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叫人
留在会议室的池雨微、汪保国和范正几人如释重负,同时长舒了一口气。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一下子都轻松了,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映照在桌面上,格外温暖。
回想起谈判刚开始的时候,氛围紧张得几乎让人窒息。
尤其是汪保国和范正,他们还是第一次参与这种商业谈判。
面对许大炮这样经验丰富的供销社主任,内心的压力可想而知。
汪保国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手心微微冒汗,心跳也比平时快了几分。
要不是池雨微镇定自若地顶在前面,凭借清晰的思路、专业的讲解,这生意到底能不能谈成还真不好说。
看到许大炮离开办公室去叫副主任和采购科科长,池雨微凑近汪保国和范正,用只有他们三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场长,等会儿正式谈生意,您来主导。
要是遇到啥问题,您就给我使个眼色,我来解释。”
汪保国一愣,有些惊讶地看着池雨微,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他有自知之明,池雨微在刚才的谈判中展现出的能力,比他和范正不知强哪儿去了。
许大炮虽说算是“熟人”,但商场如战场,任何一个小失误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再加上自己和范正确实缺乏谈生意的经验,之前全靠池雨微撑着场面,现在突然要自己顶上,他实在没什么底气。
池雨微似乎看穿了汪保国的心思,继续小声劝说:“您看,许大炮毕竟和咱们是通过陈参谋牵线认识的,相对熟悉一些。
但您作为农场场长,年纪大,看着就稳重可靠,大家潜意识里会觉得您才是能拍板做主的人。
您出面谈,效果肯定比我好。”
其实池雨微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自己作为一个年轻女性,在这个时代的商业谈判桌上,难免会被人轻视,而汪保国的身份和形象更具说服力。
她也希望借此机会,让汪保国掌握谈判的技巧,毕竟未来的路还很长,她不可能每次谈生意都跟着出门,以后农场的发展离不开他的领导,得立起来!
“小微,我有点担心,怕说错话。”汪保国眉头微皱,神色中透露出紧张与不安,双手不自觉地搓动着,声音压得很低,生怕被外面的人听到。
“不用怕,您就把这儿当成农场,我就是您下属。
有啥不清楚的,我随时补充。
您只要牢牢抓住红糖的价格这个重点,其他的都好说。”池雨微笑着,眼神中满是鼓励与信任。
语气轻松且坚定,仿佛在给汪保国注入一股无形的力量。
“行,那我试试。”汪保国深吸一口气,暗暗给自己打气。
他心里想得更多,这次有池雨微帮忙,可下次呢?
以后的每一次谈生意,难道都要依赖她吗?
这是南田农场的大事,自己作为场长,必须学会如何谈生意,不能总是躲在后面。
不一会儿,供销社的副主任和采购科科长跟在许大炮身后,脚步匆匆地赶到了会议室。
他们神色略显匆忙,脸上却带着几分好奇与期待,毕竟听闻南田农场带来了自家生产的红糖寻求合作,这在当地也算新鲜事。
一进会议室,汪保国便热情地迎了上去,脸上挂着真诚的笑容,伸手欢迎大家入座:“欢迎各位,辛苦了!
这是咱们南田农场生产的红糖,大家先尝尝味道。”说完,他微微侧身,看了一眼池雨微,眼中满是信任与期待,“现在,让池同志给咱们介绍一下红糖从甘蔗到制作的全过程。”
池雨微立刻站起身来,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眼神中透露出对自家产品的十足底气。
带来的红糖样品和新鲜甘蔗一一摆开。
“各位供销社领导,咱们农场选用的是本地特有的青皮甘蔗,这种甘蔗生长在肥沃的土地,吸收了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糖分高、汁水足
。收割的时候,我们都是人工挑选最成熟的甘蔗,确保原料的品质。”说着,她拿出一根带过来的新鲜甘蔗,向大家展示甘蔗的形态和特征。
那甘蔗表皮泛着青绿色的光泽,节长且饱满,一看便知品质优良。
将甘蔗掰断,露出里面雪白的蔗肉,汁水顺着断面缓缓流下,空气中顿时弥漫出一股清甜的香气。
“您看,这甘蔗汁水充沛,甜度适中,正是制作红糖的最佳原料。”一边说,一边将甘蔗递给许大炮、副主任和采购科科长,示意他们亲自感受。
许大炮接过甘蔗,仔细端详了一番,又咬了一口,顿时满口生津,甜而不腻的口感让他忍不住点头称赞:“确实不错,这甘蔗品质上乘。”
池雨微笑着继续:“熬糖环节,我们农场采用的是传承多年的传统工艺,经过榨汁、过滤、开泡、赶水、打沙等多道工序,纯手工熬制,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只为保留红糖最原始的营养和风味。”
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拿出一份详细的工艺流程图,铺在桌面上,供大家参考。
“榨汁时,我们使用专门的压汁机器,确保甘蔗汁的纯净;过滤环节则用细密的纱布反复过滤,去除杂质;熬制时,既要让糖汁充分浓缩,又不能熬过头,否则会影响口感和色泽。”
“这样熬制出来的红糖,不仅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且口感香甜醇厚,有着浓郁的甘蔗清香。”
桌上的样品红糖色泽红润,质地细腻,轻轻一掰便碎成小块,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跟池雨微所说的别无二致。
副主任和采购科科长拿起一块红糖,放入口中细细品味,顿时感受到一股浓郁的甜香在舌尖化开,伴随着淡淡的甘蔗清香。
“这红糖确实不错,口感细腻,甜而不腻,比市面上那些大厂生产的还要好。”