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浪潮席卷而来,你可以选择被拍倒在沙滩上,也可以学着成为浪尖上的那个人。”
舆论风暴没有因为林川的沉默而平息,反而愈演愈烈。那篇控诉林川“消费废柴情绪”的文章被多家自媒体转载,不少大V也加入了讨论。有人甚至翻出了林川早期视频的截图,批评他“虚构情节”、“伪装失败”,试图通过博取同情攫取流量。
短短三天,林川的微博粉丝掉了五万,甚至直播间也成了围攻的场所:
“假废柴现形记!”
“你这么‘失败’,怎么不去打工?”
“靠失败赚钱的成功人士,真讽刺!”
林川第一次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他关掉直播,蜷缩在沙发上,盯着窗外黑漆漆的夜晚发呆。他不是没想过回应,可是无论怎么解释,都会被扣上“洗白”的帽子。
“现在的我,甚至不配当废柴了。”他自嘲地笑了一下,拿起手机翻开粉丝私信,想从中寻找一点慰藉。
就在他几乎陷入自我怀疑时,一条私信引起了他的注意。发信人是一个匿名账号,对方的开头很直白:
“我不知道网上那些人为什么要黑你,但我想告诉你,你的视频救过我一命。”
林川愣了一下,继续往下看。对方自述自己因为连续两年高考失败,遭受父母和亲戚的冷嘲热讽,一度想要轻生。某天刷到林川的短剧,才第一次意识到失败并不是终点,而是一种普遍的存在。
“我看着你的视频,慢慢觉得,失败没什么大不了。现在,我重新开始了职业学校的课程,虽然前路还是迷茫,但至少我还在走。”
林川看完后,久久无法平静。他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所有。即便有千万人误解,他的视频、剧本也曾真正帮助过那些与失败抗争的人。而这种价值,是那些骂他的键盘侠无法否认的。
他突然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不是为自己洗白,而是为那些支持他的人争口气。
一个大胆的念头浮现在林川的脑海中:为什么不直接走到线下,把“懒虫日志”的真实意义传递出去?
林川决定举办一场线下分享会,以“失败者的勇气”为主题,邀请那些真实的废柴们讲述自己的故事。他迅速联系了团队,租下了一家小型剧院,并通过社交媒体发出公告:
“失败不是罪过,它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如果你也曾因为失败感到绝望,欢迎来参加我们的分享会。这里没有嘲笑,只有共鸣。#懒虫日志线下会#。”
消息发布后,迅速引发热议。有人嘲讽:“果然是要割韭菜了,谁会去参加这种矫情的活动?”但也有人支持:“我真的想去听听其他人的故事,可能会有些启发。”
一周后,分享会如期举行。当晚的小剧场座无虚席,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有学生、有刚毕业的打工族,也有初入社会的创业者。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期待和忐忑。
分享会的第一位讲述者是一个外卖员,他走上台时还有些紧张。他讲述了自己如何因为学业不佳,早早进入社会打工,又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在工厂的工作,最终选择送外卖维持生活。
“有人说我是失败者,但我觉得,只要我还努力生活,就不能被贴上废柴的标签。”他的发言赢得了一片掌声。
接下来,一个年轻女孩接过话筒,她的声音颤抖,却带着一种坚定:“我创业失败了两次,但并不后悔。失败教会了我,比成功更重要的是勇敢去尝试。”
林川坐在台下,听着这些故事,心中充满感慨。他突然意识到,“懒虫日志”早已超越了他个人的失败,而成为了许多普通人的缩影——那些在生活中不断摔倒、又不断站起来的人。
分享会结束后,林川将活动的实录剪辑成视频发布到网上。视频中,没有任何戏剧化的表现,只有一个个真实的人在讲述自己的经历。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段视频引发了巨大的反响。评论区被“破防”刷屏:
“看完真的哭了,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挣扎。”
“这些故事比那些花里胡哨的短视频更有力量。”
“废柴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忘了什么是勇气。”
更令人惊讶的是,一些曾经批评林川的博主也开始转变态度。他们发文表示:“或许我们误解了他,他真的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这次活动不仅帮助林川扭转了舆论,也让他看清了未来的方向。他明白,流量只是工具,真正的价值在于能否让这些失败的故事成为一种激励,让更多人看到失败背后的力量。
分享会结束后,林川收到了大量来自各地的邮件和私信,许多人表达了想参与“懒虫日志”共创的愿望。这让他萌生了一个更大的想法:为什么不把这些分散的个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真正的“懒虫联盟”?
在一本新笔记本的扉页上,他写下了一个愿景:
“懒虫联盟:用失败连接世界。”
林川知道,这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而“懒虫日志”的故事,将由大家伙来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