头,故改为戴家河,简称戴河。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修建津榆铁路时,命名北戴河火车站,因此得名。
这里能游玩的地方有很多,有海、有草原、还有古建筑。要是住下来慢慢的游玩很有意境。
这是两个人第一次出来旅游,每天拉着手出去慢慢的游玩,晚上吃饱喝足了回来睡觉。这样的节奏林悠适应的很好,也感觉心胸开阔了不少,看来,人还是不能在一个安稳舒适里的环境待太久,会有倦怠期。
时不时这样出来走走,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很有帮助,也能让人的眼界开阔。不会在因为一些微小的事情伤悲春秋。
他们两个男的高大俊朗,女的高挑秀美,出去看风景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他们。从开始的不太适应这种目光,到后来的习以为常,只用了一周的时间。
开着车把附近的旅游景点都走了遍,回去的时候已经过了大半个月了。林悠白白的肌肤也晒的发红,郑修文古铜色的皮肤颜色更深了一些。
俩人回来没有先回家里,而是带着礼物去了郑母家,这大半个月,郑母可没少给俩人打电话。
看见进来的俩人,郑母拉着林悠的手就回了屋子,对门口站着的儿子就当没看见。这臭小子出去玩儿也不知道叫她,好像她真能去给俩人当电灯泡似的,小气的不得了。
郑修文也不在意,他妈一向喜怒无常他都习惯了,拿带回来的礼物一个人搬进屋子。
郑母好好看了看林悠:“这皮肤都晒红了,没涂防晒?”
林悠摇摇头,她压根就不喜欢那些化妆品,总感觉涂上,还没有自己本身的皮肤看着细腻呢,还黏糊糊的。
“你这孩子,大夏天的出门防晒一定要做好,不然很容易晒伤的。明天跟我出去做个护理,在给你买一套基础的护肤品先用着。”
他们家未来儿媳妇哪哪都好,就一点不好,活的糙了些。
“好啊,阿姨我给你带了些礼物回来,你看看有没有不喜欢的?”
跟郑母去做美容也不是第一次了,林悠也没有那么抗拒,女人嘛,偶尔的精致一些也没什么。
“只要是你带回来的阿姨都喜欢,今天就在家里吃完饭在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