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的繁殖方式多样,既可以用种子育苗,也能够扦插,还能进行嫁接。
其中,扦插一直以来都是维持茶树优良特性的绝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简便快捷的途径。
宋阳之前听在青沟经营茶园的老板提及过,那位老板采用的便是扦插繁殖法。如今,宋阳自然也打算如法炮制。
事情交代妥当后,宋阳发觉时间不早了,便喊上王岳一同返程。当他们回到镇上时,恰好碰到杜春明和李卫东两人一同返回公社。
这两人眼尖,先一步瞧见了宋阳和王岳,李卫东老远就热情地打招呼:“兄弟伙……”这招呼一听就透着股亲近劲儿。
宋阳赶忙加快脚步迎上去,脸上挂着笑容说道:“社长,书记……你们这是刚从生产队回来呀?”
“开春了,得去各个生产队转转,看看情况,顺便安排一下生产任务。一年之计在于春,可不敢耽误。你们俩这时候还在镇上干啥呢,不赶紧回家,天都快黑啦!”
李卫东看起来有些疲倦。在这山里,他们出行基本就靠推着辆自行车,遇到能骑行的路段就骑一段,可不少地方不是坡路就是泥洼,还得费力推着走,山里的工作着实不轻松。
“我带狗去兽医站看伤呢,这几天撵山,猎狗被野物给伤了……”宋阳一边说着,一边从背篼里拿出黑娃子脚掌递给两人。
“这是昨天打到的黑娃子,今天专门给你们送来。之前来过一次,你们出去忙工作了,没见着。带回去尝尝鲜,感谢两位领导这段时间对我们的关照!”
“你小子厉害呀,又打到黑娃子了……”杜春明惊喜地接过宋阳递来的熊掌,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一脸稀罕的模样。
桃源公社位于深山之中,山里撵山的人不少,身为公社社长,山里的野味他吃过不少,但黑娃子可不是谁都能打到的,熊掌对他们而言,也是相当难得的美味。
宋阳只是微微一笑:“别提了,你瞧瞧我这猎狗身上的伤,差点就折损一只了……好了,我们还得赶路,就不多耽误时间了,先走啦!”
“是该早点回去,路上注意安全哈!”李卫东笑着叮嘱道。
王岳要买的东西,在宋阳等着给猎狗挂针的时候就已经买好了。
两人往回走,路过供销社时,宋阳进去买了些糖果,准备带回去给两个侄女。当然,他也没忘记给滚滚买所需的牛奶粉。
看着宋阳和王岳走进供销社,杜春明对李卫东说道:“这小伙子挺会做事的!”
“确实不错,是个有本事又有想法的人!”李卫东点头表示赞同。
天色渐渐暗下来,外出劳作的山民大多都已回家,一路上没见到几个人,显得格外清净。
今天去见宋军这件事,宋阳并没有对王岳隐瞒。
王岳听宋阳说让宋军好好学习技术,还要找大叶茶嫩枝回来扦插,不禁好奇地问道:“小阳,你让军哥弄大叶茶枝条回来扦插做啥呀?”
“我打算让他以后弄个茶园,自己种茶树,等茶叶长好了,自己采摘、鞣制加工,这可是条不错的出路。”
在王岳面前,宋阳没什么可隐瞒的,而且他正想跟王岳好好聊聊,有些事情可以提前准备起来了。
“茶园?你这是打算自己单干呀,上边能允许吗?”王岳有些担忧地问道。
“马上就要分田到户了,以后不再吃大锅饭,各家忙各家的,种什么自己说了算,这事儿你应该知道吧。”
王岳身为保管员,平日里常和宋建国在一起,上边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多少能先知晓一些。
分田到户的事儿,王岳心里明白这是大势所趋,只是还没公开传开罢了。
虽说如此,但在山里,地里种来种去也就那几样东西。
旱地一般就种苞谷、红苕、麦子、洋芋这些,河边为数不多的水田能种上一季水稻。
不过各家分开干后,能节省出不少时间,就可以用来发展些其他副业。
宋阳作为王岳的好兄弟,自然不会落下他。
“我哥家所在的青沟,别人瞧不上那地方,可那山沟沟里云雾缭绕,特别适合种茶。不然你以为我为啥让我哥搬到青沟去,就是先占个好位置,方便以后发展嘛!”宋阳笑着解释道。
“种茶能赚钱吗?”王岳没接触过这方面,对这些事情不太了解。
“当然能赚钱啦,山里山外的人都离不开茶叶,这东西一直都有销路。而且茶树四季都在发芽生长,春、夏、秋、冬都能采摘。”
“不过,最好的茶是春茶,秋茶次之,夏茶相对差些,冬茶很少有人采,主要是为了让茶树休养生息。这可是一年到头都能做的营生,种上一园子茶树,打理好了,能采摘好多年,肯定能赚钱!”
宋阳对这件事信心满满。
尤其是在八九十年代,国内茶叶供不应求,还大量出口,他可是亲眼目睹山里山外茶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要是不赚钱,谁会去干这事儿呢。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宋阳自然要抓住这先机。
茶树栽下去,等个三四年成林了,那时候正是做生意的好时机,只要加工得好,不管是卖给厂家,还是自己包装售卖,都没问题。
“听你这么说,你选在盘龙湾,肯定早就有打算了吧?”王岳显然来了兴致,也听出了宋阳话里的意思。
宋阳轻轻点了点头:“是有一些想法。盘龙湾那地方偏僻安静,水源方便,路也修通了,我打算在种养殖方面做点文章。”
“快跟我说说!”王岳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我计划开辟一个药园,种些杜仲、厚朴、金银花之类的,还想搞点养殖,像黑猪、黄羊。”
宋阳所说的这些,除了黑猪,其他的都是特产,在后世还是地理标志产品。
至于黑猪,他想着不追求高产,用土法喂养,不用饲料,做成精品肉类,想必也会很不错。
这些日子,宋阳思考了很多,心中多少有些雄心壮志,但事情得一步一步来,不可能一蹴而就。
“没想到啊,你小子脑袋里装了这么多主意!”王岳的兴趣彻底被激发出来,“那你快给我说说,我那地方能干点啥?也帮我出出主意呗!”
“早就替你想好了,不然你以为我为啥建议你在麻柳坡盖房子?一是因为那里靠近大路,确实方便;二来那山坡到处是些山石旮旯,别人瞧不上,却是种植木耳的好地方。”
宋阳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上辈子王岳外出闯荡几年,学到了木耳培植技术,挑的就是麻柳坡那片地方搞木耳培育。
和传统的砍青冈木回来堆放,再到山里找木耳菌种接种不同,王岳自己培养木耳菌丝,培育出来的菌种让木耳产量翻了好几倍,而且质量上乘。
木耳一直是很受欢迎的食材,同样的价格,在更高的产量和质量下,王岳自然借此赚了不少钱,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
到了两千年,整个石河子村就两座小别墅,一座是在镇上混得不错的赵昌富家的,另一座就是王岳家的。
而如今,赵富贵家已经衰败,再没了往日的风光。
“除了种木耳,还可以搞点其他的,像种植猪苓……你现在也别急,先看看情况,等局势稍微稳定些再说,不然生意不好做。”
“你可以先跟着我干,正好土地到户后,我做这些事儿也需要帮手,你就负责帮我,我做的这些你也能参与。”
宋阳其实更希望王岳能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整个石河子村,除了自己的亲人,他觉得王岳是最靠谱的人。
“我就盼着咱兄弟俩一起合作赚钱,一起过上好日子。”
反正宋阳做的这些事,都需要些时间才能见到成效,八三年之后的几年,山里山外局势复杂,很多事不太好办。
王岳稍微琢磨了一下,笑着问道:“我就纳闷了,你脑袋里啥时候装了这么多想法,一个接一个往外冒,我都快觉得不认识你了。这些事儿,你还真敢想。”
“我是没你那么多主意,你说的种木耳、种猪苓这些,我也不会。咋看咋觉得跟着你靠谱……以后我就跟你混啦!”
王岳显得很兴奋,“你负责出主意,我负责出力气!”
正说着,走在前面领路的招财突然停了下来,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发出呜呜的低吼声,还汪汪叫了两声。
两人的谈笑瞬间止住,警觉地看向前面的土路。
没过一会儿,前方传来清脆的马铃铛声。马铃铛一般挂在骡、马的脖颈上作为装饰,发出声响也是为了让听到的人及时避让。听声音,应该是有人赶着马车过来了。
宋阳担心猎狗惊到马匹,赶紧把四条猎狗招呼到路边。
不一会儿,两辆马车快速驶来。两辆马车上分别坐着四个人,每辆车都是一人站在车厢里拉着缰绳驾驭马匹,另一人坐在车厢中。
从这里再往里走,只有三条路,一条通往岩房坪村、徐家沟方向,另外两条则分别通向石河子村和黑潭子村。
看着这四个人面生,应该不是石河子村和黑潭子村的村民,那就很可能是从岩房坪方向过来的。
两辆马车经过他们身旁时,都停了下来。其中一人跳下马车,从兜里掏出一包烟,满脸笑容地朝两人走来,热情招呼道:“两位兄弟,抽烟!”
宋阳打量着这几个人,表面上看起来普普通通。
即便如此,他还是心中一紧,手不自觉地摸向袋子里冯晓萱一直带着防身的刀子,说道:“我们不会抽烟……你们是哪儿的人?好像从来没见过。别靠太近,小心被狗咬。”
那人听了,立刻停下脚步,看了看四条猎狗,然后抬头看向宋阳:“不抽烟啊,兄弟学得挺好!我们从桥亭镇过来,要到小坝乡拉魔芋种,走到这儿迷路了,想跟你们打听下路!”
说着,那人自顾自地给自己点了支烟,把烟放回怀里内袋。
然而,当他的手从怀里抽出来时,宋阳和王岳顿时感觉如坠冰窖。
他手里随意掏出的,竟是一把小巧的手枪,正对着宋阳,冷冷说道:“别动,也别想着跑,我这枪可不长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